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反腐败教育整顿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人性与党性”这个主题跟大家作一交流,也算是一次纪律党课,希望能引起同志们的一些思考和启发。
第一个问题:从哪来
主要回答这个命题的由来,探求人性和党性之间的关联。人性是一个穿越时空、横贯东西的古老话题,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三字经》开言,到人性善恶的流派划分,再到西方的人性遗传决定论或本能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都对人性有一个深刻的探讨。
那么何为人性?顾名思义,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也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这里用的是人性的狭义概念。当然人性还有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人的精神性,还包括人的动物性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心理属性。
那么何谓党性呢?所谓党性,就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不同的政党、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指南、宗旨和纲领,因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所以,党性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人性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从表面上看人性和党性两个概念不在一个范畴和层级,我们今天放在一起讲,其中如何发生联系呢? 我觉得有2个基点,第一个是理论基点,也就是从哲学层面出发,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正是这个判断,为把人性和党性联结到一起,提供了立论依据。第二个是实践基点,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人性和党性是有交织和内在联系的,举两个例子。
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里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插队时要求上进,先后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这充分体现了对党的热爱和向往,对此我深以为然,但又觉得还有更为崇高伟大的品质,那就是他始终坚守着对父亲的尊重与信任(父亲习仲勋原任国务院副总理,遭迫害,被专案组关押,对其入党是有一定影响的)。文革后的“伤痕文学”,记叙的大多都是夫妻反目、亲人成仇、朋友背信的故事。我们常讲,人生的高度,不在于高山之巅表现出的张力,而在于身处峡谷之底的反弹力!一个人面临逆境不沉沦,能够积极保持上进,这固然是值得称赞的。但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身处逆境之中不泯灭亲情、不丧失人伦,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人性)。正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家!我们翻开史书,为求上进、不择手段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信手拈来,例如: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在鲁国做官,娶了一位齐国女子,有一年,齐国大举进兵鲁国,鲁国人想用吴起做将军,但因其妻是齐国人,有人进言表示担忧,吴起二话不说把妻子杀了,当上了鲁国将军);齐恒公与三小弄权的故事,“三小”就是易牙(烹饪业的祖师爷,杀子以飨君)、开方(卫国的长公子,背亲以侍君,母亡不归)、竖刁(一个阉竖、自宫以亲君)。管仲讲:天下之爱,莫过于子、莫过于身、莫过于亲,但这三者,他都能伤害,还有什么不能伤害的!所以,不合常理、不合人情、不合人性的,一定不合大道,一定会埋下祸根。
从事纪检工作的感受。纪检工作是干“坏事”的,当然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好事,但与“坏事”相连。它的基本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①监督是预防干坏事;②执纪是用党纪法规检验审视你所做的是不是坏事,是不是触碰了红线、高压线;③问责是惩罚做坏事的行为,做了坏事,你就要买单。处理人不是纪检工作的本意,但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处理,这是职责所系,套用一句俗话,那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调查、如何处理、如何量纪,追责到哪一级,问责到哪些人,这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一位老领导讲,当好纪委书记做到“三个一”就行了: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视同仁。实践中,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一个同志犯了错误,如果纪委只是简单对照条令条例、党纪条规定性问责,不复杂,复杂的是还要考虑这个处理对你个人今后发展有什么影响,对单位建设有什么影响,对身边同志有什么影响,是一个综合衡量的过程,要取得一个最大公约数,这里面牵扯的对上对上的各种协调沟通、权衡把握,说实话是非常煎熬的,但还是有个别受处理的同志不理解!难啊,就像《红楼梦》的开场白一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很多难处也不足为外人所道。
讲完这两个例子,再回到人性和党性的关系上来,我觉得是不是能够推导出这样两个结论:
第一,讲党性一定不能不重人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富兰克林有一句话:“说服一个人不要诉诸于道德,要诉诸于利益”,邓小平同志也曾讲:“只讲精神不讲物质,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党性,是追求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促进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但如果偏离了人性,党性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厚实的土壤与根基!
