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之势在党内展开各项反腐行动,并数次强调加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首次将“三不腐”认定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方略,彰显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这就明确了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方向。2022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及重点作出具体要求,明确将其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布局中。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要以“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使全党“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202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进一步从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家风建设、廉洁理念及廉洁典型的宣传等方面出发,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党员队伍的理想信念、权力观、亲情观等观念正确形成的重要意义。这些讲话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引领与根本遵循,凸显了廉洁文化建设在增强党的反腐拒腐能力、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等任务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需要深刻剖析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意义,以实现其实践进路的明朗化、常态化与长期化。
一、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植根于对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相关理论的运用,对中华优秀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吸收,具有科学且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正是解决当前党内所存在的“四风”问题、“七个有之”问题以及违反党的八项规定等腐败行为的重要指引。
(一)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加强需要探寻克思马、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在此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挖掘中国特色廉洁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廉洁基因,将其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及先进技术相结合,焕发新生机,为廉洁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1.运用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相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之际,意识到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创立与有序运行需要加强廉洁文化的建设,坚决与腐败分子作斗争。列宁则是在管理国家与政党的过程中发现了权力腐败的问题,并对廉洁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相关探索。虽然这些经典作家并未明确提出“廉洁文化”或“廉洁文化建设”的概念,但其相关论述对于新时代党的廉洁文化建设都具有借鉴意义。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仆意识是公务人员需时刻铭记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共产党“强调和坚持同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这是由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所决定的,需要将此思想内化为政治信仰,在任何时候党制定方针政策都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且各层领导机构都必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次,提出要建设廉价政府,消除特权以避免腐败。他们强调“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公职人员与工人的工资待遇同等;另一方面,对于农民要免其赋税,并实现从政治、经济、法制上完全废除等级制和高薪制的保障条件,以广泛的节约和政治、经济的改革,建设廉价政府。最后,废除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私有制。他们认为“代表最卑下利益的贪欲、物欲及对公共财产的占用”等腐败行为破坏了无阶级区分的氏族制度,因此,应该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此外,列宁认为,党内廉洁的建设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对廉洁自律的认知与主动性,应通过建立健全惩治腐败的法制建设以震慑贪污分子,应通过加强人民的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方式以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最终达到防止坏分子和“那些旧资本主义的渣滓钻进和混进执政党里来”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反腐倡廉的相关论述,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供应了充足的理论养分,是重要的思想引领。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廉洁文化的重要根源,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优质土壤。中国古代对反腐倡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其中,在制度方面,主要设置有监察、御史、弹劾、谏官等,对各级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在思想方面,主要突出了廉洁规范、廉洁行为、廉洁效能、廉洁评价等,诸多要素构成了廉洁文化,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廉为政本,最初是由晏子所提,即“廉者,政之本也”,之后管子也将“廉”列为国之四维之一,充分凸显了廉洁对执政者行为规范的政治属性;二是廉以任人,中国古代诸多贤明君主将“廉洁”作为挑选和评价官员的标准,《周礼》明确记载古代对官吏政德的考核标准,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三是廉以修身,强调廉洁文化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公生明,廉生威”,唯有为政以廉,以德养廉,方能实现“不令而行”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古代优秀廉洁思想运用于当前廉洁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之中。
