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钉钉子”与“搭架子”——两种思维模式在讲话发言稿写作中的实际运用

admin 2022-11-03 16:18:0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核心观点】

撰写篇幅较短、结构简单的机关文稿,宜用“钉钉子”之法。其核心理念是“与其松松垮垮地按上一对图钉,不如牢牢地钉上一枚钉子”。操作要领是:框定一块“板”,选准一个点;既要纵向深敲,又要横向联系,用一枚钉子把每一层板子穿透、钉牢。

撰写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机关文稿,则宜用“搭架子”之法。其操作要领在于把文稿的“四梁八柱”选准、搭好。最好先画好设计图——列出写作提纲;具体需要用到几根梁、几根柱,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提前设计好;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工序不能乱,一定要先架梁、再立柱;梁与梁之间、柱与柱之间,都要有严密的逻辑,不仅架哪道梁、立哪根柱要了然于胸、井然有序,还要用看不见的逻辑思维之绳把每一道梁、每一根柱子扎紧拴牢,使其成为一个架得严丝合缝、立得稳稳当当的整体。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不仅第一时间学习了有关精神,还认认真真地写了两篇体会文章——一篇是在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稿,一篇是在本单位干部大会上的辅导报告。

从大标题来看,这两篇文章一看就是姊妹篇:一篇叫《在团结奋斗中淬炼和彰显组织力》,另一篇叫《从“变”与“不变”中感悟雄韬伟略》。

这两篇文章,前者只有1500多字,是按5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准备的;后者足足有12000多字,是按讲1个小时来准备的。因为篇幅长短差异很大,我在写作中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前者采用的是自然结构,全文共5个自然段,就这么一段一段地写下来,用观点句来区分层次,没有加小标题;后者采用的是块状结构,全文分为3大块,每一块中又拉了若干条,这也就是机关文稿写作中常说的“块中有条”,或者叫“大点套小点”。写文章,串接文字、支撑内容的是思维。从根本上说,这两种结构形式,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第一种思维模式,我称之为“钉钉子”,其核心理念是“与其松松垮垮地按上一对图钉,不如牢牢地钉上一枚钉子”。怎么理解和把握?我们先看实例——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听了上午××书记(注:省委书记)、刚才××书记(注:市委书记)的讲话,我深受教育、深感振奋;听了前面9位同志的发言,深有同感,也深受启发。这段时间,我和大家一样,密切关注党的二十大最新动态,第一时间跟进学习相关电视直播、新闻报道和权威发布,特别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原原本本学了好几遍,还是觉得学不深、吃不透,一些重要内容、关键提法记得也不牢,就用周六一个整天加上两个晚上,把三万一千五百多字的报告逐字逐句在电脑上敲了一遍。经过这样的细嚼慢咽、含英咀华,心里顿时敞亮多了,也踏实多了。下面,我结合本部门的职能职责和个人的学习体会,着重从“在团结奋斗中淬炼和彰显组织力”这个角度,作个简要发言。

“团结奋斗”这四个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不仅写进了大会主题,还上了大标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把团结奋斗定位为时代要求,并对如何牢牢把握这一要求作出了精辟解读、给予了权威辅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我理解,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最根本的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最重要的是高举一面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守住一个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锚定一条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心往一处想——把全部心思聚焦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上来,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凝聚合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

党的力量源于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忠诚。从一定意义上说,××部门的职能职责就是发挥组织优势、增强组织功能,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更加严密地组织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充分地调动出来,更加广泛地团结凝聚、发动带领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接力奋斗、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我将和全市各级××部门、广大××干部一起,全力以赴抓好学习贯彻,在实践实干中淬炼组织力,用实绩实效彰显组织力。我们要向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聚焦发力……(具体内容略,下同)。我们要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聚焦发力……。我们要向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聚焦发力……。我们要向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焦发力……。

