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聆听专家授课、现场观摩领悟和分组研讨交流,拓宽了眼界视野,找到了差距不足,明确了工作思路。现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五股劲”探求浙江基层治理的根与魂
一是浙江之实源于“要让鸡毛飞上天”的干劲。改革开放之初,当许多地区还在为“姓资、姓社”问题争执不休时,浙江人已经开始“鸡毛换糖”,发展民营经济。面对停车难问题,宁波市南门街道推动竹林荒地蜕变小区停车场。
二是浙江之强源于“争当时代弄潮儿”的闯劲。杭州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试水“托管式加梯”模式,引入社会化企业,免费安装、有偿使用,被居民赞誉为“公交电梯”。正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造就了浙江在放管服改革等领域不断创亮点、推试点,使浙江始终处于我国改革发展的第一方阵。
三是浙江之新源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巧劲。采荷街道创新“物居业”三方联动机制,社区、物业、业委会合署办公、协同治理。浙江干部用一系列“金点子”,变不可能为可能。
四是浙江之优源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采荷街道精耕“党建同心圆”品牌17年,成为彰显组织力的重要载体。“枫桥经验”60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始终是基层治理标杆。
五是浙江之活源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后劲。在授课、解说、交流等短暂的接触中,我们能感受浙江干部的魄力、定力和能力。解锁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密码,他们特别注重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一大批高学历、有情怀的年轻人,已经接过时代接力棒,成为基层治理带头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结合街道实际,从“四坚持”着手,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亲民化改造,优化四级党群服务阵地。整合“街道、中心社区、社区、小区”资源,打造四级党群服务网络。街道层面,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进“多网合一”,加快市场监管、税务等服务平台数据互联,实现“一网服务”;细化服务项目清单,拓展社会保障、证照办理等线上审批功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党员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呼啦圈”机制(群众诉求呼出来、各层面党员拉进来、驻地资源圈起来),打造融合式教育服务阵地。中心社区层面,在去年建成第一中心社区基础上,年内再建成1个中心社区,分别覆盖周边4个基本社区,将基本社区活动类项目统一交中心社区承接,制定“一周一主题”活动计划,丰富群众活动载体。社区层面,分批次对辖区12个社区实施亲民化提升改造,用更加开放、包容的服务环境、设施,取代现有硬质柜台,拉近与办事群众的心理距离。小区层面,对2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阵地、功能提档升级,采取“嵌入式”服务模式,使党员群众不出小区就能享受代买代送、水电气暖缴费等见缝插针式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是坚持网格化治理,完善五级邻里格运行机制。从“网格”小口切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优化网格设置,健全“社区、片区、小区街巷、楼栋院落、单元邻里格”五级网格职能,将“二巡查”(小区环境、治安)、“五必访”(重病、残疾、空巢、困难、失独家庭)纳入网格,完善网格服务功能。建强网格队伍,吸纳小区党员、五老乡贤、下沉干部入网进格兼任“六大员”(感情联络、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生活服务、和睦促进、管理监督专员),组建“商居联盟”,发挥企业商户作用,为网格员提供保障服务,激发履职热情。健全网格机制,区分网格事件性质、难度,建立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网格员处置一级事件、社区处置二级事件、街道处置三级事件),提升处置效率;探索“吹哨派单”模式,健全“指挥调度、双向协同、闭环管理、常态研判、责任评估”等5大运转机制和“量化积分、每月督导、年度绩效”等3大考核机制,提升网格治理效能。
三是坚持项目化运作,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实施“党建+”项目,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持续深化“片区大物业”模式,鼓励引导物业企业,将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自营项目引入小区,有序拓展邻里互助、养老托幼等2.0版增值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突出服务导向,聚焦回坊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民族知名人士作用,做大做强学习巷“邻里节百家宴”、洒金桥“帮你有一套”等特色党建项目,提升党建品牌规模效应和影响力,增强服务能力。创新研发“码上安全”APP,组织企业商户下载使用,实现线上隐患自检提醒、问题反馈收集,消除监管盲区,提升监管效能。
四是坚持社会化参与,构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行契约化共建,通过健全四类(服务、资源、责任、个性)清单、双向(社区、驻地党组织)服务运行机制,实现多元共治。深化区域联动,紧扣辖区背街小巷多、老旧小区多、商户门店多、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建立“物(业)居(委会)业(委会)商(会)”红色联盟,围绕业态布局、市容秩序、小区安全等公共事项,制定“街规民约”,促进“自管自治”。9月底前,基本实现北院门风情街城管、社区、商会联动共治格局,为十一国庆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深化党群联合,年内搭建“嫲嫲娅娅议事会”、回坊青年志等5个回坊特色群众议事机构,动员热心党员、楼栋长等组建219个小区“红色管家团”,倡导“群众的事情群众议、大家的事情大家管”,通过精准化、贴近化服务,让群众串个门儿就能把事办成。深化义工联盟,探索新型“社区合伙人”共赢模式,按照“五约(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流程,引导“社区巴”等商业机构、乐和养老等社会组织入网进格,共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康养理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