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鳌江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全面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力。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增长。
1-10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累计申报15.44亿元,累计增速1.32%,研发强度3.52%,较去年同期强度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完成44.43亿元,累计增速9.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6.1%,较去年同期比重提升0.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完成70.06亿元,累计增速8.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13%,全市排名第6,较去年同期比重降低1.57个百分点。1-11月新增孵化空间面积9.98万平方米,完成率124.75%,排名全市第3;新增孵化企业备案168家,完成率112%,全市排名第5;新增创新创业人才2008人,完成率167.34%,全市排名第5。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完成49.68亿元,完成率124.19%,全市排名第3。
(二)科创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攻坚建设鳌江实验室。优化《鳌江实验室建设方案》,制订《鳌江实验室科研人才管理办法(试行)》《鳌江实验室科研项目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鳌江实验室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等系列管理办法。筹建智能装备设计及集群制造创新中心、先进装备及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运维系统研发中心、工业设计研发中心等科研单元,增设浙南康复产业转化中心、x县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为实验室科研单元。全力推进实验室装修工程建设,目前工程接近尾声。加强与县委编办对接鳌江实验室审批设立事宜,正在着手准备审批设立登记资料的准备工作。结合实验室管理需要,向4个与我县合作的高校开展实验室主任人选推荐征集工作,研究确定实验室主任。开展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共征集到项目需求31个,其中智能装备18项、新材料3项、汽摩配4项、农业4项、服装服饰1项、宠物用品1项。加强工作保障,筹备揭牌仪式活动,聘请x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担任鳌江实验室荣誉顾问,签订《x县人民政府x海洋大学鳌江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
2.推进大孵化器集群建设。推行县乡两级政府联合龙头企业打造示范孵化基地创新模式,按照“政府牵头建设、龙头企业配套支撑、专业机构运营”的建设思路,推进x时尚智造示范孵化基地建设。整合主管部门、重点工业乡镇、上市龙头企业、专业运营机构等多方资源,全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产业创新高地。注重孵化基地提质增效,全年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科技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出台《x县大孵化器集群运行与管理办法(试行)》《2024年x县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激发创新创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厚植孵化育成增值服务,强化“专业孵化+天使投资+创业导师”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孵化基地与金融服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授信、政策性担保服务支持,成功为孵化器企业得耐特(x)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法国CARNATION公司、商丘山丘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400万元(其中利用外资150万美元)。
3.推进科创平台提质增效。强化对科创平台的闭环管理和服务保障,科创平台与86家次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签订合同总金额近5800.94万元。武大x创新中心联动共建武汉大学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参与制定三项团体标准,“公路工程数字化项目”完成子项目的研发、实施和推广,已在浙江、山西、新疆等地落地应用;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备忘录,共同开发能源工程管理数字化系统。与x天姥山航空研究院、深圳科比特重明鸟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筹建联合成立“低空服务研究院”,联合开发低空经济下不同应用场景关键技术以及落地实施。浙理工x研究院助力企业获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省生产方式转型项目;申报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海洋科技创新项目1项、市揭榜挂帅需求2项、鳌江实验室揭榜挂帅需求2项;为8家企业进行专精特性对标诊断。全职引进省级领军人才1名。温大x智造院成功申报科技部外专项目2项,获批市基础科研项目2项。工业现场级数据采集仪在包装机械场景中成功应用,分布式三坐标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在1家龙头企业的大规模三坐标集群中得到验证。全职引进1名国际双料院士、1名省级领军人才,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8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
(三)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加大。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家、重新认定76家。完成省市研发机构申报、推荐工作,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7家,推荐上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1家(市里推荐8家),上报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开展省级“尖兵领雁”项目申报,申报科技特派团项目1项。x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专项立项2项,其中工业类1项(高冗余线控化主动控制型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研发及应用),农业类1项(x特色食材功能性食品研发与产业应用)。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领军团队项目1项、高水平团队项目1项,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2项进入复审阶段。
(四)农业科技不断发展。
1.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省市团队特派员3支、省级科技特派员16人、市级科技特派员13人,县级科技特派员17人,已实施特派员项目16个、拟立项个人特派员项目16项;率先实现16个乡镇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结对。近2年共计投入省级资金280万元,建立示范基地16个,推广新技术25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0种,培训农民900人次以上,主持制定地方标准1项,研发新产品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项,带动农民及实施单位增收1800万元以上。
2.加大农业科技发展力度。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列入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创建名单;“x特色食材功能性食品研发与产业应用”获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市级基础性公益科研项目立项24项;积极恢复县级科技自筹项目,已立项社发类2项、医学类35项;县科技局主持开展县“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项目1项。
