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并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其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与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X书记调研X讲话指示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联系起来,从中感悟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奋力打造X省副中心城市,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X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学思践悟,把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内涵要义
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准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重要说明、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决议》精神上来。
(一)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更加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四个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更宏阔的视角来看,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共产党人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守理想信念,坚持实干兴邦,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二)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领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决议》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概括,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决议》还从十三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性总结,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次全会,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众望所归、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我们要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中,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始终如一地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更加自觉做好继承发扬。《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经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既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深刻总结,更是“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将其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四)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加自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次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展望国家和民族发展美好前景,向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发出了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号召。同时提醒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现在,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确保继续考出好成绩,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X应有贡献!
二、奋勇争先,增强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责任感使命感
2021年,是X发展历程中极为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一年。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亲临X视察,为现代化X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10月底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X建设副中心城市”;省党代会结束后的第三天,省委书记X同志又专门到X调研,为X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指方向、交任务、提要求,X迎来了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展机遇。当下的X,多重利好叠加,天时地利人和,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建成名副其实的X省副中心城市,已成为千万X人民的共同期盼!
(一)从历史的维度分析,这是X重塑辉煌的重大机遇。X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X是全国八大都会之一;秦统一六国后,迁不轨之民于X,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于此,促进了X经济的发展;西汉时期“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X,成就帝业;此后,从唐宋至明清,X一直都是商贾云集之地,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工商业兴旺发达,是全国经济重镇。新中国成立后,X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X前两位;2006年,X的经济总量还在X、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中部六省”城市中排名第五位,超过同时期的南昌、合肥、太原等省会城市。但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便开始一路下滑,2014年跌出了中部前十,成为过去15年中部地区最失意的城市之一。从辉煌到失意,从“先进”到“落后”,X人必须正确看待历史,痛定思痛,抓住当下,主动作为,探寻破局之路、突破之路,重塑新的辉煌,否则错失的将是又一个15年!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X的发展高度重视,不断赋予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期望X能够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2011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X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X打造“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2012年8月,省政府出台《X市建设X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提出把X建设成为“X经济区的重要区域增长极、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2017年11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把X确定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2018年10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X定义为大城市;2020年12月,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支持X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今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又明确提出,“支持X建设副中心城市”。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拼上去、冲在前,努力把X打造成为豫西南的经济重镇!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在发展历程中,真正的大好机遇其实并不多见。而所谓机遇,就是各种有利条件相对集中地出现在同一时间段内。当下,对于X来讲,就是各种有利条件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抓住了这个机遇,发展就会迅速赶上去;抓不住机遇,就可能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次省委把X定位为省副中心城市,X必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后续必然还会带来一系列政策、项目、要素等方面的聚合效应,这对X来讲是重塑辉煌的大好机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现在,X跨越崛起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能不能建好副中心,关键看自身的努力,关键看X各级党员干部是否有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能否奋勇争先、强化担当,这是X在新一轮发展当中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
前进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党在过去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当中,也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走上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当时有很多共产党员对未来的前景并不看好,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作出了伟大判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军民把革命到底的信心决心,及时扭转了被动局面。同样的,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不能按部就班、慢条斯理,必须打破常规,使出全身的力量来推动X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必须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乘势前进,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信心、克难攻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敢想敢干、敢作敢为、敢为人先、勇往直前,奋力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努力向省委、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二)以全局的视野审视,这是X添彩X的使命担当。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X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产区,稳粮、增产、保供的任务丝毫不能放松;作为X省国土面积大市、常住人口大市、经济总量第三的发展中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提高千万X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总书记亲临X视察,为X的发展指路领航,让我们愈发深刻地感到,X有越来越多的大事要事与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家大局紧密相连。省委把X定位为“副中心城市”,就是要我们更好地担负在全局中的责任和使命。每位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心感悟总书记对X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盼,一定要深刻领会省委把X定位为“副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考量,充分认识到,这是省委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X、视察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政治担当,是实现“两个确保”目标、优化省域发展格局、完善X城市体系、加快X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对X发展的新期待,是新时代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
每一份嘱托,都饱含着浓浓深情;每一个指示,都寄托着殷殷期许。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全国全省高度关注,全市人民热切期盼,干得好、干出一流,X就能够为全国全省大局争光添彩,就能真正提升形象、赢得地位;干不好、干不成,就会辜负党中央、省委的殷切期待,我们也无颜面对千万X父老乡亲!全市上下一定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拼搏进取,大跨步地提升自身经济硬实力、科技创新力、环境软实力、辐射带动力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把X打造成为支撑X发展新的增长极,用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显著成效,检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
(三)用战略的眼光展望,这开启了X跨越崛起的崭新篇章。省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城市。X跻身X省副中心城市行列,从“区域”到“省域”,一字之差、意味深长,标志着X的发展站上了崭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用好机遇、发挥优势、奋发作为,努力变“盆地”为“高地”,让世人刮目相看!
