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奋楫笃行攻坚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的氢能源等重特大项目10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6%,均居全市前三。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项目为王,矢志绿色跨越,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一、攻坚重大项目,激活工业经济“源动力”。滚动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百日攻坚活动,不断延续“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一是更加精准地“引”。紧扣精密结构件、节能环保装备、大数据+、绿色建材、动力及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和客商资源库、目标企业库,高效运营……等4个招商大本营,联动社会化招商,确保全年引进百亿级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二是更加高效地“建”。全面提升项目落地率、投资率、达产率,牢牢抓住项目统计入库匹配度、产出效益,对编排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完善进度预警机制,每周集中解决问题,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5个,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2%以上。三是更加严格地“考”。每月对4个招商大本营、10个招商专班和36个招商小组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每季通报各板块各部门招商实绩,连续三个季度排名末位的板块部门主要负责人调整使用。
二、做强园区载体,筑牢产业发展“主阵地”。坚定不移走具有主城特色的“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一是昂起龙头强主体。举全市之力推动城西科技城“二次创业”,三年内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创成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全国知名的*设备制造和服务特色园区、长三角区域供需对接环境“*”、“*”技术服务创新及新材料新装备制造先行先试区。二是拓展空间强支撑。坚持增量存量一起抓,今年新建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坚持“亩均论英雄”,用好*资源综合利用平台,提速低效产能出清,年内盘活闲置土地120亩、闲置厂房100万平方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3家。三是创新管理强活力。优化“片区+园区”管理机制,更大范围统筹资源要素,叠加园区招商引资和土地、人口等优势,形成共促发展的合力。全面推进经济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组织化水平。
三、加快企业培育,打造智造**“新引擎”。持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提升“含新量”。强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梯次培育,确保年内……等10家企业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20家企业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规上企业中国家高企占比达15%以上。二是提升“含数量”。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全年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超105个,覆盖全区规上企业86%以上,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20家以上。三是提升“含绿量”。鼓励企业开发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技术、绿色产品,支持*等3家企业年内创成省级绿色工厂,“十四五”末全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不少于100家、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以上。
四、优化服务保障,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打造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高地。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迭代升级“工业*条”等干货措施,年内创成工业星级企业254户以上,以政策供给“高强度”跑出工业强市“加速度”。持续推动“一件事”“不见面”等集成改革向更多领域延伸,不断擦亮“*”政务服务品牌。二是强化要素支撑。用好10支1亿元规模的产业引导基金,探索“拨改投”“债转股”等投资模式,健全收益让渡、容亏免责等机制,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大力实施“*人才计划”*升级版,集聚一批创新团队和优秀大学生,将人才“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三是强化为企服务。坚持“围墙外包办、围墙内帮办”,推动部门“工作到企业、服务到一线”,建立健全客商评价、作风评议等制度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服务企业成为全*各级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