第二,升华人性需要依赖党性牵引!李宗盛有一首《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但如果我们只讲利益、不讲道义,只讲关系、不讲能力,只讲人性、不讲党性,人性中的动物性就会泛滥,就会彻底泯灭掉人的精神性。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想要你毁灭,必先让你疯狂。没有了党性作支撑,人性也不可能得到最充分意义上的自由。
综上所述,人性与党性既有差异性,又有关联性,甚至在特定条件下还有统一性,我个人认为,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对信仰信念的趋同,就是人性与党性的高度统一。所以,这两者之间不是不可调合的。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
如何看,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如何看当前反腐败的斗争形势如何看越往后越严的高压态势。这个问题平时教育时已经讲得比较多了,这里就简要地再重温一下,总结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有一句话经常提: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正风反腐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关于反腐,过去一直有一种论调“不反腐亡国、反腐亡党”,一半对一半错。
①“亡国论”,也就是不反腐就亡国。腐败问题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可以说直接侵蚀着我们党赖以执政的民意基础。西方政治学有一个概念,叫“塔西佗陷阱”,实质要义就是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的时候,无论发表什么言论、做什么事情,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换句话说,如果一旦失去信任,怎么做都是错! 不反腐,国将不国呀!
②“亡党论”,也就是反腐就亡党。过去十几年,党内的腐败分子成几何量级增长,有人统计讨,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国法处理的人数,超过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牺牲的人数。有一种论调认为,反腐败就要处理党员干部,就影响党的光辉形象,就伤及党的执政根基,这种说法把党和国家、人民放到对立面上了,是极端错误的。
就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以登高望远的卓识、铁肩担当的气魄和铁腕惩腐的果敢,打响了反腐倡廉的攻坚战,并以斐然的反腐成绩,以及人民的衷心拥护,有力回击和粉碎了这些错误论调。事实证明,越反腐我们党越有生机和活力越反腐我们党越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越反腐越能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反腐,既不会亡党,更不会亡国,只会让中国这艘巨轮披荆斩棘、加速前行。但在当前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关键时候,我们要更加警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所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们决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因为反弹“回潮”,危害更大,它比一开始就不抓还要致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水远在路上”,明确提出“三个不能”的要求,“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这些都传递出越往后越严紧的信号,摆出了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架式。
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纪律要求越来越紧。对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划分2个阶段去把握:第一,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徙木立信”,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全党上下开始纠“四风”、正作风,从查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惩治“餐桌上的腐败”到狠刹“舌尖上的浪费”,等等,可以说是既抓大又抓小,既管上又管下,既管内又管外,有效的刹住了歪风邪气,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第二,2017年党的十九大。以此为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新挑战,新时代新要求,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纪检监察工作从体系上加以构建与推进的特点愈加明显。
(二)监管问责越来越严。党员干部出了问题就要问责,这是党章明确的基本准则。随着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推进,较之以往,问责涉及的人员更广、处理的速度更快、定性的程度也更重,有的问题处理是一条线,有的线索查处是一大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监管对象上,坚持全方位出击。那就是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既实施“猎狐”行动又开展“扫黑除恶”,形成了强大的震撼效应。有人总结了五个“不因”的特点:①不因身份、数量而例外,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等人的重大腐败案件,颠覆了“刑不上常委”“法不责众”等旧有观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党内没有什么铁帽子王和免死金牌。②不因行业、领域而止步,就是把管人的、管权的、管物的等重点要害岗位作为监督重点突出出来;③不因敏感时间、特殊节点而放松,元旦、春节照样打老虎,节奏频率一点没放慢;④不因小官小贪污而轻纵,对一些小官巨贪、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惩不贷,像现在开展的“惩黑除恶”活动;⑤不因地域、空间而区别,针对外逃人员实施“猎狐”“天网”行动,其中“百名红通人员”已有多人到案。第二,在执纪范围上,坚持全领域覆盖。不仅仅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的问题,还涉及生活纪律、廉政纪律的问题,涵盖了大家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在纪律处理上,坚持同案不同责。也就是同样性质的问题,发生在不同时期,处理结果是不同的。十八大前是一个尺度,十九大后又是一个尺度,这两年上级发的案件通报中,专门把十九大后违纪情况拿出来,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十九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要罪加一等、从重处罚。