3.继承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中国共产党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关于廉洁文化的重要精华,对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红色基因精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便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例如,从1926年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出台的党的历史上首个反腐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中央苏区时期通过开展党内教育、提出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等纪律要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带头节约公共资源等,再到延安时期频繁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发布《惩治贪污条例》《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方监督体系,甚至在“进京赶考”前,毛泽东还提出“两个务必”的自律要求。革命文化所淬炼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对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改革期间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邓小平提出的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将反腐问题提升至重要地位,他表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成功也毫无意义。江泽民非常重视党群关系与党风建设,他强调腐败的逐渐渗入与渗透将使党走向自我毁灭。胡锦涛认为,腐败问题会削弱执政基础,降低执政能力,动摇执政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作风,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建设廉政文化,“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相关廉洁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总结了中华优秀廉洁文化,对中国古代的廉洁奉公、为政以德等思想以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公为民仆、正风反腐等思想充分继承、转化与发展,大力开展反腐倡廉行动,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注入了丰富内涵与活力。
(二)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通过开展“打虎”“拍蝇”“猎狐”等行动,相继清除了一批批信念信仰缺失、思想不正、作风腐败的领导干部。仅就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28.3万件,立案47万件,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有79.721起,批评教育114.238人,党纪政务处分80.096人。其中,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是党风、政风或家风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亟须将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1.党风问题亟待解决。党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党风纯洁与否则是衡量党员队伍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主要标准。党风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风”和“七个有之”问题。“四风”问题包括:一是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对理论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工作上文山会海、不讲实效、虚张声势、好大喜功、敷衍了事,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入脑入心,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修正,终究是“客里空”;二是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脱离群众与实际、滥用职权,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在实际工作中拍脑袋决策,只有集中没有民主;三是享乐主义,主要表现为追名逐利、贪图享受,在工作上逃避责任、缺乏创新、遇难则退,在消费上铺张浪费、假公济私,等等;四是奢靡之风,主要表现为创造并利用公款消费机会大肆挥霍,频繁穿梭于高档场所,作风低下,道德败坏。“七个有之”问题则主要表现为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大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通过匿名举报或造谣诬告他人,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通过封官许愿以收买人心、拉动选票,还有部分领导干部阳奉阴违、妄议中央,等等。这些腐败问题任其发展则势必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乃至执政前途,亟待解决。
2.政风问题影响进步。政风问题主要是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态度冷漠、不切实为民服务,出现懒政、庸政、怠政的现象,使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易碰到简单程序复杂化、服务态度恶劣化、在位不在岗等情况,迫使群众有关系找关系、有钱花钱以快速办事,一时致使腐败文化不断侵蚀民风;在工作态度上部分部门则采取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指鹿为马等手法,大搞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企图使工作业绩蒙混过关。而无论是脱离群众还是敷衍上级,都表明政风问题主要在于宗旨意识薄弱,廉洁文化中的清廉、为民、务实等思想未能深刻入于心见于行。可见,政风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会影响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与政府公信力,需要加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以常抓长管。
3.家风问题需要重视。家风问题的核心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的价值观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领导干部受家庭影响而出现腐败问题,如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违规提供工作安排、经商便利或生活照顾,或受配偶的“枕边风”、亲属的干扰而影响某些工作的公平公正;二是领导干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家庭成员腐败行为所累,如家庭成员在其背后利用其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或行方便之事,导致领导干部受其牵连。这两种腐败情形究其根本是家风不正所致,这就需要党员干部重视发挥廉洁文化在家庭中的作用,以消除家风问题。无论是党风、政风,还是家风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员的腐败心理所致,只有从思想上纠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开关”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使党员队伍实现从腐败心理到廉洁心理的彻底转变,形成全社会广泛流行的廉洁文化,以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廉洁”一词最早见于屈原所作:“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东汉王逸将此句注解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此处即以“不受”“不污”表明就臣子而言其“廉洁”之意。“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即为以文教化。因而,“廉洁文化”的本质即为使廉洁思想形成社会风尚,并将其受众教化为不受不污的品行高尚之人。且相对于“廉政文化”的涵盖范围,“廉洁文化”除包括对公共权力人员廉洁行为的塑造以外,还包括对清廉社会生态的创造。在廉洁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就部分受腐败心理及腐败机会蛊惑者而言,除增强其廉洁自律性以外,还需以外力制止或惩治其腐败行为,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反腐需求。经过长期对执政行为的规范,将廉洁行为内化于心而形成廉洁心理,后通过全社会广泛且长期的实践,方能在解决反腐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廉洁文化,以此消解乃至根除腐败心理及腐败机会。同时,因受党员队伍的庞大性、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周期性、腐败现象的反复性等因素影响,廉洁文化建设需要长期性、常态化开展,以最大限度消除腐败心理及腐败机会。其中,廉洁心理的形成则是关键且较有挑战的一步,因此,应注重全党廉洁心理的培育,夯实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思想道德,加速其对廉洁的理解与践行,促进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的建设。
