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这次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中央指定了四本学习材料。它们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一书,主要收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书共计141段论述,分别摘自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论述摘编的结构,采取的是板块式,全书分成“毛泽东重要论述”“邓小平重要论述”“江泽民重要论述”“胡锦涛重要论述”四个板块。认真研读下来,既可以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有一个总体把握,又可以发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许多方面又是相通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学习的时候,需要融会贯通,把全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把握。
一、深刻理解把握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非常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刻论述。
比如,即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异常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毛泽东很早就全面深刻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本著作的第二条摘编,是毛泽东对红军长征伟大意义的深刻论述。毛泽东围绕怎么看待当时革命战争形势深刻论述了这个问题,充满着辩证法。在毛泽东看来,对红军来说,从保持原有阵地方面来说是失败了,但从完成长征计划方面来说是胜利了。对敌人而言,从占领我军原有阵地方面来说是胜利了,但从实现“围剿”“追剿”计划方面来说是失败了。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看待形势,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那么,红军完成了长征有什么重大意义呢?毛泽东明确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这一重要论述,是对红军长征重大意义的权威经典评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重要论述是1935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说的。此前,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刚刚到达陕北。这么短的时间内,毛泽东对红军长征就作出如此深刻的总结,这充分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段历史的高度重视。通过这种总结,对于帮助全党正确认识当时革命战争形势,更好开展抗日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党一贯重视从自身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毛泽东在这方面给全党树立了标杆,提供了范例。
(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与现实、未来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历史的每一阶段,既定的条件制约着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人们创造历史都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进行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才可以把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问题看得更加清楚,也才能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找到更好的办法。
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专门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毛泽东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个工作我们过去没有做过,现在正在开始做。”我们党这个时期开始做这方面工作,是走向自觉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和运用规律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
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指出:“如何评价党的历史这个展。把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可以把今天的事情办得更好。
1996年6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专门谈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问题。他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2003年11月,胡锦涛在主持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也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增强历史主动性,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从研究历史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
中国有着特殊的基本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设想的在若干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不同,我们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专门分析了中国革命特点,包括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形式,以及我们党自身建设等问题,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而为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所没有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正确解决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基本问题,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同样离不开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把握。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全新国家,对我们党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就像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新的结合,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总结经验,教育干部》的讲话。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谁也没有干过,没有先学会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而后搞社会主义的。我们搞了十一年社会主义,现在要总结经验。”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在探索中艰难前行,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坚定走群众路线,才得以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样是在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1987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的谈话中,专门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他指出:“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邓小平强调,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三)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为了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思想认识,在实践中会有一些曲折。因此,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就需要对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作出结论,以便更好地统一思想,团结全党全国人民更好地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在这方面,我们党先后作出两个历史决议,对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团结一致向前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个历史决议是六届七中全会作出的,
是我们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决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了正式总结和结论。这个历史总结,对于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了积极准备。它的成果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宗明义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二是,进一步明确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地位,指出:“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三是,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强调“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必将使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
关于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有一个经典评价。他指出,从1921年建党,到1945年七大以前,24年中我们党在思想上没有完全统一过。延安整风和七大以后,我们党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政策上、文化政策上、党的建设上都有了一整套统一的东西。这个重大变化,与第一个历史决议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后来的实践也证明,第一个历史决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把党的七大开成团结的大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作出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同样起到了总结经验,分清是非,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当时有人提出,这个决议,是不是不急于搞?邓小平明确表示:“不行,都在等。从国内来说,党内党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个东西来,重大的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就会直接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这些重大问题,包括如何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作出公正的评价;如何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等。只有通过正确总结,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统一,才能够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有利政治条件。同时,国际上也在等。人们看中国,怀疑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这个文件拿得出来拿不出来,早拿出来晚拿出来。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拿出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尤其是邓小平直接主持了决议的起草工作,先后就决议起草发表了多达17次的重要谈话,其中收入《邓小平文选》的就有9次,篇幅有一万一千多字。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邓小平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总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现在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我想,现在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
(四)学习历史和党的历史,有助于了解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在崇高信仰和远大理想指引下不懈奋斗的恢宏画卷。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教育人民,带领人民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的讲话中,回顾我们党24年历史,充分肯定这24年是翻天覆地的24年,强调“这一点是要使广大人民知道的”。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1987年2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系统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他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1993年7月,江泽民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指出:“了解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辛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极为重要;对于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极为重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对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极为重要;对于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也极为重要。”2006年7月,胡锦涛在主持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
二、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那么,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这门必修课,主要是学什么呢?