(三)反腐成效越来越好。主要表现在:第一,党的优良传统逐步回归。仅以民主生活会为例,关于领导的表扬性的批评意见听不到了。第二,权力运行日趋规范。过去一些乌七八糟的烂事比过去少多了,领导靠工资生活已经成为习惯,用权也不再任性,无论是决策还是签字都比过去谨慎多了。第三,政治生态持续好转。这大家身在其中,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如干部任用明显公正,同志之间的关系明显清爽,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不再多说。
(四)制度笼子越编越密。其实质就是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突出表现在:第一,监察体制改革全方位实施。成立监察委员会,可以说是我国纪检监察体制领域改革的一个重大创新,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实现了监督领域和公职人员全覆盖,强化了监督合力。第二,纪检监察手段立体化施行。①实行巡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让巡视工作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政治巡视、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②实行巡察(监督检查),这是强化党内监督向基层延仲的制度安排,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举措,通过巡察工作,一级一级传导压力;③基层单位开展风气监察联系点,这是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手段,把正风反腐的工作直插基层,让压力压势直接传导,不断净化基层风气,带动基层风气持续向上向好,这些手段方法的实施,可以说覆盖了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第三,法规制度改革加速度推进。法规制度密集出台,各级制定颁发了多项制度,后续还将陆续出台,数量明显多于以往,彰显了“越往后越严”的威慑作用。
第三个问题: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需要从个体、领导和制度三个维度共同发力。个体维度重在解决内在动力,领导维度重在解决组织权责,制度维度重在解决外部制约,从而形成内外一体、标本兼治的系统效应。
(一)个体维度——平安就是报答
老百姓讲,平安是福。对每一个人说,如果一生平平安安,不出问题,不让父母操心,不让亲人蒙羞,不让自己悔恨,那就是最大的福气和幸运,也是对亲朋好友和自己最好的回报。对此,需重点在“三尚”下功夫:
1.尚德,不负亲人期望。
李清照有一首诗:“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年的西楚霸王为什么宁愿自刎也不肯过江东?就是因为一没有退路,二无地自容,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生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有人说他是脸皮不厚心不黑,但事实上,人们都有一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情感追求。当年项羽攻占咸阳,有人劝他在关中称王,他说:“富贵不还故乡,犹如锦衣夜行”。回与不回的对比,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揭示。毛泽东16岁离家求学时,也写过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追求成就一番事业也是人们对亲情的一种回报和情感慰藉。亲情尤其是父母之爱,是超越一切的纯粹而又伟大的情感。有一个鳏夫,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结果儿子不孝,一日,老人隔窗看见儿子抱着孙子,他就念了一首《抱儿歌》:隔窗看见儿抱儿,想起当年我抱儿。我抱儿来儿饿我,他年他儿饿我儿。就在这样一种境况下,他想到的依然是子女所以,我们讲平安就是报答,首先就是要报答父母与亲人,一定要算好人生“七笔帐”即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和健康账,不要在诱惑面前失足,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让父母亲人蒙羞失望。
2.尚义,不负组织培养。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训,邓小平同志曾讲过:“我们获得的成绩绝不能看作是一个人的,而是多数同志努力的结果,我们绝不能有贪天之功,将上级的正确领导,其他同志、其他各方面的努力,统统算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可以回顾自己成长进步的过程,不难发现其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支持。所以,要有知恩图报的情怀,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组织的教诲之恩、栽培之恩,不能忘了同志们的相助之情,切实做到“顺境中学会感恩,逆境中心存喜乐”。
3.尚志,不负寒窗苦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源动力。对于许多人来讲,十年寒窗,一个重要动因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经过奋斗,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要学会珍惜。这都时刻警示我们一定不能在政治上犯“幼稚病”,不能踩红线越底线触碰高压线,不能以身试法、以身试纪,这直接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和政治前途。