(一)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信仰与道德红线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高尚的道德则是对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重要品质。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坚守信念、信仰与道德红线,保持党的政治底色长久鲜亮,保证共产党人不忘入党初心。以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为支撑的纯洁思想,是保证共产党人廉洁行为的重要因素。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便以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信念信仰为支撑,经过浴血革命、艰苦建设、改革创新,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破局并发展壮大是关乎党和人民前途的关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出现腐败问题,主要是因为理想信念的动摇乃至滑坡、信仰的迷茫和精神的迷失、思想作风腐化所致。要坚定信念信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就必须在加强廉洁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基础上,时刻注意补充理想信念之“钙”,筑牢思想作风之“堤”。道德高尚既是对廉洁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体党员的精神支柱,还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当前,德才兼备是党组织选任干部的重要条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保持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重要保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其中,就修身之私德而言,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对自身乃至家庭成员行为的约束,即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使外界以小窥大,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立威之公德而言,主要是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想民所想、急民所急、解民所忧,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在群众中树信立威;就服众之大德而言,主要是指各位党员干部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党内外的各种诱惑前岿然不动,在各种风险挑战下能不惧艰险,以行动彰显真章。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建设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与挑战,因此,党员干部要以高尚的道德为价值追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且深入地推进,这是夯实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和重要目标。
(二)守正创新:以文化自信为丰富发展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共中央从确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坚持文化自信,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再到系统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都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根源和底气,深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视。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而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发挥本体主观能动性,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伤,实现主动廉洁;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强调文化自信的建设,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为政本、崇德尚廉、不受不污、崇廉拒腐等思想荟萃的基础上,形成廉洁思想。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这一重要课题,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生态的精神主导,与政治生态相互影响,而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治生态的建设也有重要影响。为此,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要以文化自信为原则,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价值,发掘优秀廉洁事迹,充分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洁作风与优秀家风等红色基因,充分实践并优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方针政策、廉政文化等相关内容。同时,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行动引领,深化理论认识,将政治强化与廉洁文化相融合,不断丰富其内涵,深刻其效用,以促进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的优化。
(三)净化思想:以培育廉洁心理为关键目标
北宋张载曰,“欲事立,须是心立”。腐败行为是由腐败心理和腐败机会共同作用而成,腐败心理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消除腐败行为的关键在于培育主体的廉洁心理,从而外化于廉洁行为,经过良性循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廉洁文化,以满足反腐需求。就反腐目标而言,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个目标中,前两者都可以通过建立规范行为、惩治腐败等廉洁制度的外力约束或震慑完成,而“不想腐”则需要使行为主体由内而外地产生拒绝腐败行为的心理状态,这是最重要且最难实现的。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廉洁制度的笼子,施以强力约束,使不敢腐和不能腐的行为转化为不想腐的行为,长此以往,也必将潜移默化,逐渐使行为主体形成廉洁认知;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教育感化对主体进行精神激励,使其坚定内心所存的廉洁认知,进而使廉洁认知升华形成廉洁信念与意志,最终形成廉洁心理。除了外力的教育与约束,廉洁自律也是形成廉洁心理的关键。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因此,共产党人要加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主动学习历史知识与先进思想理论,以增强党性修养。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更应发挥带头作用,与特权思想及行为、违反各项制度、铺张浪费等行为作斗争,从而使廉洁心理由内而外快速形成。而廉洁心理在社会上广泛形成并持续发挥效用的效率,则决定着廉洁文化的形成速度,因此培育廉洁心理是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目标。当前社会的整体廉洁度还具有提升空间,这就给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提出了现实挑战与要求,也表明廉洁文化的建设对于党和国家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问题导向:以清除党内腐败文化为重任
