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专题党课: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admin 2024-03-05 09:52:10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建设也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良家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职责,也是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一、家风建设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涵养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在建党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警醒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朝着既定目标,继续开拓前进。家风建设与共产党人初心的涵养密切相关,修身之成效首先体现于齐家,即家庭治理这个关节点上。立足于传统的优秀家风家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岁月中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关于治家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这便是一直为我们所传承和颂扬的共产党人的家风——红色家风。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很好的红色家风,比如习仲勋同志就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习仲勋,说他是一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作为一位从陕北黄土地走出来的革命领袖,习仲勋对于群众的感情是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他把常思群众之苦融入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2001年,家人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亲朋好友汇聚一堂,唯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工作原因没到场。对此,他毫不介怀地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加强家风建设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现实需要。红色家风蕴含着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的家国情怀,蕴含着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担当天下,忧乐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应该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如果没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就不可能有切实有效的价值观构建,就不可能有自觉自律的家风建设。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路,党员干部必须弘扬革命先辈的好家风好传统,廉洁修身齐家,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二、以优良家风正民风、促政风、纯党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正是强调重视家风建设的深远意义。党风建设引领社会风气和家风建设;而家风建设的成败,则直接关乎社会是否风清气正,同时也关乎党风建设的基础是否牢固。只有培育文明风尚,强化行为善成,逐步提升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以优良家风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才能不断推进家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传统中国社会主流思想中,修身正己立德,一直被强调是做人处事,尤其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有“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更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条目”。“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的精髓,我们在新时代吸收借鉴并推动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建构一套“修己”与“安人”相结合的人格修养之道:修身为本、齐家为基、治国为要、天下为怀。齐家,家既是修身之所,也是检验修身是否成功的第一块试金石。齐家是廉之基,廉是齐家之始,家风连着党风。立家规,正家风,正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自觉把家风建设与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践行“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以德铸魂、以德化俗、以德立人,做到崇德治家、清风传家。

三、优良的传统家风既要传承弘扬,又要转化发展

传统中国的家规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规家训资源,比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清时代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等,都是从崇德向善这种关乎人生底线的价值理念入手,展开其阐述和训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家风家训家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值得珍视传承,并在新时代统筹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家风建设是坚持“两个结合”、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内在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并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还以自己小时候接受母亲爱国教育的故事现身说法:“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好的家风家教在传承中还应结合时代要求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在优良家风的传承弘扬与转化发展上,需重点把握如下方面:增强传统文化韵味。家规家训有其特殊表达方式、风格,既要通俗易懂,又要韵味悠远。要重视学习民间口头文艺作品的传播艺术。对传统文化元素要充分借鉴与利用。夯实家风典范基础。儒家传统治国理政思想,重视“见贤思齐”的力量。家风建设不仅要重视身边的榜样,也要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遗存。既要弘扬地方传统诚信典范,也要加大对当代典型模范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加大文艺传播力度。传统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中,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功能之分。传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大传统”的推广与传播,一定要通过民间文艺样式比如小说曲艺等“小传统”载体发挥作用,才能深入人心。注重培养挖掘人才。家风建设,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同时积极挖掘本土的乡贤人才,让优良家风这样的宝贵财富,以榜样为载体一代一代传下去。古时退休居乡的官员,或是德高望重的贤达长者,往往成为地方的稳定势力。而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乡贤的独特作用,已成为地方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不仅在职时乃至任职前,应是众望所归的乡贤风范;而且在退休后,也应该成为家庭美德楷模。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新征程上,继续深化家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定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