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党课: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admin 2023-12-09 16:08:06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根据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工作安排,今天在此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为主题讲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新发展理念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讨以新型工业化引领我市制造强市建设的发展路径。下面从三个方面同大家进行交流。

一、加快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决策

(一)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近代工业化共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技术革命,第二次是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四次是数字技术革命(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的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进程三百多年,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仅有大约11亿人。202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今后的30年,要实现14亿人口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必须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世界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的历史性战略机遇。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面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大致处在相同起跑线上。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9月22日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工程机械、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发展稳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加快新型工业化,应当以提高传统产业质效为攻坚重点,推动传统动能增添新活力;以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推进数实融合为创新引领,努力制胜发展新赛道;以提高品牌价值为目标导向,努力塑造制造业新优势。

(二)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

近30年来,欧美国家“去工业化”加速了世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重心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欧美国家则普遍陷入经济低速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增长的滞涨期,虚拟经济弊端越来越显现。美国在实现工业化后,大搞虚拟经济,失去了工业基础,制造业增加值降到了GDP的11%,美国意识到这一严重问题,正在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回归。

分析欧美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二三产业的演进规律可以看到,尽管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国内需求结构、新技术应用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但强大的工业体系仍是一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支柱。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源泉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目前全球高技术激烈竞争博弈的核心领域。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门类中,有四成以上的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个人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领域65家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15%,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年美国为16.92%、日本为11.34%、德国为6.33%、韩国为2.97%,总和为37.56%,是中国的2倍。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9.47%,超过了排在2—5位的美、日、德、印的总和28.93%(美国16.63%,日本4.97%,德国4.49%,印度2.8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靠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能‘一招鲜吃遍天’,缺了哪一项国际市场都保不了我们。”

(三)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持续接力把工作中心聚焦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上。

市党代会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有力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奋力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制造强市战略成为我市的首位战略、一号工程,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而急迫的任务。

二、清晰把握制造强市的建设路径和攻坚重点

服务制造强市战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就是抓好产业优化、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数实融合、科技创新、工业运行等重点工作,培育形成高端、完备、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链,壮大“231+1”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实现制造业发展“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型崛起”。

(一)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聚焦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方面,加大产业发展分析研判力度,抓好19条核心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集中精力扩投资、上项目,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聚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加快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橡胶、造纸等特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传统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关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的发展范围,重点培育突破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先导产业,塑造未来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开展省级、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积极申报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二)推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优质潜力企业,动态调整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储备库,开展优质企业培育辅导专题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入企诊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方向发展,持续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优质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对接活动,指导金融机构针对优质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开展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推动优质企业卡位入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强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常态化深入县市区开展调研督导,“一对一”指导县市区将投资增量细化分解到乡镇、落实到企业、具体到项目。重点盯紧在库技改项目,特别是省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项目顺利建设、尽快纳统、按期投产,确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统筹用好设备奖补、贷款贴息、技改基金等技改奖补工具,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足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对宁德时代项目、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项目、长城新能源工程机械总部项目、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主动靠上、优化服务,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突破项目瓶颈。

(四)致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聚焦机器人、集成电路2条核心产业链,深入开展产业研究,全力壮大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通讯传输等核心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600亿元。提高5G、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能力,丰富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有力支撑。加快推进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为企业免费进行数字化诊断,“一企一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累计突破1000家。发挥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聚集效应,推动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级、行业级、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标杆带动效应,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培育活动,推动百名专家入企帮扶,年内培育30家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

(五)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创新项目奖补、人才配额制等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力争创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积极发挥创新平台载体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动态调整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平台培育提升库,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创新平台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工业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征集,通过“揭榜挂帅”引导企业进行重要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申报重大科研专项任务,推动创新资源精准配置。完善政府首购首用、保险补偿等机制,推动30家以上企业获得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认定和保险补偿。

(六)着力工业运行企稳增长。指导各县市区制定稳增长方案,明确增长目标,提前摸透摸准摸实工业经济支撑点、增长点,精准发力,强化督导调度,逐个企业、逐个项目对表对账,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及时调整优化补欠措施,确保任务目标不欠账。对重点下行行业,“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制定企稳回升工作方案,联合企业一起找症结、找措施,切实将方案落到实处。持续健全完善工业用电、工业税收、工业贷款、货物运输、进出口等先行指标运行监测分析体系,精准研判工业运行态势,及时掌握工业运行中的突发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研判应对。

三、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致力制造强市建设生动实践

(一)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意识。要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党性修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绝不动摇,确保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紧抓调研法宝,提升履职能力。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传家宝、基本功。要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部门履职的“切入点”和服务企业的“连心桥”。一方面要广泛深入企业,积极“沉下去”“融进去”,将工作拓展到基层一线,多听企业“心里话”。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科学选择调研课题,确保调查研究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作为党委、政府联系企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使党委、政府取之可用,用之有效。

(三)坚持廉洁自律,筑牢思想防线。对照党的创新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进行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更彻底的自我检视,主动查找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图享乐等问题。把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检身若不及”的态度直奔问题去。同时,对照检视出来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着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建设制造强市,势在必行;建成制造强市,任重道远!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凝聚起建设制造强市的强大合力,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插入内容,字体颜色为白色。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