我就谈这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谈得不到不对的,请大家指教指正。

“钉钉子”这种写作思维,从操作要领上说,首先要框定一块“板”——概要地写出所学内容或所做工作的全貌,上面的第一自然段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考虑到在我发言之前已经有多位同事发了言,为避免拾人牙慧,我把重心落在了“怎么学”上,而不是“学什么”上,因为大家所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其次,要选准一个点——切入点。“材料界”有一条宝贵经验:要写快,大写小;要写好,小写大。大写小,就是从一个宏大的主题中选择一个小切口,聚焦思维,集中笔力,开掘出足够的深度。小写大,就是把小切口充分展开,形成一个有一定知识广度、认识广度的扇面。这种写法,尤其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机关文稿,切入点一定要选得准、选得好,既有开掘的价值和深度,又有延展的空间和广度。在上面这篇短文中,我精心选择了“团结奋斗”作为切入点。这个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处于重要位置,也与我的工作职责密切相关。再次,既要纵向深敲,又要横向联系。在我的发言稿中,从“五个一”到“四个聚焦发力”,这是纵向深敲,既揭示了“团结奋斗”的深层意义,又紧密联系自身职责,敲到了学习贯彻的着力点上;而“五个一”和“四个聚焦发力”,又分别形成了一定的延展面、覆盖面,这就像一枚钉子能够把几层板子穿透、钉牢。

第二种思维模式,我称之为“搭架子”,其操作要领在于把文稿的“四梁八柱”选准、搭好。所谓的“梁”,是横向并列的几个主要问题或核心观点。所谓的“柱”,是纵向阐发问题、支撑核心观点的分论点。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先看例子。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上的辅导报告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去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有一千种视角。这段时间,我除了反复学习上述资料,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和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还注意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与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相串接、相对比,努力从“变”与“不变”中深刻领悟总书记作为伟大复兴领航人的雄韬伟略。下面,我从3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与大家作个分享交流。

一、以变应变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成功密码

讲到“变”与“不变”,我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两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话,一句是“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是对我们党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治理能力等的严格考验;另一句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这是“四个自信”和战略自信、战略定力的集中体现。这里,我们先审视和解读一下“变”。

第一,“变”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

第二,“变”是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胜利的生动诠释

第三,“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彰显

十年伟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克服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担当之勇、斗争之智、统筹之谋、治理之能。在此过程中,不可忘却、值得总结的“变”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只是从3个方面作了个粗线条的梳理。这样一些“变”,让我们热血沸腾、信心满满,让我们信仰更笃、信念更坚,让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古人说:“变者,法之至者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确定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部署。所有这些,都是准确把握、主动适应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对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布局、新的战略要求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以变应变中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变”与“不变”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趋势,“不变”是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简单地说,没有“变”就没有发展,不能保持相对的“不变”就没有事物稳定的形态,甚至不会有事物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我们党有很多方面尤其是特质、本色、原味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也正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的根本所在。

第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能变也不会变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变也不会变

第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不能变也不会变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道路不能变也不会变

第五,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能变也不会变

总之,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很多,需要毫不动摇坚持、矢志不移坚守的东西也很多。“变”的是形势、任务和要求,“不变”的是信仰、初心和使命;“变”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与时俱进,“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根基;“变”的是放眼未来一个时期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布局、战略举措等的调整完善,“不变”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及总的战略安排、强大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无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都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要增强应变的能力,又要保持不变的定力。我们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主动拥抱变化的开拓创新中挺立时代潮头,在始终不忘本来的自觉坚守中走向美好未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在守正创新中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说到底就是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做好新时代××工作,也必须在守正中把准方向、在创新中实现突破。

第一,要守凝心铸魂之“正”,创学习贯彻之“新”

第二,要守党管人才之“正”,创聚才用才之“新”

第三,要守用人导向之“正”,创选育管用之“新”

第四,要守固本强基之“正”,创党建引领之“新”

同志们,现在已进入第四季度,一年时间很快就要过去。大家要全力冲刺,紧盯任务查漏补缺,紧盯弱项聚力攻坚,抓紧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我们既要抓好当前,又要谋好未来。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放眼全国全区全市大棋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研究提出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措施,以贯彻上级党委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上面这篇文章,我架了三道梁,每道梁之下,多的立了五根柱,少的立了三根柱。就这么一副架子,撑起了一篇洋洋万言的文章。

用“搭架子”之法写文章,因为篇幅较长、结构复杂,最好先画好设计图——列出写作提纲;具体需要用到几根梁、几根柱,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一定要提前设计好;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工序不能乱,一定要先架梁、再立柱;梁与梁之间、柱与柱之间,都要有严密的逻辑,不仅架哪道梁、立哪根柱要了然于胸、井然有序,还要用看不见的逻辑思维之绳把每一道梁、每一根柱子扎紧拴牢,使其成为一个架得严丝合缝、立得稳稳当当的整体。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