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解决写文章叠床架屋、结构复杂、内容繁冗的问题,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剥皮见瓤、去壳见核。“剥皮法”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剥掉一层皮,秀出好身材;二是剥掉一层皮,亮出好观点。三是剥掉一层皮,晒出好内容。
所谓“剥皮法”,也可称为“去壳法”,就是在文稿写作中,像剥桔子、剥花生乃至剥竹笋一样,把包在外面的皮或壳去掉,让果肉、笋心这些最有价值的部分清晰呈现。
关于这种方法,我之前多次讲过。比如,在之前文章中,我这样写道:
做包子也好,做饺子也好,皮要薄,馅要足,否则就不好吃。有的人写文章,开头部分交代过多、过门太长,“芝麻大的核,西瓜大的壳”,咬三口都见不着肉。还有的人习惯于“大点套小点”,
一层又一层,包装很漂亮,内容物却少得可怜。比如,讲形势就从国际写到国内,从中央写到地方,从省里、市里一路写到县里、乡里,终于见着“肉”的时候,外面的“皮”已经足足有好几千字了。又如,谈意义的时候,先写这个领导怎么说,再写那个领导如何讲,最后才有几句自己的话,不痛也不痒。
解决这类问题,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剥皮见瓤、去壳见核——想方设法把外面的皮剥开、把多余的壳去掉,让主要内容跃然眼前、核心观点一目了然。如果原稿采用的是架子大、层次多的块状结构,那就改为层次相对简洁的条式结构。比如,原文分三大块来写,重点是第二块,每一块都有好几条,有的大条之下还有小条,叠床架屋,枝蔓太多,篇幅下不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第一块进行剥皮或去壳式的处理——去掉分级标题这一层层壳,只保留其中的干货,写得简洁、概要一些,放在全文的导语部分;对第三块也作同样处理,用作结尾。这样,第二块就可以去掉一级标题,把二级标题升级为一级标题,层次减少了,篇幅也下来了。(注:略有修改)
这样的修改方法和其中的道理,上面两段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之前那一课,出于控制篇幅的考虑,我并没有举例子。最近,恰巧碰到了两个例子,很有典型性、代表性。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之前写的那两段话,特地再开一课,用实例说话,以方便机关文稿写作经验不足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第一个例子,是我在一次研讨会上的讲话。这个会议的主题,是“‘党建+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中的实战运用”。会前,一位年轻同事主动作为,帮我代拟了一篇讲话稿,提纲如下:
导语:阐明召开会议的目的;回应研讨发言,引出所讲意见。
一、近期工作回顾
——拨党费;
——建体系;
——编《指引》;
——配人员;
——吹哨子。
二、几点经验启示
第一,准确掌握战况是基础前提;
第二,坚持提级指挥是关键一招;
第三,组建预备队伍是应然之举;
第四,强化战前培训是内在要求;
第五,做好后勤服务是重要保证;
第六,力戒形式主义是基本原则。
三、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人员更替过于频繁;
二是条块联动不够顺畅;
三是基础信息不够全面;
四是《指引》运用不够充分;
五是任务分配不够合理。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枕戈待旦形成预备机制;
二是下足平时功夯实基本面;
三是积极复盘及时总结经验;
四是劳逸结合适时进行休整;
五是时时关注洞悉疫情走向;
六是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我对这个会议比较重视,希望开出高质量、好效果,所以并没有让人帮写稿子的打算。在年轻同事代拟稿子的同时,我自己动手,也完成了一篇讲话稿,提纲如下:
导语:强调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指出做好总结的基本方法和经验;简要回顾前段时间所做的工作,引出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总结提炼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十个好”目标要求。
以下聚焦“十个好”,把认识体会、主要做法、典型事例以及问题不足、意见建议等“揉”在一起写,力求有血有肉、有详有略。既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又说明白“干什么”“怎么干”,不求面面俱到,着重突出问题导向。
第一,网格要设好。阐明网格设置的基本原则,指出单一层级的网格更符合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强调网格的设置要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疫情防控中,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特别是跨区域联防联控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二,力量要统好。指出网格中有没有一支专兼结合、敢战能胜的工作力量,这支力量能不能迅速找准位置、是不是适应岗位要求,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重点说明网格中的人从哪来、怎么来——
一是社区调配。大力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制度,这项工作平时做到位了,应急状态下社区才有足够的力量可供调配。社区调配力量,首先要配齐,在配齐的基础上再力求配强,所谓“先有数量,再求质量”。
