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基层治理典型材料

admin 2022-08-23 17:49:56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健全四大体系 优化基层治理


今年以来,我县以“四亮创建”为总抓手,以提升基层治理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四大体系,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健全组织体系,筑强基层治理“主心骨”。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面结合的组织体系,通过党组织“一子落”,实现基层治理“满盘活”。一是组织架构纵向到底。建立县级领导联乡、乡镇班子成员联村、党员干部联组的联乡包村工作机制,压实县乡村三个层级基层治理责任。全县31名县级领导定期深入14个乡镇村(社区)走访调研,指导乡镇解决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二是结对联建横向到边。持续开展“两结对三互比一联创”活动,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退休党员到小区“三报到”制度,将党组织和骨干力量用在基层治理最前沿。全县39个机关事业单位与4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38个机关事业单位与19个城市社区结对联创,做到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条例联学、资源联用、治理联抓。三是网格管理聚焦到点。建立健全“村(社区)党总支部(党支部)一级网格——自然村(党支部)二级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三级网格——党员骨干户——群众联系户”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按照“网中定格、格上定人、人上定责”三定模式,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点,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职责。全县划分一级网格203个、二级网格1240个、三级网格2860个,每个党员骨干户联系5-10户农户,引导乡村党员干部下沉到网格开展工作,确保网格治理无缝隙对接。

二、健全制度体系,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一是优化善治机制。结合民情实际,创造性推进基层治理“136”工程,即完善一个村规民约,建好三支队伍,开展无非正常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安全环保事故、无诉讼、无违法建设、无逾期贷款“六无创建”,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创建参与率、达标率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成效稳步向好。**村、**村分别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二是深化自治机制。坚持科学界定群众自治领域,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全县203个村社区因地制宜修订完善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明确奖惩措施和标准,通过软引导、硬约束,推动村民规范自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重点推介**村培优培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分户考评积分管理等工作成果。三是完善共治机制。全面健全村党组织、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工作机构,积极推行“党支部+协会”“党小组+屋场”等治理模式,形成“支部抓协会、协会带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村坚持党建引领,挖掘红色资源,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集体占股、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长征5D沉浸式体验馆“红色城堡”项目,修复重建何长工故居,带领村民致富,共建共享发展和治理成果。

三、健全服务体系,编织基层治理“一张网”。一是网格服务精细化。推行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合一、联管联用”,实施“六到网格六兴乡村”行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村采取“时间银行”管理模式,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中”的原则,依托党建网格设立四个“岁月港湾”网格点,每点设党员守望者一名,为网格内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探望、日常生活照料、帮办代办等服务。二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全县组建673支“长工精神”党员志愿服务队,招募党员志愿者10000余名,结合“四亮创建”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防溺水、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服务800余次。**村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成立以村妇联为依托的星火、柞树、红莲三个片区的巾帼志愿小分队,开展“美丽乡村·志愿者在行动”系列志愿服务,举办“母亲课堂”“旗袍秀乡村,醉美***”等活动,广大志愿者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三是公共服务全程化。在全县14个乡镇、203个村(社区)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率先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建设“**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各项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向网格集聚,组建志愿 “帮代办”队伍,明确专人全程指导办理基层公共服务事项,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一门式”“一次性”办成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健全保障体系,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一是强化政治保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清廉支部建设“七个一”活动,将政治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年度考核、县委巡察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最大限度把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建好村“两委”班子队伍、集体经济队伍、群众自治队伍“三支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举办“铸魂赋能强本领、先锋先行开新局”主题培训和农村党总支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有效提升村干部综合能力和履职本领。选派7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镇挂职,13名年轻干部任村第一书记。整合“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返乡人才+志愿者”力量,组建县乡两级专业服务队伍,定期走村入户提供基层服务。三是强化信用保障。加强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将诚实守信纳入村规民约范围,强化群众自我约束和积分考核,规范开展信用村创建、农户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营造整村守信良好氛围。大力实施“党建+诚信金融”,依托党建网格体系,畅通银行资金流向乡村渠道,全县已创建信用村105个,评选信用户15828户,各商业银行累计为信用户放贷3.15亿元,打造出一条党建“牵线”、金融“搭桥”、党员群众“唱戏”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