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工作总结类材料篇章布局的“套路”与“反套路”

admin 2022-10-16 18:13:2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工作总结类材料虽不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公文种类之列,但却是各级党政机关指导和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该类材料的文稿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单位公文写作的实际水平。工作总结类材料“完成”不难,“出彩”不易,首先在篇章布局上就要面对“套路”的取舍及其带来的写作思维惯性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直接照抄照搬“套路”,即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形成的工作总结类材料也还是很可能千篇一律、乏善可陈,未能充分发挥该类文稿的应有作用,甚至有浪费了鲜活精彩的第一手资料的遗憾。本文尝试结合两篇检察机关办案总结材料的谋篇布局过程,分享如何全面看待工作总结类材料写作“套路”,并通过抓住关键词,突破“套路”对写作思维的限制,打造出接地气、有个性的篇章结构,展示思想站位、体现工作成效,让工作总结更到位,让文稿读来更“解渴”。

一、工作总结类材料写作的“套路”之辩

现在提及“套路”,往往会令人联想到重复、刻板、不走心等消极印象。客观地讲,“套路”体现了对某项工作深层次的理性认识,有其自身独特价值。工作总结类材料的谋篇布局“套路”便属于对该类文稿写作规律的总结提炼,尽管容易被冠以“老生常谈”之名,也说明其本身即是一种被广泛了解和接受的写作范式,提供了完成工作总结类材料写作任务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案。暂时抛开有亮点、有特色、有新意等更高层次的文稿要求不谈,运用“套路”捋思路、列提纲,的确有助于总体掌握某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在较短时间内先形成一篇中规中矩的“初稿”。因此,在构思工作总结类材料的篇章结构时,本文倾向于将“套路”作为思考工具,用于梳理工作脉络、吃透写作对象。特别是一些谋篇布局“套路”实际上蕴含了对某领域工作推进方法的普遍性认识,对没有具体参与该项工作但要起草工作总结类材料的办公室人员而言,有助于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写作灵感,尽快进入写作状态。

二、工作总结类材料篇章结构的常见“套路”

第一种“套路”以递进逻辑展开,常常以某项具体工作的推进步骤为时间轴搭建文稿结构。例如,检察机关在成功办理某系列案件时,遵循了事先谋划部署——收集完善证据——庭审指控犯罪的基本工作流程,依此形成的文稿结构可以是:(一)提高政治站位,领导靠前指挥,坚定打击决心;(二)上下级联动,强化办案力量,确保案件质量;(三)建立引导机制,增强检警配合,夯实案件证据;(四)依法履行监督,及时提出纠正,排除证据隐患;(五)积极汇报请示,依法审查认定,实现精准打击;(六)庭审预案扎实,有效指控犯罪,庭审效果良好。这种“套路”以“放电影”的形式再现了案件的办理过程,对办公室人员而言,基本上是提纲列出来了,也就明白了案子是怎样办出来的。倘若依此结构直接成文,难免会带来平铺直叙的感觉,工作成效、工作经验等本应着力体现的要素容易被稀释,导致文稿重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

第二种“套路”建立在前一种“套路”基础之上,以并列逻辑展开,办公室人员沿着时间轴理清某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之后,从中找出若干主要抓手,再结合举措和效果逐一阐述。例如,在总结检察机关成功办理某疑难案件的经验时,通过系统回顾办案经过,发现其中有几项核心工作对全案的成功办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此形成的文稿结构可以是:(一)依法履行职责,客观全面审查在案证据;(二)发挥主导责任,精准开展自行补充侦查;(三)强化责任担当,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四)践行司法为民,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可见,这种“套路”已经不再拘泥于对具体工作流程的简单复述,而是引导办公室人员进行抽象思考和二次加工,在立体化分析某项具体工作的基础之上建立篇章结构。当然,至于在文稿中怎样把一个个具体而零散的工作抓手统领起来、怎样展示职责要求和履职行为的充分结合等等,这种“套路”还未能完全解决。

三、工作总结类材料篇章结构的“反套路”

在借助前两种常见“套路”弄清某项具体工作的来龙去脉后,用好一个或一组关键词,可以推进写作思路的优化升级,以立意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的篇章结构把工作总结类材料呈现出来。

一方面,要切实找准反映工作切入点的关键词,有效升华工作总结类材料的立意。要注意紧扣所选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拔高”过于抽象,反而带来喊口号的空洞感。再以检察机关成功办理某疑难案件的工作总结类材料为例,通过深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反复领会相关业条线的工作指导意见,最终确定以“检察主导责任”为关键词统领全文,在文稿开篇即明确提出这一视角。同时,准确把握“检察主导责任”的本质和要求,把司法亲历性和司法为民作为两个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以第二种套路的并列式逻辑为内核建立篇章结构,再结合案件办理实际情况调整各分论点的标题,确保语言指向上的统一性。据此可形成以下篇章结构:(一)“四个亲自”审查在案证据,厘清案件疑点难点;(二)精准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准确还原复杂案情;(三)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精准把握宽严尺度;(四)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彰显司法为民情怀。

另一方面,要认真找实反映工作重难点的关键词,有的放矢体现工作开展力度和取得成效。再以检察机关成功办理某系列案件的工作总结类材料为例,经过查阅办案日志、访谈案件承办人,对办案工作的曲折和复杂、检察官的智慧和付出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决定以第一种“套路”的时间顺序逻辑为内核,紧紧围绕一个“难”字还原办案过程,见招拆招、精准解“难”,有针对性地提炼出若干办案经验。据此可形成以下篇章结构:(一)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破解某系列案“办理难”;(二)促进明确侦查方向,破解某系列案“深挖扩线难”;(三)督促做好证据转换,破解“涉案人员身份认定难”;(四)引导完善证据链条,破解“某某犯罪行为界定难”;(五)缜密筹备庭审指控,破解某系列案件“内部指证难”。

一篇思路清晰、亮点纷呈的工作总结类材料,既是对一项工作的完美收官,为今后类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借鉴,更是对本单位风采和办公室人员综合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工作总结类材料的写作不排斥“套路”,从关键词入手实现工作总结类材料篇章布局的“反套路”,实际上也属于一种“套路”。若想让写出的工作总结有“干货”、有“嚼劲”,就要充分尊重该类文稿的特点,在理解和把握对应的某项具体工作上多下功夫,才能避免表面化、机械化运用“套路”。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