(一)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壮大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中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在诸多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运而生,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战胜无数艰难困苦,经历无数奋斗牺牲,从出发地一路走来,是如何书写近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的。
这本著作中,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论述非常深刻非常丰富,比较集中的至少有两处。一是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的讲话,全面系统论述了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问题。毛泽东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把我们党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是第一个阶段;内战时期是第二个阶段;抗日时期是第三个阶段。”他集中论述了这三个阶段关于斗争目标、打击对象、党的政治路线等重大问题,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强调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也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二是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24年的光辉历程作了全面总结,系统论述了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从小发展壮大的。强调这24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951年6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的七一纪念活动报告员大会上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我们党30年的奋斗历史,强调中国共产党30年来的历史“是中国革命最精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从苦难中站起来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面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的光辉历程,强调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并全面系统梳理了改革如何从农村开始进而带动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如何从兴办4个经济特区到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开辟经济开放区,如何适应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实行“两手抓”战略方针,完整勾画了新时期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80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80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80年。
这些重要论述,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百年奋斗历史主题主线生动而深刻的论述。从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历史,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奋斗历史,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奋斗历史;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这本著作,深刻反映了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铸就伟大精神、积累宝贵经验,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的。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悲惨屈辱的境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经过28年浴血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总结党的奋斗历史时指出:“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件事,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的第一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完成和推进了两件大事。这就是1991年7月、2011年7月,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辉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从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百年经验非常丰富,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比如,在毛泽东的重要论述中,排在前面的四条摘编,都是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讲的都是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其中全书开卷篇第一条关于“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的重要论述,就很有代表性。毛泽东开门见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这一重要观点,集中论述了中国革命关于依靠力量和革命对象的两大问题。尤其是关于党的领导核心问题,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基和灵魂。第二条摘编,毛泽东深刻揭示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指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第三条摘编,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和红军对于中国革命至关重要。他指出:“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这是一件极关重要的事。如果现时还没有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和红军,那就将发生极大的困难。”第四条摘编,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英勇坚决地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战争,在十五年的长岁月中,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现在共产党说的话,比其他任何政党说的话,都易于为人民所接受。”
又如,在邓小平的重要论述中,第一条也是讲党的正确领导的极端重要性。1943年11月,邓小平在《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党有二十二年多的历史了,其间经过了三次大的革命战争,我党始终站在最前线,为着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我党始终引导着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向前迈进。”
再如,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还如,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到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最大奥秘,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是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力量。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历程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别的政党之所以“不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拥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并且根据实践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还进一步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发挥深刻改变中国如此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一是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二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三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8]毛泽东这里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8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始终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答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三是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不应当把它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中国有不同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俄国的独特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教条式地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不少教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一度在党内十分盛行,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才找到了一条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一切都要靠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总以为实现现代化,只有西方一种模式,只有西方一条道路。这显然并不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尤其是团结带领人民所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有力证明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可以打破对西方的“路径依赖”,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我们这条路走对了,而且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条道路,使这条康庄大道越走越宽广。199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搞改革,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就不能成功。只有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本国国情、正确判断时代特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找到通向胜利的道路。
四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英雄。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还是一个只有五十几位成员的小团体,在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毫不起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这么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拥有人民群众这一最坚实依靠力量、最强大支持力量、最深厚社会基础。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深刻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毛泽东这一重要论断,已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反复证明。广大人民群众从历史比较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身利益的忠实代表,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万众一心,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得非常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真谛。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这是战胜一切困难、赢得一切胜利的深厚伟力。五是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上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成功之路。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通过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毛泽东很早就提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怎样建设我们的党,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一直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并强调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他明确提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而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
