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专题党课:深学笃行 勠力同心 奋发有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admin 2024-09-01 15:43:44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关于处理崂山区段家埠村

同志们: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百姓民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挽救困境民营企业、善意文明执行等方面能动履职,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根据市委工作安排,下面,我结合学习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工作实际,围绕“深学笃行 勠力同心 奋发有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个主题,给大家讲一次专题党课。既是一次理论探讨,启发大家进一步学习思考,也是一次集体座谈,与在座的企业家们交流下步发展方向。主要讲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立足自身、合乎规律、造福人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努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 1951 年开始,我国编制实施 14 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阶段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要求,着力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的大的台阶。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既深刻把握客观经济规律,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并不多。中国式现代化不依赖外部力量、不照搬外国模式、不跟在他国后面亦步亦趋,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 53.9 万亿元增长至 121 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 11.3%提升到 18.06%,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持续巩固和加强,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二、要深刻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的是领导力量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性质定位上,强调“三个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制度设计上,修改党章总纲,完善党内法规,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在组织体系上,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财经、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等方面组建了决策协调机构,承担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四大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的是前进方向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纵观党的历史,有两个令人警醒的教训。一个是建党之初,我们一味地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武装斗争的方式方法,打阵地战,攻打大城市,结果损失惨重。直到遵义会议之后,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是建国后,我们更多地依靠苏联援助的项目、资金和人员,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全面撤回专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这几年,美国对我国大打科技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推进重点领域攻关,我国才有了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天眼”问宇、“北斗”闪耀、“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等壮举,“复兴号”更是领跑世界。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的是发展目的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体现在理念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党是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其中一条就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要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体现着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政策上,我们党制定政策之前都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出“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搞手榴弹炸跳蚤”。体现在行动上,党中央把教育、就业、农业农村、健康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列入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这些年,我们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行业发生的重大变化,也能反映脱贫攻坚等民生实事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调的是发展动力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回顾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比如,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据海关统计,去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07 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新高,中国连续 6 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强调的是方式手段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从党史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从形势上看,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甚至遇到惊涛骇浪,必须敢于斗争、敢战能胜。党的十八大以来,应对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都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

三、深刻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的重大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开启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赋予民营经济工作新的发展契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自然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丰富和发展了党领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强心剂”“定心丸”,也为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民营企业的社会定位、政策取向和法治保障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精准回应了社会重大关切和民营企业的诉求,帮助民营企业在方向上解惑、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和预期。

(一)从历史进程看,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回望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爱国商人、民族工商业者、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团结联合的对象,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心之本”和“力量之源”。我们党成立之初,力量非常弱小,反动势力异常强大。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掌握一定资本、知识,且社会活动比较频繁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张謇、卢作孚、陈嘉庚、黄炎培、陈叔通等爱国志士,在官僚资本主义、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多重挤压下,利用自办企业及其在民族工商业中的影响,不断寻找救亡图存的中国出路。党的“二大”在分析中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之后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民族工商业者始终是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党初步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明确要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保护中小工商业;又比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党中央制定并执行了保护民族工商业、团结民族工商业者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强调“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79 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tao 同“韬”)和古耕虞 5 位老工商业巨子,这就是著名的“五老火锅宴”,邓小平强调“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随后,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率先在浙江温州等沿海地区破土而出,广东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讨论”、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温州“八大王”事件等,引发社会广泛争议,推动了党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出台。党的十五大提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继续鼓励、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推动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治保障。

(二)从经济贡献看,民营经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共有私营工业 12.3 万户,职工 164 万人;生产总值 68 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63.2%。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逐渐发展。1979 年 11月 26 日,邓小平同志谈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十三大提出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五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首次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十七大提出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提出 “三个没有变”,用“五六七八九”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贡献;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二十大第一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新论断,有力驳斥了各种否定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宣示了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贯立场和坚强决心。

四、当前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占比较高的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抗压能力弱,供需“两端受挤”、预期转弱,营业成本压力加大,市场订单减少,应收账款增加,利润大幅下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 *.*%,而利润总额下降 **.*%,企业亏损面达到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下降 **.*%,其中企业下降**.*%。同时,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较重,社保减免、清欠账款等政策获得感不强。问卷显示,有 **.*%的企业希望继续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中小企业回款慢、账款拖欠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比较大。

(二)经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中小企业在产权保护、招投标、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没有获得和国有企业平等对待及平等竞争的地位,问卷显示,有超过 **%的企业反映我市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及不足,其中**.*%的企业反映,想拓展新领域,但在新业务、新项目的市场准入等方面受到“玻璃门”“弹簧门”。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获取较难。问卷显示,**.*%的企业表示一些专业人才、资本类创新要素获取难,**.*%的企业表示**对土地、资本、人才等关键要素支撑能力不足,好项目难落地。例如,人才方面,企业反映对高端的产业创新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一线生产;资金方面,**.**%的企业反映资本赋能不足,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土地方面,中小企业用地用房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个别企业反映 *年内 *次搬迁。

(三)产业协同创新度不强。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之间,产业协同能力不强、产业循环不通、产业精深水平不高,存在技术“卡脖子”、合作“中梗阻”、卡位入链“进门难”等问题。问卷调查显示,**%的企业希望通过“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产业联盟和企业共同体”; **%的企业希望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卡位入链’,与产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等措施提升我市产业配套和发展能力。

