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国有企业党委2024年度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admin 2024-12-19 18:41:39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国有企业党委2024年度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打造“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搭配科学、能力素质过硬、梯队建设完备”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公司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人才队伍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在选拔上做实功,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制度环境。一是严格标准程序,把好重要关口。严把干部入口关,提高选人标准。坚持新时代好干部“二十字”标准选人用人,注重把好政治关,选出靠得住的人;把好能力关,选出本领强的人;把好廉洁关,选出底线牢的人。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严把动议酝酿关、推荐考察关、讨论决定关、公示关、任前谈话教育关等重要关口。通过充分酝酿,将征求纪委意见和干部档案审核关口前移,加大审核把关力度。采取“内部推选+竞争上岗”相结合方式,扩大干部和员工参与范围,组织所属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民主推荐,让干部员工更好地行使“参与权”“选择权”,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作用,体现选人用人“公平公正”。开展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检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将结果作为选人用人工作的“晴雨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二是建立“3+N”机制,拓宽选人渠道。指统筹研判、积分画像和源头储备三方面举措,着力培养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成熟度的多元化年轻干部。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企业发展与干部培养、人才开发,坚持把年轻干部个人成长放到企业人才强企队伍建设“大盘子”中通盘考虑,定期开展班子运行调研,掌握干部情况,听取队伍建设意见,做好分析研判。加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分段研究、综合分析,统筹建好年轻干部储备“蓄水池”。组织基层开展干部梯队建设培养规划,由推动本单位培养向梯次培养转变,构建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用好用活干部资源,让干部出得来、走得稳、行得远。实施积分画像。建立年轻干部日常好人好事正向激励清单、日常考核负向激励清单,强化日常考核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望闻问切”,精准“画像”,为干部选拔提供第一手资料。坚持“双推双察”,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组织基层单位针对重点培养的干部开展“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双考察,有针对性制定“优秀年轻干部精培”和“年轻干部多岗锻炼”等计划。对具有培养潜力的二级正职、副职以及后备干部纳入企业家预备队、战略预备队、超级战略预备队人才库。强化源头储备。充分利用城市炼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区位优势,出台向大学毕业生薪酬待遇倾斜、“双师制”培养等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大学毕业生来企业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优质年轻干部。

(二)在培育上求实绩,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培养环境。一是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本领。及时为年轻干部队伍“充电”“补钙”。组织2期中层干部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集中培训班,由10名年轻干部代表担任培训班委,带头形成研究汇报成果以及研讨材料10份,开展“有组织自学”、微课、国学社分享,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增添动能。扎实推进“青马工程”,建立“思想+业务”双导师培养模式,组织学员赴铁人学院参加专题培训、接受红色教育,走进大庆石化“结对”学习交流,组织中期汇报会盘点学习成果、工作任务,加强干部预备队和战略预备队党性培育。实行“双向交流+学习锻炼”挂职,近三年来,累计选派72名优秀年轻骨干到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重要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优选10余名不同层面专业干部,特别是安全环保专业干部向市政府机关推荐挂职历练,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履历。发挥城市炼厂地域优势,积极向市政府推荐企业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市年轻干部柔性储备库,推进地企挂职交流和年轻干部共享机制落实,多名优秀干部被交流借用到市政府机构从事专项工作,丰富选拔培养干部渠道,为企地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职业素养,激发自学动力。让干部主动学习、主动作为,自觉学习掌握本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将“有组织自学”理念融入培训机制,植入员工心底。创新奖励政策,对学历晋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发员工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各所属单位细化岗位要求,按照岗位标准落实具体内容,建立一人一册的自学方案,循序渐进开展10分钟自学朗读、领学精读、工作成果微分享、讲党史故事等多元化“有组织自学”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共建自学,激发全员学习热潮。干部带头抓好思想铸魂工程,围绕“大庆身边学大庆、铁人身边做铁人”主题,以“政治理论+党务基础+管理提升”为内容,举办“三强”干部素质能力提升、“青马工程”、管理人员和党务工作者实务、安全履职等培训班,以思想政治教育、履职能力提升、文化引领、领导力和领导艺术等新知识新理论为重点,提升年轻干部爱企情怀、专业管控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创新年轻干部专业小组“有组织自学”,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学习在年轻政工干部中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作用,持续提高年轻政工干部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助力通过集团政治理论职称考试,面向参加高级、中级政治理论职称考试的年轻政工干部、以及政工岗位培养人员开展深层次“有组织自学”活动。