二是单位报到。社区要主动对接联系辖区单位,各单位也要主动去报到,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
三是上级选派。各方力量进入网格,要避免打乱仗,就必须加强统一调度,平时由社区党组织来统,应急状态下应提级指挥和调配。要充分依靠网格党组织的力量,因为他们更熟基层、熟情况、熟人头。要做到精准选派,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派,需要多少就派多少,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派什么人。各县(市、区)首先要把自身的力量组织好、统筹好、安排好,不能动辄向上面伸手要人。上级派下去的干部,除了长期驻点的,更多的应该是战斗员而不是指挥员,是配角而不是主角,不能动辄指手画脚,打乱基层的工作部署。要把下沉干部用在合适的岗位。要分类梳理下派干部名单,注重了解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实际表现,掌握一支骨干力量。要指导本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在职干部职工的一定比例,建立一支“预备役”力量,提前做好人员分组,以便需要的时候,成建制地快速调度。
第三,台账要建好。建立健全5本基础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动态更新。台账最好统一制作成电子表格,以便复制、截取和统计、传输。上下之间要加强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使工作台账发挥应有作用。
第四,预案要备好。立足网格实际,突出上下联动,针对有可能“应”的“急”,分别制定预案,细化策略措施,明确启动条件、人员分工、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使应急处置有章可循。根据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升级完善预案。将预案作为有关工作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正确理解、准确掌握实操要领。
第五,规矩要立好。针对不同分区分级,统一制定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和工作规范,做到执行有规范、督导有标准,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第六,工具要用好。用好信息化手段,通过科技赋能,提高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强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不要因为强推程序、过多建群,增加基层负担。信息化手段很管用,小喇叭、热线电话等“土办法”也不能丢。
第七,培训要搞好。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应急状态下的培训要务求“短平快”,让一线指挥员当教官,让打过仗的人来教打仗。在做好点上培训、现场培训的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分类地对网格工作力量开展全覆盖培训。依托各单位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策略、工具使用、群众工作方法等培训,普遍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收集整理之前编发的相关资料,与时俱进修改完善,请专业力量帮助审核把关,根据“兵种”的不同以及不同情景作战需要,分别汇编成册,“平时”用作培训教材,“战时”作为工作指引。对“预备役”兵力,全面推行“战训合一”。对参加过培训的干部,掌握名单、分类编组,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第八,群众要管好。把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自觉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一言一行上,让群众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为难和刁难,从而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服从管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
第九,服务要做好。作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牵头部门,不仅要整合资源力量,指导推动有关部门为网格内的群众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还要注意为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做好服务。
第十,督导要抓好。既要从严“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前制止或纠正,又要从实“导”,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在解决问题和困难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普遍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要注重从面上加强指导,从制度设计、工作安排、力量调配等方面推动解决。