—这就是我们的任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论述了如何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使我们党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起来的问题。他指出:“十七年来,我们的党,一般地已经学会了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斗争的武器,从两方面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以上这些教训和成功,给了我们今后团结全党,巩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胜利地进行抗日战争的必要的前提。我们的党已经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正确的东西是在同错误的东西的斗争和较量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还进一步把党的建设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从1942年2月开始至1945年春季结束,我们党拿出长达3年多的时间来开展延安整风,这不仅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在其他政党中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何把党建设好,这是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并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当年就把这项工作比作“伟大工程”,后来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学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培育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的科学预判。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956年11月,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讲话中集中论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指出:“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他以1949年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当时,这个将军认为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明确表示这不行。毛泽东以为这恰恰是好事,“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1957年3月,毛泽东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拚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还以他们的人格力量,感召亿万人民群众跟党走,万众一心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而团结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途中三位不知名的红军女战士半条被子的一个小故事,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这个大道理,说得十分清楚又十分感人。房东徐解秀说得好:“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建设时期,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感人事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深刻理解把握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科学方法
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需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问题,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研读这本论述摘编不难发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围绕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有许多深刻论述,为我们今天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关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正确方法。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所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问题,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正确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范例。一是要用联系的方法。一方面,要把事情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研究,比如,“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二是要用比较的方法。毛泽东明确提出“古今中外法”,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方法。三是要用全面的方法。毛泽东明确提出对党的历史必须全面地看,强调“我们研究党史,必须全面看,这样研究党史,才是科学的”。
关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具体人物的评价,毛泽东主张严格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同时“还必须看到领导者的作用,那是有很大作用的”,应当把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结合起来评判历史上的人和事。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毛泽东强调要以团结同志和总结经验教训为目的,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毛泽东还指出,“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这方面的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党的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如何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还涉及到如何正确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第一个历史决议时明确指出,历史决议案上的问题,是关系到多数人的问题,关系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问题。同月,在关于第一个历史决议草案的说明中,毛泽东分析了陈独秀和王明的历史功过,指出他们虽有错误,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功劳。他指出,“错误不是少数人的问题,写几个名字很容易,但问题不在他们几个人。如果简单地处理几个人,不总结历史经验”,就还会像过去一样犯错误。
邓小平特别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恰如其分”,要坚持“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在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时,邓小平强调:“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明确指出,“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有所贡献,有所发展”。
关于如何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在指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时,邓小平还进一步从制度上来分析错误的责任问题。他明确指出:“错误的东西要批评,但是要很恰当。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我们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的制度就是那样。那时大家把什么都归功于一个人。有些问题我们确实也没有反对过,因此也应当承担一些责任。当然,在那个条件下,真实情况是难于反对。但是,不能回避‘我们’,我们承担一下责任没有坏处,还有好处,就是取得教训。”又说:“我和陈云同志那时是政治局常委,起码我们两个负有责任。其他的中央领导同志也要承担一些责任。合不合乎实际?也合乎实际。这样站得住脚,益处大。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原来讲要实事求是,以后加一个要恰如其分,就是这个意思。”
他强调:“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
关于如何区分主流与支流的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在指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过程中,邓小平非常重视从宏观方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曲折错误,他都主张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他在总结党的历史时强调:“总的来说,我们党的历史还是光辉的历史。虽然我们党在历史上,包括建国以后的三十年中,犯过一些大错误,甚至犯过搞‘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错误,但是我们党终究把革命搞成功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我们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分不开的。”即便对“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也主张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和评价。他指出:“文化大革命”这十年中间,也还有健康的方面。所谓“二月逆流”,不是逆流,是正流嘛,是同林彪、“四人帮”的反复斗争嘛。他还说:“‘文化大革命’期间,外事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的承认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提高。”因此,关于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邓小平强调:“中心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还是错误是第一位?第二,我们三十二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是漆黑一团,还是光明是主要的?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些错误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还是别人也有点份?这个决议稿中多处提到我们党中央要承担责任,别的同志要承担点责任,恐怕这比较合乎实际。第四,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
对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始终从政治高度来看待,他强调指出:“关于毛泽东同志功过的评价和毛泽东思想,写不写、怎么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是我们从决议起草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反复强调的。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实践证明,邓小平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确实高瞻远瞩,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一直以来,敌对势力总是企图从否定我们党的历史、否定我们党的领袖打开缺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这方面留下十分严重教训。1991年4月,江泽民在全国党建理论讨论会上深刻指出:“现在回过头来看,再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的变化,更加证明邓小平同志为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错误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十一届六中全会前,在关于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多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如果当时动摇一下,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江泽民这番重要论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特殊背景下所作的深刻总结,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始终坚持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尤其是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