要统筹考虑国家战略、区域竞争和自身发展,在全国城市群发展、X城市群建设的大格局中找定位、谋未来,用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生态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国家工程、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努力把X打造成为X城市群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对接长江经济带尤其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联系京津地区的重要桥梁,进而成为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以“绿色崛起、美丽富民”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三大支撑”,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产业强市、创新创业等“十大行动”,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加快高水平建设X省副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富强活力X、低成本创业X、法治诚信X、高效清正X、幸福美丽X,把X打造成为产业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旅强市、生态强市。要按照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十四五”的要求,分“两步走”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到2025年,实现“6333”的目标,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经济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地级市50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力争达到1.5万亿元,中心城区人口突破500万人,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省副中心城市!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既定的美好蓝图,提振精气神,跑出加速度,一步一个脚印在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争先出彩!
三、抓住关键,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
省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聚焦重点、拼搏实干,迅速形成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冲击力突破力震撼力。
(一)做大做强产业。能不能做强产业,是X能否成为省副中心城市的关键。要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行动,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发展产业一定要有规划、有目标,不能“挖到篮里就是菜”,搞“杂货店”。县域经济也好,城区经济也好,特别是县域经济,凡是搞“杂货店”的,都没有发展好的;凡是搞“专营店”的,发展得都很好。各县市区要聚焦聚焦再聚焦,依托自身优势,科学分析研判,尽快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要抓紧编制主导产业规划,待产业规划确定后,就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要发挥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的作用,延链补链强链,按照“专营店”模式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二是外引内育做强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既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更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新产业,不是说传统产业就不要了,而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在此基础上,抓住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战新产业发展不上去,必将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于人,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近几年,绍兴推动纺织业的“染缸”、酱货产业的“酱缸”、传统黄酒的“酒缸”“老三缸”,向纺织印染的“布片”、集成电路的“芯片”、生物制药的“药片”“新三片”华丽转身,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千分之六的生产总值。与X经济体量相当的芜湖,大力发展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为代表的十大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的41%,支撑芜湖成为安徽省发展后劲最强的城市。X战新产业起步晚、基础差、体量小,在做强存量的同时,一定要用好招商引资这个“有力武器”,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真重视、真上心、真上手,加大力度,加强力量,加快突破,推动招商引资加快形成声势、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三是积极培育龙头型、链主型、巨人型企业。这样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明显、引领带动作用强,能够加速产业链集群集聚发展。无锡依托华晶电子、海力士等龙头企业,集聚了200多家半导体企业,形成了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半导体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二。当前,市里围绕确定的20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逐一明确了产业链链长、“链主型”企业、服务单位和联络人。要切实发挥好产业链链长责任,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抓具体、具体抓,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引资、强化服务、推动创新,尤其要重点扶持“链主型”加速膨胀规模,拉长拉宽拉粗产业链条,真正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各个产业链要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认真研究重组并购等工作,走好振兴发展之路。
四是打造全国一流环境。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作保障。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首批试点城市选择了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X要注意对标,积极学习制度创新成果。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保五争三抢第一”的目标,按照“快、便、高、清、好、正、低”的要求,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真正做到企业围墙内的事企业主办、政府帮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全办,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优势、最亮名片!
