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农村党员,不仅是党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发展。针对*高新区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队伍结构不合理、党员管理不够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因势利导,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可行对策。
(一)强化源头培育,打造发展党员“蓄水池”。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骨干力量。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着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一是深入摸查底数,做到“精准投放”。组织镇村全面摸排,重点关注回乡大学生、青年农民、退伍士兵、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以及村级“两委”干部储备人选、村小组长储备人选等群体,建立准确的优秀青年人才库,逐村逐人分析研判、探讨发展方案,精准投放发展计划。二是科学分解指标,做到“重点倾斜”。*年全区发展党员指标共计*个,其中“两新”组织发展党员指导性指标达*个,占比达*%,农牧渔民发展党员指导性指标为*个,平均各个村*个。为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建议上级组织部门进一步分解发展党员年度指导性指标,更加注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发展党员。镇(街道)党工委要采取指标倾斜、定向推选、单列发展等方式,加大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党员老龄化严重的村等重点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将结构计划逐项落实到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对象,并对计划执行情况和发展重难点村进行跟踪调度、适时调整,确保计划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做到“靠实责任”。推行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制度,由驻村领导干部指导驻点村党组织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通过联系培养、组织谈话、各部门联审和近亲属入党审查机制等措施,严把人选质量关,保障发展党员政治合格。同时,严格责任倒查机制,对弄虚作假、“带病入党”、近亲属违规入党、违规“异地入党”“人情党员”等违规违纪问题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
(二)强化教育管理,守好管党治党“责任田”。“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要在强化党员管理,激励党员作用发挥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具有改革、创新、务实的仲恺精神的农村党员队伍。一是明确党员队伍管理的责任。区委要制定相应的党员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各镇(街道)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管理负主体责任,构建组织、政法、民政、农村、公安等部门为一体的农村党员管理区级部门合力,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农村党员因为年龄、文化和从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党员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来设置党组织,在全区试点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各镇(街道)党(工)委要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并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打破原有的按照行政村、村民小组来分类设置党组织的模式,对全村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根据不同的党员类型来分设不同的党组织。其中,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流出和流入登记制度,确保不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对于老年党员实施包联服务管理、对于普通党员实施设岗定责管理、对于村“两委”干部实施先锋领航管理,以此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三是抓牢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一方面建议上级部门拓宽“村官大学生”的招生范围,拓宽至全体农村党员,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的学历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发挥各级讲师团的作用,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宣教、农工、民政等多方力量,尤其要发挥好各级讲师团的作用,每年至少1次到全区各村开展培训、宣讲;镇(街道)党(工)委要发挥统筹作用,制定好辖区党员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每年对下辖农村党员开展至少一次轮训,确保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各村级党组织要在镇(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党员学习教育计划,重点发挥好远程教育平台作用,结合“三会一课”确保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观看远程教育精品课。
(三)强化考核约束,树牢党员作用“风向标”。农村党员,是党在基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如何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组织重要而又紧迫的事情。一是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目前,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主要以会议形式为主,形式单一,特色不足,使得党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为解决组织生活感染力和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可在组织生活的灵活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能够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采取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课堂教学”的多元模式,将“课堂听”“现场看”“实地感”“内心悟”等融为一体,引导农村党组织生活更加多样性。采取将“党员活动日”搬到田间地头,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创新开展“党课大家讲”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当中。汲取我区城市社区区域化党建联盟好做法,探索在农村组建党建联盟,由联盟各方共同谋划组织生活方案、轮流主持主题党日,推进农村支部之间互联互动、互帮互建、共同提升。同时要注意把民主评议党员融入日常、严在经常,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进行民主评议,科学评定党员日常表现,严格党员日常管理。二是拓宽党员发挥作用载体。探索党员轮流列席参加两委会、成立党员智慧团等,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建言献策、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公开承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党员示范户、党员先锋岗、五亮墙和悬挂“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等形式,促使党员树牢服务群众、树立形象。多渠道宣传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事迹,积极开展优秀党员表彰表扬活动,增强党员荣誉感、自豪感。同时区委要指导各镇(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实施细则,明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处理方式等,以更好地净化农村党组织党员队伍。三是实施农村党员作用发挥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农村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准则,从参加政治学习、履行党员义务、参与组织生活、带头遵纪守法、维护村规民约、服从组织安排、履行党员义务、带头勤劳致富、遵守廉洁自律、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规范党员的日常行为、强化党员作用发挥。探索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不断丰富考核的方式,在农村推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示制度,增加民主评议的透明度,提高考核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农村党员参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的考核,提高农村党员贯彻党组织决定,主动作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四)强化选拔激励,锻造农村建设“生力军”。近年来,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锻造了一支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干部队伍。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予以研究解决。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政治激励机制。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对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予以宣传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建议上级部门建立村“两委”干部补贴逐年递增机制,探索对经济发展落后、距离较远的偏远乡村,适当提高工作补贴,缩小其与经济发达村的收入差距;建立离任村干部常态化谈心谈话、挂钩联系工作机制,落实养老保险、困难帮扶、定期慰问等制度。探索建立优秀离任村干部返聘机制,对于未到退休年龄的优秀离任村干部可通过选聘到镇(街道)任职或返聘到本村担当指导员、调解员、监督员等岗位,发挥离任村干部的余热。二是强化农村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新用人理念,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人方式,着力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村干部群体。一方面灵活选拔任用机制。灵活运用内选、回请、下派等传统选拔方式,通过加强村“两委”干部人才储备、建档立卡等方式,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同时,建议上级部门放宽村“两委”干部任职条件,尤其是户籍或居住年限的限制,在缺乏合适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的村试点推行跨村任职的选拔方式,选派发展成效突出的村干部到软弱涣散的村兼任村干部,实现“强村带弱村”的治理方式,也可采用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形式拓宽来源渠道,激发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家乡发展的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干部队伍梯队培养。实施农村干部培养“薪火工程”,通过不拘一格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优秀农村人才,着力培养打造老、中、青“三级干部梯队”。重点发挥老年村干部传帮带的作用、着重发挥中年村干部中间力量、重视储备青年干部新鲜血液,做好“选、育、管、用”四字文章,强化农村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三是建立立体化监管体制。制定《基层党员干部及亲属涉权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厘清小微权力。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各村交叉监督的机制,解决因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利益依附、沾亲带故等情况导致的村级监督和党员管理难问题。联合纪委、巡察、政法委、公安等部门通过上廉政党课、开展警示教育、进行法律培训等形式,筑牢农村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对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提升监督技能和水平的相关培训,突出解决“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的问题,引导和督促他们切实做到敢监督、会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农村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
(五)强化组织建设,建强农村基层“桥头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认真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增强服务能力,建立“四必访”机制,即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纠纷必访、遭遇困难必访,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意见,改进工作作风。继续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党员挂钩联系帮扶”等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做广大群众的贴心人。落实好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强化对党员、群众的日常关爱帮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党组织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的功能。二是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健全优化基层组织体系、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压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抓规范性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定镇(街道)、村两级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清单,认真执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体工作责任实施办法(试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化“两委”干部政治学习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确保村级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以及涉及村民群众切身利益等相关事项都必须在党支部领导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整合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队伍力量,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立分片挂钩联系指导的机制,压实各类联系人员工作责任,切实强化抓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力量。三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建设。认真贯彻区委、区管委会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用发展验证党建成效,让增收带动党建创新,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群众致富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物质保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街道)党(工)委要全面排查本镇(街道)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落后村、“空壳村”,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制定发展方案,拓宽群众增产增收的渠道,挖掘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全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