(二)领导维度—―严管就是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一定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履行好党委的主体责任,承担好纪委的监督责任,压紧压实主管责任,最大限度帮助同志们健康成长。具体讲,要把握三条:
1.要有感召
资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法理基础,这主要通过组织任命,也称为权力因素。另一个是群众基础,就是内心要认可,这就要靠个人威望,也称为非权力因素。事实上,从管理的效能看,非权力因素发挥的作用要远远高于权力因素。所以,作为领导,在做好“三尚”的基础上,还要有高于群众、优于群众的觉悟和境界,比普遍群众做得更好。
第一,要自律。就是要心存敬畏、自省内敛、慎独慎微。俗话说,律己不过关,律人就不过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丢掉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一段污点。有一个段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不妨洗洗脚;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全身都湿透,哪能不失身。量变导致质变,所以一定要始终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清醒,强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常怀“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省,牢牢守住初始关。
第二,要求真。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当“两面人”。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保持一段时期言行一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个真理,即使自己完全信服,也不一定能够说服别人,如果自己都半信半疑或心存犹疑,还想让人接受,那简直就是天方夜潭!所以,真实十分重要,你做的就是你说的,你说的就是你想的,你要求大家不做的你首先不做。做不到就不要说,否则说的越好,杀伤力越大。
第三,要吃亏。就是在荣誉面前谦让一些、在利益面前大度一点。俗话说:吃亏是福、人人都不,受利是害、人人都爱。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处。对领导来讲,不但要能吃苦,所谓不加班不成才;还要能吃重,所谓不负重不前行;更要能吃亏,所谓不吃亏不硬气。领导吃亏谦让,赢得的不仅是个人的声誉,更是干事创业的底气。《共产党宣言》中讲:“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套用一下,党员领导干部在利益面前失去的只是物质,获得的将是精神利剑。
2.要管好人
这个管,不仅是行政管理上的管,更重要的还是思想上的管,成长上的管,换句话说,也就是解决“育好人”的问题。所以,管人育人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管什么?
第一,管人的思想纯洁。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包括这么几项内容:①家国情怀。人总是要有一些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否则一旦面对名利诱惑,就极易陷入利己主义的漩涡,掉入利益至上的深渊。②辩证思维。哲学是分析研究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有了正确的思辩能力,遇到问题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加以分析研判,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而不会圈在自己的世界里油盐不进、思想偏执、钻牛角尖。一根筋的实质就是“胡同里赶猪”,缺少回旋余地,缺乏发散思维,是格局小、视野窄、见识短的代名词。③人文素养。这一点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讲得不多,其实我认为这是基础和支撑,比如待人接物时的谦逊得体,对外交往时的自律谨慎,包括处理男女关系时的自控有度。第一显示个人素养,第二反映家庭教养,第三展示了我们教育的成效。我们不能让大家有知识没文化,有学识没人品,只知讲道理不知讲道德。
第二,管人的政治进步。我们常讲,领导对部属政治上的关心才是最大的关心。在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成长进步的人生当口,不能正当其时地发现、培养、举荐人才,是领导工作的最大失职。
第三,管人的能力提升。工作岗位都是暂时的,但素质提升是无限的,在一个人漫长的人生旅程中,领导充其量只是大家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多年以后,如果感到曾经的相处,从领导那里学了一点东西、长了一点本事,那就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境界。
所以,当领导要教部属一些真本事,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不是巨人,但至少应该给部属提供更高的平台和舞台,教给他们更多的本领和知识,总比原地起步强。
3.要敢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为官避事平生耻”。我个人认为,领导就是办实事、解难题的,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任何一届领导,如果能够在有限的工作生涯中,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赢得大家的认可,那就是对领导工作的最大褒奖。所以,当领导一定不能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当好好先生,行好人主义。