(四)干事创业热情需进一步激发。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存在“小成则满”“小富即安”的求稳心态明显,干事创业动力不足,企业家精神有待发扬光大。问卷显示,近 **%的企业普遍 “求稳”,习惯稳扎稳打。民营企业面临企业转型和企业传承的问题,对新生代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问卷显示,仅有不到 **%的企业选择交给下一代管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

四、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指引,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是党中央一贯坚持的经济发展方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挽救困境民营企业、善意文明执行等方面能动履职,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一)要强化政治引领,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民营经济司法保障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要畅通与企业沟通交流渠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和风险,如何获得有效帮助?对法院来说,建立沟通和交流渠道是服务企业发展、倾听企业心声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的服务理念,深化“法院﹢工商联”沟通协作机制,共同开展“法企联动、护航民企”活动,健全完善联席会议、走访调研、涉企纠纷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发展需求,及时研究解决涉民营企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完善服务民营企业措施;要运用司法大数据,加强对涉诉民营企业纠纷的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要健全民营企业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通过认真梳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不断完善诉讼、仲裁、调解相衔接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推进涉企纠纷实质性化解;要加强涉民营企业案件审判业务指导和裁判尺度统一,定期编发典型案例,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全力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要注重总结经验、发布典型事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依法保护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强化服务大局,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法治体系,增加经营的安全性,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民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能够确保民营企业在营商环境中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持续深化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发挥法院的专业优势和政府的行政优势,在涉企纠纷化解、执行协作联动、破产审判等方面与政府展开深度合作。二是要帮助破产民营企业重获新生,把习近平总书记“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的要求贯穿破产工作始终,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化解、帮助企业换挡升级中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破产中的资产处置、信用修复、职工安置、打击逃废债等问题,对产能落后、经营困难、没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市场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对暂时有困难但有发展潜力和经营价值的民营企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综合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提高破产重整质效,帮助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重获新生。三是要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依法打击各类侵害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让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加强行政司法部门间协同配合,推动跨区域协作保护,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三)要强化能动履职,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一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要依法惩治针对民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强迫交易、恶意利用诉讼打击竞争企业、破坏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等行为。依法惩治虚假诉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虚假诉讼的甄别、审查和惩治,依法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惩治串通投标、非法经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严格公正审理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再审案件,依法及时审查申诉案件。协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帮助、引导和促使企业守法规范经营,强化防范法律风险、商业风险意识。二是高效兑现民营企业胜诉权益。要依法保护胜诉权益,常态化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综合运用执行措施,探索灵活有效的执行机制,依法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尽快化解纠纷;要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牢记张军院长“强制执行不是不计后果的乱执行”要求,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市场前景较好、生产经营正常的被执行企业,原则上采取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柔性执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影响;要推动执行难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强立审执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三是积极开展民营企业信用修复。要加强企业涉诉信息前端治理,建立立审执全流程涉诉企业开庭、文书公开等敏感信息保护机制;要进一步健全涉民营企业被执行人失信分类分级惩戒、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维护民营企业信用资产,帮助企业消除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融资等方面障碍。

(四)要强化社会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一方面要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的监督。人民法院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还得由企业和社会来评判。要通过办案信息公开、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让民营企业和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审判机关的工作内容和成效;要主动接受监督,争取支持,真正将政策实惠落到民营企业头上。另一方面要常态化加强与企业家亲清联系,为企业排忧解难。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家进法院”等活动,准确把握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纾忧解困;要加强政策解读,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指导帮助依法规范劳务用工、合同履行等工作,推动企业依规经营、依法维权;要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的沟通交流,建立法院与民营经济人士常态化联系机制,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司法需求。

(五)要强化调查研究,找准工作结合点。一是要找准切入点。要把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调查研究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先进做法典型案例征集,不断总结形成我市全国领先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经验,争创全国民营经济联系点城市。要在调研中牢牢把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要围绕专精特新发展作为全市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市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资本市场作为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绿色低碳作为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聚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准确把握民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切实增强服务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科学推动全市民营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要找准结合点。做到调查研究促进作风能力、营商环境、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要与深化作风能力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推动作风能力大提升,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走出办公室、走向企业、走入一线,提升党员干部科学思维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方法、强化为企服务意识。要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完善《**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要素保障、科技创新、融资促进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最新资金政策纳入其中,推动民营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六个环境”大提升。要与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聚焦“培育、赋能、服务、保障”主责主业,强化民间投资政策支持,会同市发改委研究出台支持民间投资专项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全面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大提升。三是要找准着力点。以常态化、制度化的调查研究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把调查研究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相结合,组织开展“我同城市共发展,我与企业共成长”主题活动,评选发布全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大办实事”和“百个解难题案例”。推动出台《**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从制度上引导民营和中小企业规范健康发展。落实《关于健全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与政法机关强化沟通协调配合,推动研究解决涉及民营企业的重大事项。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和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健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数据分析和定期发布机制。加强民企党建,将党建建在产业链上,首批探索建立纺织服装产业链党建联盟、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建联盟、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产业链党建联盟,以党建的“政治力”引领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以党建的“组织力”赋能产业发展的“生产力”。从“问题受理—转办—督导—问效”等环节构建多重“护航行动”常态化运行、精准化服务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处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同志们,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强化审判司法供给,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服务的能力,持续发挥审判职责,推动执法司法各环节护航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落地生根。

我就讲这些,谢谢!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