(二)提升城市能级。现代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城市经济。要强力实施“双高”行动,按照“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原则,高昂中心城区“龙头”,以中心城区快“起高峰”,带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一是拓展城市空间。我们提出,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区要达到“双300”的目标,到2035年建成区面积要达到500平方公里。要强化市本级“责任田”意识,有序拉大城市框架,抢抓这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机遇,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优化区域布局,做大市本级“基本盘”。要坚决避免搞运动式扩张、盲目“摊大饼”,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统筹考虑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实现产城互动、组团发展、多中心联动,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
二是做强城市经济。纵览世界城市发展轨迹,产业都是城市价值跃升的核心引擎。从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杭州,到大数据之城的贵阳,再到被螺蛳粉带红的柳州,都是靠产业腾飞带动城市裂变发展的。我们要立足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提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上,高新区、光电产业园、新能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官庄工区等要聚焦提质增效,选准主导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并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同时,加快规划建设200~30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上,生产性服务业要实现从无到有、快速膨胀,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数据信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尤其要大力引进各类会计事务所、基金公司、投资类公司等,加快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发区。生活性服务业重点要实现从有到优、提质升级,聚焦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激发内需潜力,让X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消费服务!
三是完善城市功能。重点部位要迅速突破。白河一河两岸是X的城市会客厅、生态经济带,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推进实施,都必须高速高标高效。中央商务区、X迎宾馆、名人馆等重点项目要不等不靠,先行突破。“四改一治”要强力推进。当前,各区都已经拿出了实际行动,宛城区在中心医院以西片区改造时,破釜沉舟、自断后路,延期交房每天为每户支付一万元违约金的承诺,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短短十几天时间实现230户全部签约;卧龙区黄龙庙社区拆迁一天一个样,解决了长达20年之久的历史遗留难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吃透政策、摸清下情,积极稳妥做好群众工作,确保不留任何后患和遗憾;要强化资本运作,破解融资难题。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始终。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当前,我们在城市功能上还有很多缺项,比如,缺乏大型主题游乐设施、高品质商业综合体等,造成消费外流;再如,城市智慧化建设滞后,交通堵、停车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又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要对标先进城市,加快补上短板,着力提高群众生活的便利感、舒适度。
四是科学合理运营。10月份,市里组织党政考察团赴苏浙皖“三省五市”和登封市进行考察学习,学到了很多先进地区融资发展的成功经验。比如,登封市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渠道、多元化融资的发展路子,创造出高品质推进城市更新提质的典范。实施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提质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如何融到钱、干成事、合规定、运营好、无风险,是确保这一计划落地见效的关键点和难点,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城市更新提质就很难推进下去。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破敢立、勇往直前,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好用活现代金融手段,让各类资本源源不断流入X。要勇于担当作为,只为干事找路径、不为不干来推脱,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主动去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过硬本领。
五是坚持以城带乡。乡村是现代化X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大潜力所在。在做大做强城市的同时,也要树立“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的系统观念,抓住“人、地、钱”关键环节,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强化科技创新。这次外出学习考察,我们最大的感触是,未来已来,但不创新就没有未来。从无锡物联网集群跻身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列的奔跑速度,到绍兴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飞猛进,再到20年间经济总量翻了近30倍、成为全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合肥,无一不是依靠科技创新。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紧抓第一动力、汇聚第一资源,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一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企业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我们不要一提到创新就感到力不能及,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市像牧原集团、中光学集团等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要加大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在发达地区搭建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科创飞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企业做优做强。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收集我市企业技术需求,加强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的联系对接,常态化组织开展成果发布会,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要出台相关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收入更多地奖励给研发团队,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三是打造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创新活动赖以存续的“阳光”“空气”“水分”。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就能实现撒下一颗种子、长出一片森林的裂变效应。近年来,合肥围绕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在制度改革、人才引育、开放合作等方面做文章,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形成了点上突破、快速成链、生态成群的良性发展格局。我们要认真对标学习,健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动更多创新创业要素聚合裂变。
