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借调人员比在编人员都多,折射了哪些深层次问题?

admin 2023-05-15 09:40:4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有的上级单位借调人员接近甚至超过在编人数,有的基层单位在岗人员竟少于被借调人数。此前,有某地级市的组织部门披露,全市一次性清退借调干部1400多人,其中市县两级部门从乡镇借调的干部就有600多名。 

关于借调,凡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同志,并不感到陌生,要么是被借调过,要么是借调过他人。 

一般来说,都是下属单位人员或者弱势单位人员被借调。这一做法本来是解决一些专项性工作,但却成了一种常态。据有的乡镇反映,有的年轻公务员刚刚考上其乡镇公务员,就被上级机关借调走了,从来没有到乡镇上过班。 

如此现象,使得下属单位名义上有人,实际上无人可用,往往就得再聘请临时人员。 

那么,借调为何成为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其中折射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其一,机构编制和人岗设置的科学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机关单位总是需要借调人员?不仅是专项性工作需要借调,就是常规性工作也要借调。这就值得思考了。是机构设置不合理,还是编制安排不合理,又或是人岗不相配,配备的人员能力素质有问题。 

如果认真研究一些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就会发现,往往存在人、岗、编不一致的现象。比如甲岗位的人,往往干的是乙岗位的事儿。 

曾经有人提到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单位的人员可以长期被借调,那么这个单位设置的编制、人员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吗?或者说那些需要长期借调他人的部门单位,是不是其职责职能设定出了问题?为什么总是人手不够? 

其二,专项性工作过度泛滥的问题。这个现象也值得关注,就是每年有的地方或单位常常有很多专项性行动、战役性任务,需要抽调人员、组建专班。而且这样的行动、任务在有的地方或单位已然成为常态,几乎快要取代常规性、常态化、专业性工作。 

实际上,不少专项性工作本就是某些部门单位的职责所在,为何非要借调人员呢?这里面除了超常规的运行机制之外,还有就是可能扩大了部门单位所能承担的工作职责范围。 

而且,有的专项性工作可以长年占据其它部门单位的编制人员,是不是意味着这些部门单位可以消减编制人员?因为这些人员没有在本部门单位上班,好像也不影响其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 

制度化、专业化的工作模式应该成为常态,专项性工作也应该更多纳入常态化的工作范畴,不能随意打破现有机构的人员编制设置,否则,也损害了机构设置的权威性、科学性。 

其三,从被借调的个人来说,心态也是复杂的。一种是希望被借调的,比如乡镇公务员,当然希望能够被上级机关部门借调,一方面可以不用在基层吃太多苦;一方面可以开拓个人眼界、提升能力、拓展人脉关系资源;一方面能够借此契机调进上级机关部门。 

还有一种又担心只是被借调,随时可能被退回原单位,导致两头落空。一边没有被调进,一边又可能失去被提拔重用的机会。这样的情形也是比较多的,常常让那些日夜辛苦的借调人员流汗又流泪。 

总之,从借调这个现象来看,需要更加提高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职能职责等设置的科学性。 

标签:老秘论道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