廉洁文化是相对于腐败文化而产生的,腐败文化在执政党内的繁衍流行,必将对党造成严重威胁,而这也正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与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反腐斗争称为“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而腐败文化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因受封建传统糟粕文化的影响,部分官员干部或因亲属的期望,或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从政,在任职期间又因好面子而利用特权“帮扶”远近亲戚,一人得道而后鸡犬升天,一时将伦理纲常与腐败行为混淆,深陷腐败泥潭而不自知。此外,还有部分官员干部深受现实物质利益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金钱与地位面前不忍拒绝、不会拒绝,从而堕入腐败深渊。更有甚者,不仅自己腐败,还借机拉拢其他领导干部下水,为腐败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反腐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而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加受到重视。从发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分别规范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行为,到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严格规定全党政治生活与政治作风,再到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明确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意义,这些都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以清除腐败文化的决心。由此可见,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清除党内腐败文化,做到有案必查、以案促治,使廉洁文化占领作风高地,引领文化潮流以形成社会风尚。党中央对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视,是由党一贯的廉洁政治的立场所决定的,要注意夯实清正廉洁的信念信仰与道德根基,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理论注入廉洁文化建设之中,以内外多方合力清除腐败文化,形成廉洁心理以促成廉洁文化,才能保持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三、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背景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证人才输出的重要课题。该课题的贯彻落实不仅能够夯实全党的思想根基,保持全党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还能通过厚植文化基础,为廉洁型政党的建设挖掘丰富文化资源,提供深厚底蕴。这也是保证党实现“三不腐”方针任务的基础性工程,能够彰显执政党的治党能力与水平。此外,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能够纯净党风,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从而推进全社会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的形成。无论从自身建设还是党和国家乃至社会的建设角度而言,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改进优化政治生态,是全党保持“三不变”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即面临内部变质、变色、变味的风险,为不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使全党保持“三不变”。而保持“三不变”的核心就是使全党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这就需要以纯净的政治生态予以涵养,所谓“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而廉洁文化则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廉洁既是衡量党的质、色、味的基本标准,也是彰显执政党先进性的基础。而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及相关的党纪国法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形式,使全党深刻认识廉洁文化的内涵以及廉洁的意义,推动全党树立清廉为民、忠诚老实、艰苦奋斗的正确的权力观、政治观等,使其将廉洁自律、务实清廉、反对特权等政治本色内化为其价值追求,为廉洁政治的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则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体系,发动党内各个部门与党外群众协作配合,实现对廉洁行为的监督与约束,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强调,要以党章为总规矩,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为任人准则,增强干部队伍从思想到作风的高效化。同时,要加强反腐败体系建设,如改进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各级反腐领导与案件处理有序化;通过改进巡视制度以实现对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腐败监督全覆盖;通过规定并健全惩治腐败法规制度的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使国家相关机关惩治腐败有法可依,对腐败行为和思想予以震慑;通过强化纪律检查机制以及纪检监察系统的举报机制,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多方合力,形成对腐败行为的强力制约。此外,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还强调要加强组织体系的健全,使党的廉洁文化建设以党员引领,层层渗透,发挥各级组织力量,最终促进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由此可见,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以思想教育为无声之细雨,滋润廉洁之树,以各项体制机制为藤蔓,编织廉洁之笼,以压制乃至消除腐败欲望,改进政治生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复兴的道路上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二)充分厚植文化基础,为创建廉洁型政党提供了深厚底蕴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廉洁文化观点为指导,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与传播途径,充分挖掘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价值、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廉洁基因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对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扩大廉洁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在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背景下,各地各级领导机关通过充分挖掘本地清官廉吏、革命先烈以及为民公仆等廉洁人士或群体及其相关文化资源,通过探究廉洁人士的廉洁事迹、场景等,建立或修缮其故居、纪念馆、革命旧址等进行还原。