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写材料的“四部曲”

admin 2021-11-26 14:55:4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公文写作俗称“写材料”,是以文辅政的重要方式,也是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手段。写得一手好材料,是仕途的“敲门砖”,是提拔的“踏脚石”,是施展政治抱负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好新时代公文写作工作,不仅要有认识上的新高度、新气象,更要有行动上的新作风、新作为,概括而言,就是要奏好写材料“四部曲”:读万卷书,打牢公文写作基本功;行万里路,掌握鲜活的一手素材;阅无数人,做洞察事务的有心人;名师指路,让公文作品极致升华。 

一、读万卷书,打牢公文写作基本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反映出读书与写文章之间的密切关系。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做好公文写作的基本功,读书则是打牢文字功底最有效的途径。要成为一个好的材料手,首先要拿出钉钉子精神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儿,静下心来在文字中浸泡,无论工作多忙,家务多重,都要坚持每天读几页书,让自己经常能与大师对话,储备知识、锻炼思维、开阔视野。 

读万卷书的第一个用处,在于储备知识。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有限的,所以经验的获取也是有限的。依靠大量阅读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围绕材料主题进行大量阅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储备充足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后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公文写作打下基础。 

读万卷书的第二个用处,在于锻炼思维。写出一篇好的公文材料,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和纸上功夫,而是文稿起草人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的综合反映,说到底是思维锻炼的结果。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读书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观点,与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对照,或赞成,或反对,形成自己的见解。读万卷书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思考过程在反复演练,逻辑能力、论述能力由此产生并不断完善。 

读万卷书的第三个用处,在于开阔视野。“万卷书”绝不是仅仅指数量,更是指大量不同种类的书,唯有读书驳杂,方能知识广博,孤陋寡闻必然识见短浅。公文类的文稿撰写与文学创作不同,文采飞扬不是必须的,反而是对事件认知的多角度、宽视角、感悟力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文稿起草者有很深的积淀,大量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行万里路,掌握鲜活的一手素材 

对公文写作工作而言,行万里路就是指深人基层、深人一线、深人人民群众,掌握最鲜活、最接地气、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手资料,只有“沉下去”,才能避免走弯路,摸到最真实的情况。 

行万里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态度端正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越是重要的大材料,越应深入基层听实话、摸实情、查真情,确保所到之处、所见之事、所问之人都是“原生态”,了解到的情况都是未经加工雕饰的,这就是求真的态度。 

行万里路,必须要转变作风。基层对上级单位材料任务的反感在于搞花架子,只做书面文章,不但解决不了基层的任何问题,还会给基层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切实改进文风,倡导“短实新”,改变以往的弊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导向。 

行万里路,还需要改进方式。写材料,就是为了发现真问题、听到真心话、解决真问题。决不能凭空总结好亮点、确定好结论,然后去搜集案例来佐证,这种本末倒置的公文写作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这种文字材料有名无实、百害而无一利。只要材料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即使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一个个“点”,但众多的“点”汇聚成一个面,也能对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阅无数人,做掌握实情的有心人 

有人把公文写作比作中医看病,总结出公文写作的四诊法。其中望、闻、问三步,都是在做阅人的工作。无论去企业、去社区,还是去田间地头、群众家中,阅人越多,感性认识越强,越接近真实。 

望,就是要善于观察人。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交流的全部。肢体、动作、表情,能帮助一个文稿起草者很好地感受交流对象的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辨别真假话,也包括与对方产生共鸣,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闻,就是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是提高文稿起草效率的重要手段。了解的对象,往往不在文稿起草者生活的圈子里,他们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有些基层群众文化不高,准确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对他们来说都是困难的事,这就要求文稿起草者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从看似不着边际的对话中挖掘出需要的东西,为材料所用。 

问,就是要善于发问。同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回答者的兴趣,这是一门技术。善于发问的文稿起草者,能够引导交流对象发散性地回答,能够用有限的问题获取更多的答案,并启发文稿起草者的思维。另外,问与答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以平等或者谦虚的姿态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激励对方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名师指路,让公文作品极致升华 

一篇成熟的公文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反复的修改和推敲。精益求精的修改过程中,好的导师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说,这个导师可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也有可能是理论功底深厚的学者,还有可能是文稿课题相关领域的业内人士。 

领导指路,能让公文作品更好地服务决策。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那些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把握政策的能力更强,更具有战略眼光和宏大格局,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对文稿起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然能够让公文作品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学者指路,能让公文作品更具有学术价值。近年来,很多政府部门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题合作,这些第三方机构中往往有很大比例的是专家学者,他们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参与到政府部门工作中来,既能打破单一视角的局限,有利于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又能充分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实现公文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同步提升,扩大公文作品的学术价值。 

业内人士指路,让内行人干内行事。政府部门统筹管理的领域众多,要想行行精通是不可能的。以民营经济领域为例,要撰写民营企业融资难相关材料,机关干部不可能都是金融行业专家;要撰写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材料,机关干部也不可能都是法律问题专家。这就要求在公文起草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外脑”即专业人士的力量,让内行人干内行的事,避免公文作品里出现外行话,贻笑大方。 

有个比喻说,公文写作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公文写作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只有齐心协力奏好这四部曲,才能写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解决问题价值的精品公文。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柠檬文苑www.nm119.com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