第一,要敢于直面。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只有直面矛盾问题,才能发现真实、真相,才能搞清问题的状况才能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所以,一定要强化担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二,要敢于批评。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过去,有一位老领导常讲:加班是一种资格,批评是一种资格。加班往往是急难险重工作,时间要求很急,没有回旋的空间,如果能力不强,就不敢交给你;而批评你,说明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说明你还有提高的空间,说明领导没有对你失望。所以,作为领导,要抱着与人为善、启发心智的态度,对部属真诚批评帮助,这样批评也能批出真感情来;而作为部属,要有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批评说教。有人讲,对一些违法犯罪的人,常常出现“不是好干部、就是阶下囚”的现象。为此,才出台了“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治未病”,对错只在一念间,一言可以渡人,一言也可以废人;第二种形态是“治微恙”,消除“亚健康”;第三种形态是“治重疾”,把一只脚已踩在违法犯罪的干部拉回来;第四种形态是“治癌症”,毫不手软地“拔烂树”。
第三,要敢于较真。胡适讲过一个“差不多”先生,在他眼里,白糖和红糖差不多,陕西和山西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古训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个差不多积累起来,就是差太多。因此,作为领导,一定不能当泥瓦匠总是“和稀泥”,而要当铁匠“硬碰硬”,坚持原则,严守规矩,对一些不良习气、错误做法带头抵制,防止问题积重难返。
(三)组织维度——制度就是保障
据《明史杂俎》记载,一次朱元彰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乐,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乐,答案五花八门,朱元彰听后都不满意。这时有一个万钢的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乐”。朱元彰听后龙颜大悦。“守法度者最快乐”,这说明法规制度具有保障性,只要在法规制度的边界内活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
所谓组织,简而言之,就是按照一定规则联结起来的集合体。所以,从组织维度讲,制度就是保障,也就是要善于运用制度的规则来管人理事、处理问题。制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民主集中制,这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也是我们干事创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的核心要义,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根本的要求就是“四个服从”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贯彻落实好这一制度,主旨在于三个方面:
1.党委统一领导(这解决时空领域问题)。时就是时间,强调事物发展的顺序性、沿续性,也就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其核心要求体现在“原则+特殊”。所谓原则,就是一切重大问题都要党委集体研究讨论;所谓特殊,就是紧急情况可以由主要领导应急处置,但事后必须向党委报告。
空就是空间,强调事物的伸展性、广延性,也就是要坚持全面性,所有的事情都要由党委集体研究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领导一切。那么,这种全面性在基层如何体现?简而言之,就是人权、事权、物权和财权。
2.党委集体领导(这解决责任主体问题)。也就是到底谁来负责,其核心点在于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落实这一要求,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把握。第一个层面,对正副书记特别是书记队伍。主要把握好四条:
①不能个人专断。集体领导的目的就是要排除任何形式的个人专断,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搞“家长制”、搞个人说了算。在执行层面,强调的是行政身份,但到了党委会上,大家都是委员,人手一票,都是平等的,不能把行政职务带入党内生活。
②不能不重民主。历史上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长得一表人才,与齐国美男子城北徐公比美,问妻、妾、客人均奉承,自己感觉不如,向齐威王进谏,各国表示臣服),一个是召公谏厉王弭谤(春秋时期,西周召公,周厉王进谏,百姓有意见,周厉王派人进行监视,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3年后被流放)。对待民主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最后的不同结果。所以对于正副书记来讲,一定要重民主,而且这种民主一定是真实的民主,一定不能把民主作为一个过场,要认认真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即便是不同意见,也要先接受。过去讲要从善从流,现在强调要从谏如流。即使他的建议可能不合理,也还是要认真听取,并且汲取其中合理的成份。倾听是一种能力,应该作为正副书记的基本功。
③不能决而不当。也就是说不能集体闯红灯。防止议而不当,就是要与上级要求“对表”,防止议题内容与法规制度相抵触,形成的决议与法规制度相违背。
④不能议而不决。民主过程有了,意见吸纳进来了,就不能久议不决。因为对于民主集中制来讲,一言以概之,民主是为了把事办好,而集中是为了把事办成。如果不能及时形成统一意见,那就是集中不力的表现。有些时候意见分歧确实比较大,那么就少数服从多数,这也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原则。但切记要慎用简单表决。
第二个层次,对党委(支部)委员。这主要把握三个原则(三不):
①不当局外人。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不能成了举手委员或者表态委员,只管举手啥事也不管。
②不当门外汉。就是不能工作的面太窄,只局限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只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每一级组织都是集体领导,成为党委委员(支委委员),就要对整个单位建设负责。如果在某方面不懂,就要主动补课,增强领导力。③不当旁观者。就是说党委的决议一旦形成了,所有党委成员都是决策者,关起门畅所欲言,互相之间可以有争执,但是出了门就是一个声音,不能出门后跑风漏气,这是一个严肃的党性原则问题。尤其是在个人的意见被否决以后,有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权利,但工作中必须无条件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