四是汇聚创新人才。人才也是X发展的一个短板。市人才部门要围绕如何把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在引进人才、人才待遇、人才服务、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力度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制定和实施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X有“院士之乡”的美誉,有300多万名在外创业就业人员,要用好院士资源,发挥好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作用,招引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多作贡献。
(四)做强基础支撑。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要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短板一直是制约X发展的突出瓶颈。近年来,经过持续努力,虽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必须尽快补齐交通短板,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外联”,就是要统筹推进“空水铁公”四位一体发展,对机场迁建升级、唐白河航运工程、南信合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持续做好对接、谋划、争取,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使用。“内畅”就是以提升中心城区通行效率为目标,加快构建“轨道+高架+隧道+快速路+外环路”的立体交通网络。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要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既要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项重点任务,做好系统谋划;也要抓住信息网络、数据设施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布局建设,不能总是见事迟、行动慢、被动跟跑。
(五)突出绿色发展。X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作为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高度敏感区,任何地方出现任何生态问题,外界都会高度关注。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域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要坚决扛稳“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水源地保护是长远的、持久的、持续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做好永续保护。这些年,我们探索形成了保水质护运行的好机制好做法,关键是要常态长效抓好落实,持续加大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跨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机制,探索推广智慧化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坚决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
二要标本兼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铁腕治污,完善网格化精细治污机制,抓紧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三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X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起步阶段和结构调整的攻坚期,实现目标任务艰巨。要把节能降碳增效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不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时动情地说,“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深刻感悟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造福X人民。
一是抓好重点民生实事。围绕全生命周期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一老”,重点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在全省要树典型、在全国要争一流。“一小”,关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中小学午餐午托和课后延时服务,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培优创新、高等教育特色高质。“一青壮”,核心是落实好就业政策,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X”建设,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推进共同富裕。
二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底线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机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对象,健全快速发现和及时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要用心用情做好城镇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把社会保障网织得更密。
三是提升治理能力。省副中心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还是治理问题。X作为人口大市、地域大市、信访大市、涉军大市、宗教大市和全国反恐维稳重点地区,特殊的市情决定我们面临的风险更大、挑战更多,必须把市域社会治理贯穿省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全过程。这些年,X探索了不少好的经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涉疆服务管理等,都享誉全国。要持续加强探索创亮点,努力打造更多市域社会治理的“X经验”。在安全稳定这件事上,一定要树牢底线意识,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安全帽与乌纱帽的关系,只有戴牢安全帽,才能戴稳乌纱帽。二是处理好一阵子和一辈子的关系,宁肯难受一阵子,不能难过一辈子。三是处理好骂声和哭声的关系,宁要骂声,不要哭声。四是处理好有钱买棺材、没钱治病的关系,该投入的人财物一定要投到位,不要等到想投了,却没有机会了。五是处理好良心不坏、记性不好的关系,从心底上讲,每个人都不希望出事;但从行动上看,很多干部记性并不好,好了伤疤忘了疼,别人的教训没有记在心上。我们一定要用别人的教训来警醒自己,用过去的教训来警醒现在!
四、党建引领,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面对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让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干起来、党风正起来、发展强起来、群众富起来、社会和谐起来,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奋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赶考路”!
