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名和利,我不追求,只要你做,总会有人认可的,干就完事了”。李保国老师这种不追名逐利的品格值得我们敬佩,更是我们现在的青年人需要好好学习的。我们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技能,理论终究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要将学以致用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向李老师致敬!
李保国同志作为时代楷模的典型,他的故事可亲可敬,更是可复制的。他见不得农民们受穷,他要让老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与农民们,建立了如同亲人般感情基础。我们未来作为理工学科的从业者,虽然未必能够像他那样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坚守精神,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还看到了他自身上值得后人学习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工作方法。为了治理太行山,三十五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帮助农民一起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李保国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事业却不会停止,他的精神也从未远去。作为“两学一做”的楷模,青年党员们应当发扬李保国同志的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认真、执着、亲力亲为是他的标志,“牛人”“铁人”“凡人”是他的标签,“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他的动力。年轻的他肯干脏活累活,处在高职位的他却是学院调课率最低的老师,一年中有二百多天待在乡下的他几乎踏遍了太行山所有的山区县。李保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公精神令人动容,苹果花开的季节我们失去了他,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铭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树立他这样的精神价值,锻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品质作风。
以李保国为镜,自觉为民造福。“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他一心一意为民,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挂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一年里,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让140万亩荒山换了绿装,带领10万农民脱了贫致了富。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贫困群众不“斩穷根”、“祛穷病”,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决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学习李保国精神为契机,大力发扬敢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勇气,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改善基本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最触动我的还是李保国教授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说到做到的坚忍作风。李保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太行山间的村庄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戮力同心,把自己的技术和乡亲们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几个村庄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让他们福起来,自己却分文不取,最终在田间地头燃烧完了自己充满着信仰的生命。李教授的生命虽然结束,精神还在传承,将自己的研究着眼于现实的问题,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就是对李教授最好的致敬。
李保国老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老百姓,他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就像岗底村民们纪念他的那样:“这满山的苹果是他用命换来的!”他履行了一个党员的义务,一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他这样的行为,才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不喊口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把农民变成他,把自己变成农民。
见贤思齐,检身正己。追忆李保国同志的一生,扎根巍巍太行山,用生命的代价,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
一个人别老想着能爬多高,要想着根能扎多深。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的事就是把我自己变成了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影片中李保国同志的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李保国同志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于是他这一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只干好了这一件事,不论艰险,无谓困难。先辈身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我们都努力跑好自己的一棒,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立足民族之巅。
最后,党支部书记张海超老师总结道,李保国同志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农村,农民,农业上面,扎根农村,每年200多天住在村里,密切联系农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解决山区治理和农业产业的困难问题,这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现在的广大青年学习!是我们学生党员的榜样!向李保国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