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写材料应注意“接地气”

admin 2021-10-14 17:28:3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职场中的一些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文采飞扬,头头是道,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但细细品味,有时总感觉是为文而文,模式化、套路化明显,或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或一味板着脸孔、给人以高冷之感。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材料没有扎根于“大地”,没有从“大地”中汲取营养,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基层一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句话,就是材料没有“接地气”,这是写材料时要注意克服的。 

一、为什么要“接地气” 

诚然,材料的特殊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其语言必须严肃、庄重、得体,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文稿都要高大上,都要阳春白雪。尤其是口语体的文稿,如果不接地气,反倒会拉开与听众的距离,效果并不好。相反,让材料多一些烟火气,多一些下里巴人,反倒更符合受众需要,更反映现实,更能得到受众认可,效果也更好。 

第一,“接地气”才能反映真实情况。接地气,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教条、经验、主观出发。不接地气的材料,本质上就是不与实际相结合,是一种自说自话,重面子甚于重里子,甚至可能就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没有活力和生命力。材料只有真正接地气了,写出来的话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才能让人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才能体现材料的真正价值,否则就成了食之无味的文字堆砌。 

第二,“接地气”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材料“接地气”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摸清了情况,找准了问题,弄清了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相反,如果不去全面、深入掌握真实情况,不去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凭经验、想当然地提出工作思路、对策措施,或者干脆把别人的做法照搬照套过来,表面上看像模像样,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沦为一纸空谈,贻误良机,坏了大事,这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根本上就是因为接地气,做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预期的效果。 

第三,“接地气”才能引起受众共鸣。为什么有的材料领导在上面念,下面的人听之毫无反应,甚至昏昏欲睡?有的却让听的人、看的人被深深吸引、深深打动,为之一振、为之叫好?我想,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真正走入受众的内心,是否真正掌握受众的需要,是否真正反映受众的呼声。接地气的材料,必然对受众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有了深入了解并进行了回应,所讲的话才能说到受众的心坎上,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二、怎样才算“接地气” 

材料怎样才算是“接地气”?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语言、说理和举例三个层面。 

——对于语言,要做到“鲜活生动”。 

材料的语言要灵活,不能全文一个腔调,该严肃的地方要严肃,该活泼的时候要活泼,适合用群众熟悉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大胆地用。 

比如,一位企业领导在强调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时,这样说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要坚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念,充满迎难而上的斗志,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咬紧牙关、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越不过去的坎;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 

这里面引用的名言名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用在这里很巧妙、很恰当,也很鲜活、生动,不像是上级教导、要求下级,倒更像朋友间相互激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再比如,在年终岁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好廉洁关时,这样说到: 

马上就到春节了,“廉不廉看过年”,要严格落实好各级关于廉洁过节的各项规定,过一个健康、祥和、廉洁的春节。 

这里的“廉不廉看过年”,就很接地气,完全是百姓语言,但很形象、很鲜活,也很贴切。 

——对于说理,要做到“浅显明白”。 

材料在阐述道理的时候,一定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化繁为简,能用简单的话把复杂的道理讲明白就用简单的话,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绝不用两句话,千万不能用论文式的表达方式,有时要口语化。那些小孩子和老人都能听懂的文章,才是了不得的大家之作。 

比如,一位企业领导在讲本质安全时,这样说到: 

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重点是加强安全技术改造,真正实现本质安全。要持续推进生产制造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即使发生事故也要确保不伤人”。机械制造企业要逐步推行智能制造,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 

这里对本质安全生产就说得很浅显明白,普通工人都能听懂。 

再比如,在讲成员企业是否真正落实“科技创新战略”时,一位领导提出了以下5个判断标准: 

关键看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其中,企业的主要资源是否主要投入在科技创新上,企业的资源分配是否主要按产品、技术创新这条主线来进行,企业的运作方式是否按照本轮科技革命的特征、所处产业的本质以及用户的需要来展开,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是否主要依靠培养和打造一批产品、技术创新的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团队。 

这里的5个标准,虽然是对成员单位领导说的,但一般的管理人员都能听明白。 

——对于事例,要注意“就地取材”。 

为了让受众对某方面的情况有更直接、更切身的感受,可以适当举例子来说明,而且尽量多举一些周边的例子,本单位、本辖区的例子,让大家容易有亲近感,也可以有接地气的感觉。 

比如,一位集团公司领导在为外派到下属企业的董事讲选人用人、董事会选聘经理层的时候这样举例: 

