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在实践中推动统一战线理论不断深化、细化,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统一战线、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怎样建设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揭示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
从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无产阶级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庄严号召,到列宁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再到毛泽东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民众的大联合”的号召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旗帜鲜明地阐述了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就是团结、联合。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强调,“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1.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体现在其范围与对象的扩大。2015年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将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由原来的15个方面调整为12个方面,但新增的“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展现了囊括范围的增多,扩大了党外人士的范围;其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单独列出,体现出党对这一群体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2018年3月,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是党第一次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这不仅是对统一战线对象的重要拓展,也使统一战线的内涵更加广泛。新时代统一战线朝着工作范围更宽、工作对象更广泛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真正地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根本保障。统一战线是不同政治力量的联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指出要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统一战线抵御渗透、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充分体现,也是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强力支撑。
总而言之,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到了统一战线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以大团结大联合完成历史使命。
二、明确了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习近平强调,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并不是要消弭差异性,“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
1.增进一致性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爱国统一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统一战线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圆心”,让统一战线成员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础和政治目标,遵守共同的政治原则,广泛凝聚共识。只有把圆心固守住,包容多样性的半径才能越长,画出的同心圆才能越大,才能解决人心和力量的问题。
2.包容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为了弱化社会阶级、社会团体以及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强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江泽民将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都是为了强化统一战线成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对此,习近平进一步强调,针对“多样性”的问题,要提倡“包容性”。包容性旨在和谐发展而非千篇一律,是不同事物、不同意见之间的差异化融合发展。包容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巩固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发展、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此为党和政府的决策优化提供科学保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承认和尊重各民族的多样性,对少数民族充分尊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进步;要实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港澳台与祖国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等等。统一战线力量的强弱、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包容”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统一战线涵盖的多样性越强、团结的范围越广,凝聚的力量就越大。
习近平针对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更是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三、实现了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国际统一战线是统一战线在国际社会上的延伸,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中起着重要的法宝作用。习近平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出发,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与理论,将统一战线思维融入外交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国际统一战线的新理论。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针对国际形势提出了著名的“东西南北”理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他非常重视第三世界在和平与发展问题上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促进共同发展。进入新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认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面对当前世界的复杂形势和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国别、党派、制度、信仰等的差异,致力于建立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普遍期望,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是每个民族和国家共同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彰显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2.坚持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深刻理解习近平提出的关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系列重要论述,首先必须把握合作共赢这一核心理念。合作共赢是指每个国家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互帮互助、相互合作,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以此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每个国家都应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此,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让许多国家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及改善全球治理等方面贡献出了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现了大国担当。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