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写材料时要克服的几种理解偏差

admin 2022-11-17 14:53:44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工作中,朋友们拿到关于准备材料的要求或者接收领导对材料的要求,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理解偏差的问题,就是说,你写的材料没有完全符合领导或者其他收取材料主体的预期,导致返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相关内容。 

要求:“统一格式” 

场景:这类要求基本是来自领导,当材料内容基本过关之后会要求统一格式。关于“统一格式”理解偏差,常见于准备PPT等展示类材料的过程中。 

误解的情形:材料君A某某在接收领导要求后,第一反应就是单纯看看PPT中的字体、段落格式、图片大小等是否一致。但事实上,这个意见包含了很多内容,除了第一反应想到的东西外,材料君A某某还需要进一步看看前后的“展示性语言”是否一致,比如前一页图形中用绿色表示排名靠前或者工作出色,用红色表示排名靠后或者做的不好,那么后一页的图片中也要用相同标色,尽可能避免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即不能用红色表示排名靠前或者工作出色,用绿色表示排名靠后或者做的不好。又如,PPT前几页都使用了今年数据,后几页却用了去年数据,除去特殊情况(例如有些数据就是一年一更新,今年的数据要明年才能出来),务必使用今年数据,哪怕是预测出来的。 

建议:在做PPT或者类似材料时,一定要有“统一格式”的意识,既要做到字体类型、行间距等显性要素的统一,又要做到图例、表格等非文字语言的隐性要素统一。   

要求:“工作做法”  

场景:上级部门发文要求上报关于某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或者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要求准备经验交流材料。这类场景其实比较多,准备材料的难度不算大,但是很容易踩不到点上。 

误解的情形:实践中,一些朋友得到相应任务后,往往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即找一些现成材料进行加工,主要分成工作开展情况、成绩成果、下一步打算这么几个部分。其实,“工作做法”类材料的重点是要把工作方式方法写出来,把工作过程展现出来。举个例子,针对企业帮扶这个事情,你们工作上“出台了某某政策,采取了某某措施帮助企业释放产能”,这些就是属于工作开展情况,如果要写工作方式方法,那么就要更加细致,例如某个政策中的某些条款怎么落地、从哪几个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影响?由于政策支持,企业可以通过新增的某某形式进行融资,同时也因为政策支持缩短了国外订单的审单时间,产能进一步释放……可以发现,工作方式方法的内容写起来比较琐碎,如果平时素材积累不多的话,也是具有不小的挑战性。 

建议:如果是重要的会议或者汇报场合,一定要认真准备,收集素材,仔细挖掘,领导要听的就是具体做法。如果一般性的场合,比如你们是某项工作的配合单位,只要交一个简单材料就行,那就可以偷懒一下,把原来的工作情况内容稍微扩充扩充。 

要求:“工作开展情况” 

场景:一些工作会涉及评分、指标排名以及考核,经常会组织专题会议或者领导要求听取专题汇报,需要准备汇报材料、会议发言材料等,具体要求会在相应通知中体现。 

误解的情形1:遗漏重要汇报内容。有的通知会讲的比较细致,例如要求汇报指标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下步打算,那么朋友们准备材料时就会比较明确。有的通知写的比较粗,例如只写了“汇报指标情况”,一些朋友就简单理解为只要写一些指标得分情况、排名情况就行了,然后再写一点下步工作安排。其实,虽然通知没有写明,但通常来说,如果有和你们相关的某个指标落后、排名落后、失分严重等情况,肯定要在材料中体现出来,并且进一步分析原因,最后再提出下一步工作。 

误解的情形2:搞错所汇报工作的时间周期。例如上级发通知要召开“2021年度营商环境测评工作分析会”,通知中写的要求是“汇报工作情况、分析失分原因、下步工作安排”。材料君A没有注意通知的抬头是“2021年度”,在初次准备材料时都写了2022年的情况,后来发现了问题,就及时把原内容删了并调整为2021年的情况。其实,在补全2021年工作情况之后,原先写的2022年工作情况也还是有必要保留一部分,因为实际中,在汇报完2021年的情况后,领导大概率会也会问2022年截至目前的情况甚至2020年的情况。 

建议:一方面,还是要和会议通知中的联系人员做好沟通,明确汇报发言的内容、形式、时间,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你的领导。另一方面,做好心理准确,在按照通知要求准备好材料的同时,自己还要额外增加内容,以备会上的不时之需。

标签:病文纠错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