通过与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相结合,保护和利用历史文献和文物古迹,推出廉洁文化的文创产品;通过利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实现与古人、烈士的互动,亲自聆听感受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设置宣传廉洁文化的节目,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新型社交平台充分宣传廉洁文化;通过加强对腐败分子的忏悔及对其惩治的宣传,使其作为反面教材以警示和震慑具有腐败想法的领导干部,如中共中央推出的反腐败纪录片《零容忍》《永远在路上》《围猎:行贿者说》《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忏悔录》《贪欲之祸》《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等,部分纪录片的收视率甚至一时超过同期的热播剧。可见,充分挖掘与宣传古代与近现代廉洁文化资源以丰富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党实现自我革命的需要,也通过激发广大群众血液中的廉洁基因,使廉洁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表明党能够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动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为创建廉洁型政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彰显高效治理水平,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础性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共计9804.1万名,中国共产党稳居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之位。随着党员队伍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且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些也正是对执政党治理水平的考验,如何实现反腐斗争的常态化、社会化,如何长久保持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及肌体健康,如何增强党的治理能力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纵深发展,都是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此,中共中央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通过严格制定反腐制度,以治标之手段实现“不敢腐、不能腐”的目标,同时从思想意识层面教导全党深入反腐倡廉的学习与实践,将廉洁思想根植于心,强化各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定力和道德品性,以治本之手段实现“不想腐”的目标。此间,党的廉洁文化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廉政制度的规范等充分融合,贯穿于反腐体系的全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使全党同志能够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以及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健全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另外,就其形式而言,“廉洁文化”的提出是党对“两个结合”与“两创”方针的充分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就其内容而言,“廉洁文化”关系到执政党在内的全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是具有系统观念、长远眼光的重要布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局意识与问题意识。居安思危,方能长久,只有形成全社会范围的廉洁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源消除腐败机会和腐败意愿,从而上下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所推崇的清正廉洁,既是党的为民宗旨的外显,也是其具有高效治理水平的大党形象的彰显,是实现“三不腐”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础性工程。
(四)促进政风带动民风,是全社会营造廉洁氛围的内在需求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能够使廉洁文化引领全党全社会廉洁生态的形成,夯实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使以“四风”“七个有之”为代表的党风问题逐渐消解,而优良的党风也必将促进政风的转变和民风的端正。其中,清正党风的养成主要依靠党内制度的规范与强制约束和党员的自律性,而后者的实现要克服腐化心理的干扰,较为困难也最为关键,因此,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注重对思想意识的培养,家风建设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家风的好坏考验着党员干部能否具备正确的权力观、亲情观,这不仅决定了领导干部能否清正廉洁,能否仕途长远,而且作为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也会影响千万家庭的风气。从当前的腐败案件来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廉洁文化建设要求党员干部要在严格自身的同时,也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要求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警惕、不搞特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等活动,使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积极向毛泽东、刘少奇等革命领袖以及焦裕禄、谷文昌等干部学习,以潜移默化形成良好家风。同时,相关部门随时家访,通过查看党员干部的家居装潢、日常的消费习惯来初步判断其是否存在腐败行为,并予以监督。家风正则促党风纯,党风纯则为各级领导干部创造优越的政治环境,使党员干部信念坚定、干劲十足,信念定而后政风实,政风实则促廉政,使党群关系、政群关系日益和谐,而后民风净,民风净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且发挥效用,使全社会形成抵制腐败的意识与自觉,从而倒逼全党自觉培育为民、务实、清廉的权力观与价值观。如此循环,必将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
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纵深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深刻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夯实理想信念以形成廉洁心理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要以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为重要支撑,树立防腐拒腐的坚实屏障,应对党内外的各项艰巨挑战。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粹,廉洁文化建设则是中国共产党对廉洁基因的传承延续与价值运用,礼义廉耻、以德养廉等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内化与实践,逐渐以廉洁执政、廉洁用权、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高尚品德显现。当前,党和国家的建设处于重要阶段,必须保证自身强健,方能在形势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岿然不动,方能在实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披荆斩棘。新时代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开辟反腐斗争新境界以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作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价值基础,作为全社会廉洁生态形成的重要抓手,作为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通过实现廉洁文化的时代化、特色化,并以创新多样的文化形式,使党员干部乃至广大群众不断入脑入心、外化于行,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