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党员,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姿态、拿什么样的成绩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是我们在座每名党员干部必须思考的内容。在我看来,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全县乡村振兴事业中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全县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追忆革命先烈 不忘初心使命”为主题,为大家上次党课,和大家一起深刻领会并始终铭记我们党追寻信仰和真理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从中汲取丰厚滋养和智慧力量,把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优良传统发扬下去,把他们开创并为之奋斗的党的事业接力进行下去。下面,首先让我们看一个视频短片。
(点击视频播放短片······)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93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夏明翰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行刑前,他挥笔写下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农讲所的历史陈列展厅中,有一顶蚊帐也常常引起人们好奇的目光。这顶蚊帐已经泛黄破旧,看上去很不起眼。这顶普通的蚊帐,为什么会像宝贝一样被珍藏至今呢?因为,这是夏明翰烈士仅有的一件遗物。下面,让我们随着几件珍贵文物讲述的动人故事,感受夏明翰烈士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短暂而光辉的铁血人生。
大宅院走出进步青年
夏明翰是湖南省衡阳县人,1900年农历八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他的故居位于湖南衡阳,是一座有着40多间房屋的大宅院。夏明翰的父母思想开明,早年曾支持维新,是辛亥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之一。
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夏明翰姐弟回到湖南。夏明翰不喜欢祖父的四书五经,渴望接受新式教育。1917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夏明翰不顾祖父的反对,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阅读进步书籍,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1年秋,21岁的夏明翰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满腔热情投身工人运动,领导人力车工人罢工。1926年秋,夏明翰和郑家钧在家乡湖南一间简陋的民房里举行了婚礼。现在陈列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农讲所的这顶蚊帐,正是岳母亲手用细细的麻线精心编织而成,送给小夫妻俩作结婚礼物。
1927年在武昌都府堤居住时,蚊帐带到了武汉,夏明翰牺牲后,蚊帐虽然破了,因为是他俩的结婚纪念品,所以郑家钧一直精心保存着这顶蚊帐。直到1967年,郑家钧将这件历史的见证物捐献给武汉革命博物馆。
半截铅笔写下三封诀别信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极其险恶,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做好党的工作,夏明翰夫妇不得不经常变动住宿地点。在同年的七八月间,他们先后搬迁住房十几处。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得知党内出了叛徒,赶紧回到住处烧毁机密文件。怎料,就在准备转移时,叛徒带着几个特务闯了进来,将他逮捕,关进了国民党监狱。
在狱中,敌人对夏明翰施以酷刑,劝他投降,被他严词拒绝。面对拷打,他怒斥敌人。在得知自己生命就要结束时,他忍着剧痛用敌人扔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大姐、妻子写下诀别信。
夏明翰在母亲的鼓励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担心自己牺牲后母亲因失子之痛而伤心,他恳请母亲不要哭泣,要看到前途和光明。他在信中写道:“你用慈母般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亲爱的妈妈,不要难过,不要悲伤,别用泪水送儿离开人间,儿子不想看到妈妈两鬓白发,但我相信你会看到我们高举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的大姐夏明玮对党的革命事业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地下工作时,就住在大姐家里。他忘不了大姐对自己的诸多照顾、对革命事业无私的支持和付出。在给大姐的信中,夏明翰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在信中回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携手走过的革命岁月,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当时还不到6个月。写完信, 他抑制不住对妻子、女儿的强烈思念,用嘴唇和着鲜血,在信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带血的吻印。三封诀别信写完后,血肉模糊的夏明翰受到了敌人更为残酷的拷打,他们把竹签插进夏明翰的手指,把铁丝穿进夏明翰的鼻梁,却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特务们只好向上级汇报,得到的批复是:就地枪决!
1928年3月20日,28岁的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临刑前他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诗如其人,一字千金。字字是血,笔笔是心!这首诗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崇高信念!夏明翰不愧为“党员的模范”“人民的模范”。2009年,夏明翰被评选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一门四烈士,总有后来人。
夏明翰入党后,经常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弟妹投身革命。他曾派七弟夏明霹到衡阳,五弟夏明震到郴州,四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武装起义。夏明翰就义的第二天,他的五弟夏明震在郴州事变中英勇牺牲,当时才22岁。此前一个月,他的七弟夏明霹为组织衡阳暴动,在秘密制造武器时不幸被捕,就义时不到20岁。他的四妹夏明衡组织过湘南妇女运动,在夏明翰牺牲后三个月,她遭到反革命武装的搜捕,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
90多年过去了,夏明翰的英勇就义诗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成功前仆后继,这首诗更是夏明翰大无畏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用他虽然短暂却并不平凡的一生,为我们树立起一座伟大丰碑。在衡阳夏明翰故居的陈列室,有一封他女儿夏芸2005年从江西寄来的书信复印件。这位烈士后人在信中写道:“在和平年代,要当好‘后来人’,只有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工作……永远保持光荣传统,爱国爱民,廉洁奉公……”
同志们,夏明翰烈士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一名党员“是什么、干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的重大主题,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00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勤奋工作,坚持把组织需要、人民期待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