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admin 2021-03-15 09:05:0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区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实施乡村XX战略和强化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的重要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助推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要求。通过培训过程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密结合乡村XX人才需求实际,开展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训,切实提升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培育结果的有效性,组织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助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重点任务 结合乡村XX人才需求实际,按照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下达的分类培训、分层培训、分模块培训任务。2020年我区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省扶贫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320人;农业经理人30人;

  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20人。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省扶贫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年龄在16-60周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已经创建或有意愿创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有意愿但未参加过农民培训的贫困村合作社带头人应培尽培。

  (二)农业经理人。年龄在16-60周岁,重点培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领域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业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培训由XX区农业农村局遴选、组织学员,省农广校(省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指导组织实施。

  (三)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年龄在16-60周岁,重点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管理骨干。培训由XX区农业农村局遴选、组织学员,省农广校(省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指导组织实施。

  三、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2020年7月)

  1、深入培训需求调研。全区范围内采取填写电子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充分了解我区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深入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组织,通过座谈、走访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摸底,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科学确立培训对象及培训课程。

  2、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根据上级文件要求,XX市XX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遴选确定培训机构、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培训机构应熟悉农民培训特点,具备必要的师资力量,必须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逐班次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做好学员信息采集报送和培训后跟踪服务、整体考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有效的培训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3、遴选培训对象。多举措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招生宣传工作,统筹考虑从业人员状况和人才需求,组织有一定文化基础,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XX)“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报名参加培训,并按照实施规范精准遴选,经各乡镇政府、农业农村局和培训机构审核后确定为培训对象,录入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库,实施规范管理和服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承担相应的培育任务。

  5、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包括综合素养、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实习实训(跟踪服务)、线上学习等教学模块。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

  经营管理、专业技能课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治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绿色发展等课程;

  实习实训(跟踪服务)选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典型案例进行现场观摩、剖析、到学员本人产业运营地点进行现场指导服务;

  线上学习选择定点在线学习平台,指导学员自主再选学习相关课程。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由农业农村部门为培训班讲授第一课。

  (二)培训阶段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按照“经营管理培训在市、生产技能培训在县”和“1+X”模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按产业周期分段培训,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并举,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相结合,实地指导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1、实际操作技能培训(2020年8月-12月):实际操作技能采用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和观摩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主要学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及先进技术,侧重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生产效率,培养学员自身发展能力。

  2、经营管理集中培训(2020年11月):根据市农广校统一安排,组织学员在市培训基地集中培训。主要培训农民职业素养、“三农”新形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生产、农产品品牌创建与市场营销、“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农村政策等内容。

  3、跟踪服务(2021年1月-4月):根据学员需求,安排教师结合农时不定期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支持平台,为学员提供远程学习、信息推送、沟通交流等服务。

  (三)提升实施阶段(2021年4月-5月底)

  总结2020项目实施经验,进一步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四、经费使用 建立专人管理、共同监督的资金管理制度,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办法保障培训资金完全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培训项目的资金用途使用,项目资金共111万元,主要用途为:

  (一)30名农业经理人培养和20名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培养,培训费用按每人3000元标准执行;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省扶贫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资金总额96万。资金用途包括:(1)学员支出,学员培训食宿费、误餐交通费、人身安全保险费、教师交通讲课食宿费;

  (2)教学支出,教材费、培训场所租用费、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费、学习观摩交流费、宣传报道费、培训资料费、培训用品(培训文具、组织招生、优秀学员奖品、结业证书等其他与培训工作相关的费用支出);

  (3)其他支出,跟踪服务费、项目管理工作经费、师资培训费、职业技能鉴定费以及项目绩效考核评价费用等,做到对农民实行全程免费培训。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班级管理。培训机构要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选好配强班主任和农民实践操作指导员,负责培训班的日常管理,抓好考勤工作。

  (二)创新培训方式。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实行“一点三线、全程分段、对接服务”培训形式,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提升实习实训比重,实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把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三)加强信息报送。在培训开班当天,由培训机构现场组织学员通过“云上智农”平台或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实现培训班次和学员信息100%上网,确保培训过程可查可溯。在培训工作中边培训边总结,按要求报送工作开展情况,尤其是在培训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以便工作顺利开展。

  (四)重视系统评价。培训班结业前,动员和组织培训学员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云上智农”平台对培训教师、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独立在线评价,提高线上评价覆盖面,原则上参与评价的学员比例不低于80%。

  (五)注重总结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日常宣传、重点宣传、点对点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典型事例,为高素质农民培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标签:党课素材网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