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提拔的过程,就像是闯关,一关接着一关,在每一关都会有竞争者被刷掉,最终留下一人打到关底。
这一路上有很多的竞争对手,出发的时候有的还比较靠前,有的还有特殊装备加持,没办法,就是有很多人天生带了不少的优势。
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关系,只要能够上达天听,能够和单位里的领导攀上关系,提拔这件事基本上就是没问题了。
这种想法,可以有,也确实是有能够决定提拔的可能性。
但是在生态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单单只靠着关系背景,已经不能够保证赢到最后了。
即使是一把手想要提拔一名同志,那也得征求领导班子的支持,得在全单位同志那里拿到一定比例的推荐票。
否则,过不了群众投票关,班子成员铁下心来反对,这个事情还真不是那么好办,没准就黄了。
对于想提拔的人,能够维持和所有人的和气,是基本功。
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投同意,但是能够保证肯定没有人投反对。
所以,提拔这件事情上,不论是哪一部分,都得照顾到,不能有丝毫松懈,更不能够树敌。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先提拔起来的人,是不是都是八面玲珑,是不是都是和周围人都玩的不错,关系处理的融洽,更没有明确的敌人。
那么我们在工作中,最需要维持好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是谁呢?
就是那个天天和你打交道,横在你和领导层中间的人——直属科长!
在一个单位中,直属科长就像是一座桥梁,一边连接着领导层,一边连接着基层同志。
领导和基层同志,分别处在桥的两边,平时的直接接触很少,信息的传递靠的就是中层正职——直属科长。
即使是有关系的人,虽然能够直接联系到领导,但是这接触的机会和直属科长比起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
科里的工作完成了,谁拿着去汇报?
局里来了工作任务,谁去领任务?
和领导能够面对面的探讨怎么应对急难险重工作的是谁?
就是上传下达的中层科长。
他们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领导同志打交道——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以及对基层同志们的评价。
中层科长们去了领导那儿,不是说完了工作立马走人。
领导问问科里咋样,局里咋样,同志们最近都在干啥、关心啥。
科长们也不用等着领导问,自己主动汇报汇报这些情况。
说的时间肯定不会很长,但是架不住长年累月说的次数多;
说的不一定很深,但是架不住长年累月的一直说;
没准哪天两个人就谈的比较深,说了一些关乎基层同志们提拔晋升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呢?
所以说,直属的中层科长,是我们在领导心目中形象的执笔者,他们用一点点的日积月累,慢慢在领导的心目中画出,我们这些基层同志们的形象。
这时候,咱们能够明白这些中层科长们的重要了吧。
假设得罪了中层科长,天天在在领导那里吹耳边风,给咱说坏话,明白事的领导还好,要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不能明辨是非的,很容易就给抹了黑。
这到了提拔的时候,局领导环顾一周,看到不太熟悉、接触不多的咱们,脑袋里的印象大概率就是中层直属科长给描述的那样儿。
这时候,如果是征求科长们的推荐意见,问一问谁干的好,推荐谁,你们科里的那个谁干的怎么样……
这位同志,工作态度一般,不踏实,经常偷奸耍滑,工作干的一塌糊涂,都是我给他收拾的烂摊子。
这位同志,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所有工作干的井井有条,勇于挑担子,是干事创业的一把好手。
试问,这两句评语下来,一名同志的印象分,甚至可以说是提拔的机会分,也就差不多定了分数了。
可能有人会说:
不怕,咱有关系,还是很硬的关系,随便他怎么说。
笔者还真不能反驳你,有足够硬的关系,谁也不用放心眼里,这不在咱唠嗑的范围里。
再说了,能够找到这么硬气的关系的人儿,又有多少?
绝大多数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工作打基础,靠着自己去慢慢的处理各方面关系,一点点的垒砖盖房子。
就算是有关系,把提拔晋升路上一步步的关系都处理好了,是不是更好,也免得有人背后指指点点的说:
看,就他,没啥本事,就靠关系。
一个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一个团结的科室氛围,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本来就是最正常的办公室。
对于我们来说,要记得主动出击,去和自己的直属领导搞好关系。
处关系这件事,是一个奔赴的过程。
开始距离很远,一直在慢慢靠近,直到走到一个合适的距离——不很远,以至于不能够顺畅的接触,又不是很近,以至于互相知道太多有点尴尬。
总得有一方先示好,先迈出第一步
咱就主动点嘛
反正处理好和直属中层领导的关系
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打通了桥梁,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