(一)以政治建设强忠诚。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讲政治贵在绝对忠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只有绝对忠诚,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不忠诚,关键在核心。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不忠诚,关键在党心。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听党话、跟党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X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忠诚不忠诚,关键在民心。要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作为评判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守好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忠诚不忠诚,关键在内心。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不做“两面人”,始终如一、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二)以观念作风能力开新局。发展的差距是有形的,但差距的根源是无形的。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最大的短板是能力作风的短板。要深入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促进X发展大跨越。前提是要解放思想转观念。苏浙皖“三省五市”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只有积极“向前看”、善于运用新思维寻找新办法,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突破发展。要尽快启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破敢立、敢为人先,依法依规、打破常规,坚决不能“穿着棉袄学游泳”。核心是要持之以恒抓落实。抓而不紧,不如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现在的领导干部和过去不一样,既不需要面对刺刀和枪炮,也不需要靠草根和树皮充饥,需要的就是务实重干、狠抓落实,完成好上级安排部署的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当前,很多同志在抓落实上,要么定力不足,要么能力不足,导致工作成效不好。比如,市里反复强调要抓产业、抓项目,坦率地讲,这些都并非一时之功,但如果“前人不栽树、后人怎乘凉”?我们干工作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胸怀,一定要有那么一股子拼劲、疯劲、傻劲。拼劲,就是要不畏困难、攻坚克难;疯劲,就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傻劲,就是不计较眼前得失,不计较个人名利。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最大的制约还是干部的思想观念作风问题。一些干部就像过去农村家庭煤炉旁边瓮罐里面的水,不冷不热,没有激情,缺乏拼劲、疯劲、傻劲。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说大一点,干工作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说小一点,干工作是为了自己,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再退一步讲,如果拿着纳税人发的工资不干事,如何对得起这份工资,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拼不搏,人生白活;不苦不累,人生没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的工作时间也就30多年,如果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不去拼搏、不去创造业绩,人生就留不下有意义的东西,那就是白活了。关键是要提升能力创一流。不仅要有干事的“铁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要深入开展“查堵点、破难题、提效能、促发展”活动。“查堵点”,就是要查企业和老百姓到政府办事的堵点,查推动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堵点,查清楚堵点在哪个局、哪个科、哪个人身上。“破难题”,就是要疏通堵点、解决堵点。“提效能、促发展”,就是要动员全市各级干部真正解放思想,以X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为己任,以打造省副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入一线、沉下身心,破难解困、助推发展,增强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当前,能否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是对观念作风能力的直接检验。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全力冲刺2021年争一流,积极谋划2022年“开门红”,以实绩检验,用效果说话,以结果论英雄!
(三)以良好政治生态促发展。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在座各位作为X干部中的“关键少数”,是X政治生态的营造者,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当好良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要树好用人导向。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谁讲政治支持谁、谁敢担当支持谁、谁讲团结支持谁、谁创第一支持谁、谁能干成事支持谁”的鲜明导向,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要搞好班子团结。团结是一门大学问,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力量不在于人多,而在于心齐。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咬定目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把团结的工作做好,切实发挥班子和队伍的整体力量。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X发展大局为重、以X千万人民利益为重,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协作、生活上相互关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既要共事更要共心,既要共语更要共行,既要共识更要共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敢于承认错误,善于发扬民主。特别是一把手,坚决不能搞“一言堂”。要勇于容错纠错。坚持严管厚爱相统一,鼓励大胆探索者,宽容改革失误者,鞭策改革滞后者,带动形成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严格兑现奖惩,对那些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大力表彰奖励、选拔使用,对那些不担当、不尽责、工作落后的干部,严肃问责追责,让“想躺平”的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干部没出路!
(四)以严守廉洁底线树形象。廉洁就相当于是个“1”,后面是一串“0”,廉洁这个“1”没有了,后面再多的“0”还是等于“0”。每位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岗位,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思想上的“纯粹人”、政治上的“明白人”、行为上的“老实人”、作风上的“正派人”,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要筑牢思想堤坝。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自我修炼是一辈子的事,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让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占据思想阵地、主导思维方式。要从严律己用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要管好用好手中权力,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守牢道德防线、党性底线、法纪红线,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共产党人。要自觉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习惯于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人生没有四季如春,努力了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不努力,听到的永远是别人的好消息!我们要当X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坚决不能当观众、看客、旁观者、局外人!
不是因为有希望了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不是因为有机会了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了才有机会;人生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建设省副中心城市,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一定要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实干兴市。
站在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拼搏进取,埋头苦干、勇往直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奋力打造X省副中心城市,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X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X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