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入对门、跟对人,是实现草根逆袭的重要路径。
入对门,是指进到大单位;跟对人,是指傍上大领导。人们普遍认为,如果能成为领导秘书,人生将从此开挂,在仕途上有机会大放异彩,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于是乎,面对成为领导秘书的机会,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诚然,确有不少秘书干得风生水起,在同龄人当中实现了弯道超车,俨然人生赢家,让人羡慕不已。可他们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辛酸的故事,他们的付出,很多是不为人知的。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秘书其实是一个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的职业。人们往往记住了成功者,而那些被领导中途抛弃的秘书,只能在被打入冷宫后黯然退场,逐渐消失在公众视线,直至被人遗忘。
一个出身草根家庭的年轻人,虽然聪明勤奋,但由于先天性的劣势,要想成为让领导称心如意的秘书,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遇到做领导秘书的机会时,一定要三思而行,先好好掂量自己的斤两,再作决定。
为什么草根家庭的孩子别轻易去做领导秘书呢?因为他们普遍存在以下“硬伤”,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很难令到领导满意,更别说得到领导的赏识了。
一、深陷穷人思维,为人处事不够大方
一些草根出身的秘书,由于原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讲得好听叫艰苦朴素,讲得难听一点,则是抠抠索索。
他们往往家庭负担重,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平时不舍得在穿着上投资,身上都是廉价衣服,显得缺乏品位。对待别人更是吝啬,不舍得请客送礼,“铁公鸡”的美名远扬。
众所周知,做秘书是经常需要帮助领导办事的,这其中产生的费用,相当一部分无法报销,不得不自己倒贴。领导关注的是办事的质量和效率,而草根秘书往往会纠结办事的成本。
比如,领导急着要一份资料,秘书手上有电子版,明明可以就近找一家店把资料打印出来,可他为了省二三十块钱的打印费,舍近求远跑回单位打印,让领导等了许久。
在他们的字典里,似乎没有打车这种概念,甚至解锁共享单车都要进行一番思想斗争,领导有事召见,他便一路“疾走”,当他气喘吁吁赶到时,领导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试想,这样的秘书,领导能满意吗?
二、缺乏眼力,不善于察言观色
草根出身的人,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小时候父母努力挣钱养家,而他们则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做题家”。于是,他们的童年,他们的青春,都耗费在勤学苦干上面了,形成了只会谋事、不会谋人的缺点。
因此,他们在人情世故方面往往显得修炼不够,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善于察言观色,不懂得如何从眼神、脸色、肢体动作等方面,去揣测他人的内心想法和真实意图,导致很难和领导处在一个频道上。
比如,坐在大会主席台上的领导,突然有事想吩咐秘书去办,又不方便离开座位或者打电话,于是盯着坐在会场后排的秘书,若是醒目的秘书,会立即走上前聆听领导的指示,而缺乏眼力的秘书,根本不知道领导是什么意思,只能和领导面面相觑,急着领导干瞪眼。
还看过一个故事,领导下到企业调研,和与企业家相谈甚欢,对方盛情邀请领导留下吃饭,领导望向秘书干咳了一声,而秘书却毫无反应,回去被领导批评了一顿。
原来,领导不想留下吃饭,希望秘书过来打圆场,说还有工作安排要赶回去,但秘书却没有领会这个意思,领导不得不当面婉拒。
当秘书确实是技术活,没有一定的修行,还真干不好这个角色。
三、不够自信,显得畏畏缩缩
作为一名领导,基本上都希望身边的秘书能够阳光自行,落落大方,这样既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又能更好地帮助他处理各种关系,在秘书这个角色上充分发挥作用。
而这一点,恰恰又是草根秘书的短板。由于原生家庭条件不好,他们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不自信,虽然他们足够努力,也足够优秀,成为了飞出农村的“金凤凰”,但在与家庭出身较好的人打交道时,仍然是底气不足的。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如对方、眼界见识不如对象、待人接物不如对方,在“段位”上明显差了一截,自然而然落于下风,气场上很容易被对方压制,在沟通协调上往往容易吃亏。
要知道,体制内的人都是看菜下碟的。秘书经常要代表领导对外沟通协调,如果不够自信,不够硬气,不但会让办事的效果打折扣,而且还会让领导的威信受损,这样的情况,是领导不能容忍的。
总而言之,草根出身的年轻人一定要认清能力,找准定位,如果自己确实不是做秘书的料,宁可选择埋头苦干的岗位,也不要盲目入行领导秘书,以免因修炼不够、本领不足而栽跟头,贻误了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