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以前只是读过村上小说类的书籍,翻开这本书也是偶然间。
但是在书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村上。
村上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在书中记录了他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惑所思。
这本书,更像是村上的一本跑步随想与感悟。
书中谈论的是村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通过跑步去悟道,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又在追求什么。
跑步,是村上的一种修炼,在跑步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升华自己的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
读此书之前,笔者对村上,更多是惊叹于村上的“文学天赋”。
然而书中,村上却对自己是不是天赋型选手,做了自我的判断,摘录在此,希望朋友们读完之后,再跟着笔者继续:
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哪怕什么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么,都能自由自在写出小说来。佛泉水从泉眼中汩汩而出一般,文章自然喷涌而出,作品遂告完成,根本不必付出什么努力。这种人偶尔也有。遗憾的是我并非这种类型。任凭我如何在周遭苦苦迅敏,也不见泉眼的踪影。如果不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深深的孔穴,就无法抵达创作的水源。要想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须重新意义凿出深深的孔穴。
然而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感觉一个水源变得匮乏时,也能果决而迅疾地移到下一个去。而习惯仅仅依赖一处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这么做,只怕轻易做不来。
原来,村上对自己的评价,也并非是依靠天赋。
原来,即使是村上这种文坛巨匠,也是从后天的写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不禁想起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的烦恼。
无背景、无关系,凭着自己打拼从基层到了上级单位。
然而,却发现周围人的背景关系更加深厚,心里开始打鼓,总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机会了,面对这些天生的劣势,打算躺平,放弃努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我们不能够要求他不要躺平,但是,如果单纯的因为他们所谓的“先天优势”而放弃,这似乎有点可惜。
如同村上对自己的判断:
自己没有天生的“泉眼”,但是却在后天练就了找到“泉眼”的本事,长年累月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并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并“水源变得匮乏时,也能果决而迅疾地移到下一个去”。
后天,并不一定会输给先天。
就像是干部提拔,所谓的先天优势,真的能够带来提拔晋升的领先,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这种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弱,最终消散。
就像是父辈给孩子铺路,按照现在的教育模式,孩子上班的时候,父辈基本上离着退休也没有几年了。
在孩子初入职场的时候,父辈能够提供的帮助,影响不能说小。
孩子最开始的提拔恰好能够赶上父辈的影响,可能会领先一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但是随着父辈年近退休,影响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孩子职位越往上,晋升难度越大,父辈影响就会越小,最终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本事。
父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在时间拉长之后,“先天”和“后天”谁会领先呢?
很难说。
我们不能否认“先天”,也不能完全依仗“后天”,领先并不是“1+1=2”的数学,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可量化。
我们倒是可以相信村上,相信:
掌握了“打泉眼”本事的人,自然不会害怕泉眼干枯,水干了,那就换而已。
倒是生来就在泉眼旁的要注意了,万一泉眼哪天干枯了呢?
村上的回答是:
冷不丁地这么做,只怕轻易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