(三)在考核上出实招,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激励环境。一是实行分级精准激励。启动“一人多能”“A+轮岗”“一人双岗”三重递进式激励措施,补足短板、强化优势,通过实践稳步提高干部员工实际管理和工作能力。实施“一人多能”第一重激励,鼓励干部员工积极开展岗位拓展学习,在原有技能评估A、B、C定级的基础上,将定级上限拓宽至A+级,每月兑现固定的激励额度,有效引导干部员工提高水平。实施“A+轮岗”第二重激励,轮岗干部每月享受额度较高的第二重激励,鼓励多能员工深化岗位实践,提高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实施“一人双岗”第三重激励,鼓励各基层单位班组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互助、减员增效,实现班组互助,达成“华为345”绩效法则,即5人工作由3人完成,兑现4人绩效,同时,受激励干部员工在年度考核、推先选优、职级晋升中享受优先待遇。二是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公司党委根据党中央政策规定和集团制度要求,结合企业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与人才强企工程实际,推进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制定《中层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明确任期考核和结果应用管理要求,对任期和年度工作业绩完成好的所属单位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绩效激励。完成各层级领导人员任期协议签订,形成职责明确、目标清晰的契约化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并发布《管理人员考核退出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加大管理人员考核结果应用力度,对排名靠后的干部兑现绩效扣罚,实施退出现职、从事专项工作、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等多种方式,2024年,对部分考核排名靠后或不适合管理岗位的年轻干部进行考核退出调整。加强在一线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管理,不断深化立体式一线干部考察机制,采取“一评、二谈、三听、四看”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考察调研,坚持自我评定、考察谈话、日常交流、急难险重看表现等方式相结合,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其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助推快速成长。

(四)在管理上见实效,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发展环境。一是横向转换畅通渠道,纵向晋升加速成长。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个序列的干部培养管理制度,明确三类人员选聘晋升条件,三个序列的干部可根据相应级别找到相对应层级,根据成长路径可实现“横向对转”。自序列改革以来,三个序列间互相交流选聘人数达30人,2024年,1名高级主管竞聘到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岗位,1名首席技师选聘为基层技术骨干(装置长),多名技术骨干、技能骨干竞聘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全面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推荐票的“旧框架”,将年轻干部是否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挂职锻炼,是否有多年在装置长、值班长、班组长等基层岗位实践经历作为公开选聘的加分要素,打破各类人才纵向晋升的“天花板”,搭建三支人才队伍横向选聘的“立交桥”。实施年轻干部多岗位学习轮换制,开展干部交叉任职,推进“一岗双责”履职,大胆重用多名年富力强、管理成熟、业务精优、公信力强、抗挫折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关键、重要岗位历练,丰富成长履历。二是首创“积分”管理,激发内驱动力。二是创新推行干部选聘和晋级“积分制”,通过“量化积分+专业笔试+面试演讲”的公开选聘形式,注重从学专业、干专业,且具有基层装置长、技术组长、班组长、主操岗位操作员任职经历的干部队伍中培养、选拔领导干部,推动形成搭配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在专业积分选聘和晋升科学评价体系中,围绕岗位需求,明确学历、职称、专业和轮岗经历等专业要求的基础分,挖掘有更好发展潜力的干部。重点衡量干部在重点项目或工作任务中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干部的业绩贡献值,鼓励干部拓展加分“专业导向”。重视业绩创新能力“实绩导向”,在干部选聘中围绕能够展现技术和业绩能力的论文论著、专利、技术成果、专业荣誉等方面,强化干部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坚持成果导向,将干部“积分制”延伸到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岗位选聘和层级晋升当中,以积分搭建竞聘“赛马场”,搭建涵盖“基本素质+成果业绩+实践经历”为评价体系的百分制“积分”模块,以积分推动干部“比学赶帮超”。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系统培养,压实各级责任。坚持党管人才,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公司发展、岗位职责和个人成长的需要,打造全覆盖教育培训体系,统筹推进青年培养工作。

(二)坚持人才交流,盘活人力资源。在用人上构建开放式交流轮岗机制,贯通人才培养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上挂下派、交流轮岗,为各系统、各专业、各层级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和岗位适配性的平台。

(三)制度留人,营造成才环境。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利于留住人才的方案和制度,让青年人才不想走、不愿走,努力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成就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