结尾: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强调疫情防控这根弦须臾不可放松,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干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危机感,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坚决筑牢守好疫情防线。
对自己写的这篇稿子,我之所以既展示分级标题,又列出主要内容,目的是让读者看清楚写作思路。我考虑,这是个研讨会讲话,虽然部分内容具有总结性质,但整体上并不是一个总结讲话。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在于从中廓清认识、提高认识、深化认识,进而有理有据地拿出一整套经过实战检验并不断完善的“兵法”“战法”。像年轻同事那样写,至少有3个问题难以避免:一是内容重复。疫情防控的战斗仍在进行,之前用过的有效做法,下一步还要继续运用。如果前面写了、后面再写,就容易重复。二是骨肉分离。“骨头”是作战方法,相关的作用和效果、问题和不足、认识和体会、具体事例等都是“血肉”,把它们分散到不同部分去写,就容易给人以骨肉分离的感觉——有的部分只有骨头没有血肉,生动性不够,说服力不强;有的部分血肉不少却没有骨头,显得零散甚至凌乱。三是印象不深。工作回顾、经验启示、问题不足、下步打算各作一块,内容面面俱到,带来的问题就是重点不够突出。这样的“大杂烩”,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绝大多数人看完稿子,复述不出其中写了什么。而我自己写的那篇稿子,多数人一看就记得住“十个好”,即使具体内容记不全,也记得住大体框架。
上面这个例子,两个版本的稿子是分开写的,各自独立完成。我写的稿子,动笔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把所写内容的“壳”和“皮”去掉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很大,反差不仅体现在层次结构上,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具体内容上。为了进一步凸显“剥皮法”“去壳法”的效用,下面我再举一个内容变化小、形式变化大的改稿实例。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牵头筹备一个重要会议。为了加强会议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组、材料组、现场观摩组、防疫医疗组、安全保卫组、会务接待组、志愿者组等8个工作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开一次筹备工作会,检查工作进展,部署推进下一步工作。上一周,在距离会议召开只剩下不到20天的关键阶段,我们召开了第三次筹备会。会前,下级同事按照我交代的大体思路,起草了这样一篇讲话稿——
导语:通报会议筹备工作的最新进展,引出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回应各工作组的汇报,强调要切实紧张起来,对照工作细案,按照“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的要求,把后续工作做得更高效、更细致、更扎实、更到位,着力踢好“临门一脚”。
第一,要全面进入临战的状态
一是综合协调要从快从细;
二是宣传预热要有声有色;
三是文稿材料要精准精到。
第二,要切实拿出实战的标准
一是现场观摩要确保出彩;
二是防疫医疗要守好底线;
三是会务服务要让人舒服。
第三,要抓紧形成作战的合力
一要在细化分工中提质;
二要在强化协同中提速;
三要在优化流程中提效。
上面这个稿子,起草者下了不小的功夫。同样是初稿,与前面那个例子中的初稿相比,这个初稿的成熟度要高很多。但结构不够简明,两篇初稿是一样的。我考虑,这个筹备会的讲话,关键是讲清楚每个工作小组要做什么、怎么做;至于共性的要求,放在一头(导语)一尾(最后一部分或结束段)两个部分就可以了。为此,我就把初稿的一级标题统统去掉,让多数工作组单独有一条部署要求,改成了下面这样的提纲:
导语:与初稿基本相同,具体略。
第一,综合协调要抓紧抓好
第二,宣传预热要有声有色
第三,材料起草要精准精到
第四,现场观摩要出新出彩
——要突出地方特色;
——要优化线路设计;
——要组织实战演练。
第五,疫情防控要从严从实
第六,会务服务要用心贴心
第七,团结协作要有统有分
接下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统”的工作:一是从信息上“统”;二是从力量上“统”;三是从检查上“统”。
“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指导上“分”,以利深耕细作;二是在任务落实上“分”,以便齐头并进。
上面这个提纲,除了第六条是把会务接待组、安全保卫组、志愿者组3方面密切相关的工作并作一条讲,把团结协作这个共性要求放在最后讲,其余5条都是一条对应一个工作组,非常方便各组对号入座领任务、明要求。加上导语,全文形成了“总(导语)—分(前六条)—总(第七条)”的整体结构,逻辑严密、结构清爽、观点鲜明。
通过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剥皮法”至少有这么三个好处:
第一,剥掉一层皮,秀出好身材。写文章,层次太多、皮太厚都不好,不利于阅读。对层次多的文章,我们要力求删繁就简。皮太厚的文章,就像穿着大棉袄、羽绒服一样,我们要帮助它脱掉臃肿的外套,把“性感”的身材、动人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
第二,剥掉一层皮,亮出好观点。机关文稿写作,讲究“观点立文”,要尽可能让观点句鲜明呈现。善用“剥皮法”,可以让观点句立在段首、用作标题、跃然眼前,而不是埋没在字里行间。
第三,剥掉一层皮,晒出好内容。机关文稿写作,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越简单,内容越明了。“剥皮法”不仅有利于观点的凸显,也有助于内容的呈现,让人阅读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