XX公司领导班子的改革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XX公司的领导班子分为两个层面,执行总裁由集团党组管理,非执行总裁直接交给企业党委去按双推双选五公开的原则推举合适的人选,再由董事会聘任。 

这个例子就用的是下属单位而且大家都很熟悉的企业的例子,用在这里说明企业经理层如何产生就很清晰,一下子就让人明白。 

再比如,在一次下属单位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总结会上,为了用“身边人教身边人”,举了这样一些例子: 

给我们培训的老师都是自己人,有位老同志叫XXX,59岁了,但是干劲一点不输年轻人,一点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状态,特别是手术后休息两天就主动要求重新站上讲台,这就是一位老党员的情怀与担当,也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这个例子用在这里就很好,例子中的人物既是本系统内的人,又是给大家授课的讲师,很亲近、很亲切,很有说服力。 

三、如何做到“接地气” 

材料要“接地气”,关键是不要做“套中人”、“笼中鸟”,而要打破桎梏、冲破束缚,“飞”出去到广阔天地去看一看,呼吸新鲜空气,饱览大好河山,练就非常本领,这样才能看得远、看得准、看得透,才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一,深入基层一线。仅仅待在办公室学文件、看材料、读报纸、参加会议、冥思苦想是不行的,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可能接地气的,还得多出去走走、看看、听听。“知屋漏者在宇下”,只有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到田间地头、厂矿车间、街头巷尾,去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读懂世间百态、人生百味,才能掌握最新鲜、最地道的素材,才能更加直观清晰、清楚深刻的看待问题,材料才能更加真实鲜活,更有针对性,更有实用价值。这就好比厨师一样,所用的食材越新鲜、越天然,烹制出的菜肴才越可口、越营养。 

深入基层一线、掌握一手素材,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了写材料而被动走基层,而是要真正从思想认识上、从价值观念上深入基层,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基层一线素材,记叙百姓故事、了解真实情况,将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合于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让走基层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工作习惯。溯本求源,涵养本原,只有深深扎根于脚下这块大地,与基层群众的实际生活血脉相通,材料才能永葆生命活力。 

第二,合理选择素材。素材是材料的来源主体,选择怎样的素材也是让文章接地气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来说,首先,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合适的素材,对文化程度不高的,选择简单易懂、贴近普通百姓工作生活实际的事例来讲;对文化程度高的,则需要采用符合该群体特性的事例来讲。再者,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第一手”事例。材料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只有自己了解清楚了才更能向受众说明白。如果材料中讲的事例,自己都不了解,只是道听途说,那又如何向别人解说,怎么能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呢?至于说接地气贴近生活更是无从谈起了。 

第三,体现真情实感。材料不但要有高度、深度、厚度,也要有“温度”,这里的“温度”就是要有真情实感。真正的好材料,应该是有感情的,直击人的内心和灵魂,给人温暖、希望、力量、信心的。 

以今年7月30日张家界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致居留在张家界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为例,里面很多语句就很有“温度”。全文如下: 


细细品读,这些话很有感情,处处体现为游客着想,这比冷冰冰的说教、提要求显然更人性化,更能得到游客的理解和支持。材料要体现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要换位思考,从受众的心理和需要出发来写,说出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呼声。 

第四,运用大众语言。材料的文字表达都是非文学化的,讲工作、说事情,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一条一条说清楚讲明白就行,要让人一听就明白。要善于运用带有生活气息的、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或个性化语言,增强材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对于一些用于“讲”的材料,要尽量多用一些短句,即便有长句也要有意识地把它拆成短句,这样会显得比较口语化,接地气。另外,要恰当地引用领导的一些口头禅,把反映领导个性化的语言用好用活。不要云山雾罩、艰深晦涩,也不要大面积地引用上级官方文件说法,一味生搬硬套,毫无属于本级职责范围内的话语创造,这实际上就是失职了。 

第五,丰富人生阅历。材料接地气与否,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写文章的人。当刚接触职场写作,人生阅历不够的时候,要写出接地气、语言浅显但又充满哲理的文章是很难的。但随着走入社会时间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丰富,写的文章也就会越来越纯熟、越来越联系实际。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说要在实践中印证学到的道理。社会实践正是我们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平台,要利用一切机会到农村、企业、车间、街头巷尾去,到群众中去,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丰富生活阅历,加深对真实生活的理解。阅历越丰富,写的材料自然也就更接地气。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文章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同样,职场上好的材料也不是想出来的、写出来的,而是脱胎于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要想写好材料,一定要多多“接地气”,从现实中、从实践中、从群众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