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铭记历史是最好的致敬,接力前行是最好的纪念。4月份,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是中华民族缅怀英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的传统节日。一百多年来,有两千余万名英雄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矢志奋斗、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借缅怀先烈的机会,我们开展红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激励担当作为。今天的党课,重点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革命的历史、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建党精神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弘扬革命传统、奋发有为。
一、饮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永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脉相承的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是在井冈山、沂蒙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以及长征、抗战等特殊时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既是我们党能够永葆青春活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底气所在,已经成为激励14亿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把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青年心中,让红色精神成为他们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这样才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精神支撑。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先进分子自强不息、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精神结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下,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各个因素开始孕育、形成。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救国为民的初心使命,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石。马列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在实践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在精神上最终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迅速领导各地党组织开展劳工运动,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充分结合并不断掀起工人运动的新高潮。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第一部党章,健全中央领导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在实践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在精神上最终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和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气质的生动展示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造客观世界、引领伟大变革的精神结晶。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长期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构建起各具特色而又本质相通的各种革命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革命精神诞生于不同时代,有的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如抗战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疫精神;有的以重要事件发生地命名,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特区精神;有的以英雄模范人物命名,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这些精神无不体现出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展开和丰富呈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永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高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三)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各个历史阶段党的伟大精神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贯通起来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赓续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血脉,又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助于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品格和气节嵌入精神谱系之中,并在谱系的创新性传承中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激励我们坚毅前行。伟大建党精神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高尚品质,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引导大家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自觉将理想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以充满自信的风貌,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明显效果。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责任担当融入和践行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全过程,才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引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地支持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认同转化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行动自觉,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二、理清历史脉络、坚定道路自信,自觉把党的主张变为推动国家事业发展的务实行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过程中,全面系统梳理分析我们党曾经面临的重大选择、重大转折、重大挫折、重大斗争,深刻洞察我们党在处理这“四个重大”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守执着、历史清醒、科学态度和胸襟视野,必将有利于我们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必将有利于我们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感悟党对旗帜道路重大选择的坚守执着,坚定道路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科学。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正是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才能在经历一次次重大选择时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大踏步赶上世界文明进步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经过怎样反复比较和总结,坚定执着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就会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二)感悟党把握重大转折关头的历史清醒,坚定理论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科学揭示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信念。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我们就会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每到重大转折关头,我们党总能站在历史制高点上,以高度的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廓清思想迷雾,使“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方向航行;就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走出来的“人间正道”,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三)感悟党对待重大挫折的科学态度,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鲜活源泉,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更要在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管理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党的奋斗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挫折、磨难与失败,但总体而言,由于我们勇于并且善于对已经遭受的失败进行理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不仅善于总结发扬取得的先进经验,而且善于以科学的态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靠自己革除自身病症,靠自己解决自身问题;就会明白,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四)感悟党面对重大斗争的胸襟视野,坚定文化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要带头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家风家教建设,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身边人讲文明、树新风,用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典型模范等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营造同舟共济、携手前行的正能量。我们所提倡和坚持的斗争,并不是为了争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庸俗争斗或争夺,而是作为一个先进的阶级、组织,为了实现社会最大多数成员最大范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积极斗争。正是有了这种对矛盾斗争的科学认知和宽广视野,我们党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三、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弘扬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用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成绩继承并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在为民服务的赶考路上挺膺续写奋斗故事,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一)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有一种遇难不惧、迎难而上的定力,能够在重重迷雾当中看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于是克服万难也要勇往直前。中国人民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诸路皆走不通”的危急时刻,选择马克思主义的。1921年7月,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为着同一理想走到一起,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武装,红军才能英勇无畏、不怕艰险地战胜一座座险峻的大雪山,走过荒芜危险的沼泽地,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风雨如磐的革命道路上一路前进、越走越勇,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筑牢如山的信仰、如铁的信念、如磐的信心。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依旧任重道远,尤需党员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拿好农业农村发展的“接力棒”,在基层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做初心使命的带头践行者。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面对“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之中国,李大钊发出“吾惟哀吾民而已矣”的呼唤,并致力于“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李大钊毕生的责任担当。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感悟初心、激励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砥砺使命,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要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初心壮志,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觉担当,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置顶”群众事、“亮出”为民心、答好服务“卷”,时时围着群众转、心心念念群众盼、时时带着群众干,一切工作以“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唯一标准,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毕生之追求。
(三)做伟大事业的不懈奋斗者。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任何伟大的梦想等不来,喊不来,只有靠干出来。新时代这十年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从战贫困、稳经济、促改革,再到控疫情、化风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预先机、开新局,经受了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到难不住、压不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保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激昂“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勇涉“险滩”、敢啃“硬骨”、善打“硬仗”,主动跳出舒适圈、走出办公室,积极投身基层一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干成、干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百年来,我们党在挫折中不断奋起,在苦难中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赤诚情怀书写责任担当。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信党、爱党、为党、跟党走,在各自岗位上敬业奉献、努力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