(五)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常态化开展“科技副总”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副总”工作走深走实。制定《x县民营企业“科技副总”工作实施办法》,形成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依托我县3大高能级科创平台资源优势,建立由40位不同学科博士组成的专家库,为48家企业匹配“科技副总”,推动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3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6项,建成企业研发机构3家。
2.加强科技人才工作。申报“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市高水平创新团队1支,全职落地省级领军人才2人、1人。协助县委人才办相继组织开展了2024x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日本赛区项目路演、大赛(深圳)走访活动、大赛总决赛等各阶段赛事活动;高科技创业组获奖项目目前已落地x科技企业孵化器注册企业2家;筹备2025中国·x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前期工作;做好2个项目参加2024“来x·创未来”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对接工作。做好“青科会”落地成果报送工作,2023年度“青科会”1个高能级平台、3个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第三季度完成进度清单报送市局,所有指标提前一个季度完成。
3.推进科技金融助企。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监管支局印发《x县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向省科技厅报送科创型企业科技创新再贷款需求12家。组织金融、保险机构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排摸5家企业金融、保险需求,召开需求对接座谈会。与人保x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保险与科技行业合作发展的新模式。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监管支局开展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并做好后续放贷工作。加大对科创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新增科技贷款92.8亿元,同比增长19.28%。
4.强化校外科技类机构监管。在x县现存22家科技类培训机构中,已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纳管机构14家,落实省市“双减”工作对标调度会议精神,全面做好近三月订单全覆盖工作。经科技类准入审核累计通过8家,未经审核通过的科技类培训机构14家;其中8家机构缺少消防备案材料、6家机构因场地问题不符合要求(其中2家已另找场地装修)。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高科技”建设鳌江实验室。
1.链接高校科研院所,提升实验室研发实力。一是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全面加强与x大学合作,依托x大学运营鳌江实验室。二是导入科创平台高端科创资源。整合现有科创平台,由鳌江实验室统一管理,加强与武汉大学、x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交流,通过联合实施项目攻关、学术论坛、人才交流等活动。三是对接省级实验室。发挥省级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把鳌江实验室纳入省级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参与创建或合作共建。
2.集聚创新人才团队,强化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改革支撑。一是加强人才梯度引培。建立以顶尖人才、在平科创平台全职引进的省级“领军人才”为核心,骨干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主力的人才队伍,夯实科研服务基础。二是借力高校人才资源。发挥共建科创平台合作院校的专家教授人才优势,提供先进技术支撑。三是联动推广“科技副总”。做好企业端需求再排摸,通过“x大学百名博士教授进x”,扩充“科技副总”专家库,精准匹配,助力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2025年实现x大学博士教授帮扶x人数不少于100人;引入1名二级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引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
3.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一是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智能制造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生命健康、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聚力应用开发和产业技术研究,征集、凝练一批技术需求和攻关清单。借鉴昆山市科技局关于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的做法,实施“苏步青攻关计划”,链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深化校企技术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x转移转化,解决一批产业“卡脖子”难题,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更好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5年征集“苏步青攻关计划”项目技术需求不少于30个。二是探索新型创新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对接本土优质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发机构等方式,与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更加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三是深度参与技术创新。通过向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车间、自动化产线改造、项目申报、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助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科研单元助企2025年力争实现省科技进步奖入选1个、省“尖兵”“领雁”计划入选1个、市高水平创新团队1支、市“揭榜挂帅”项目2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3个。
4.转化科研成果,助推人才创新创业。一是加强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鳌江实验室人才、技术、成果等科创资源优势,引进和转化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发展,实现自我造血,2025年实验室科研单元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横向课题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二是设立“科创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与产业基金、创业投资等资本形成合力,助力本土科技型企业成长,支持引进县内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地,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激发原始创新活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三是强化孵化功能。在鳌江实验室内部引入“众创空间”、“中试基地”,孵化若干创新型项目、科创型企业,培育若干科创型企业茁壮成长。四是吸引人才项目落地。推进人才创新创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及高质量项目落地x。
5.布局未来产业,拓展新发展空间。围绕类脑智能、深远海开发等方向布局我县未来产业。一是培育康复产业发展。结合浙南康复产业转化中心建设,依托x医科大学,通过联合我县重点企业开展类脑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孵化等形式,发展壮大我县康复产业。二是深耕“蓝色牧场”。结合南麂岛国际海洋湿地(国家公园)建设,依托x海洋大学,研发一批海水养殖装备,向深水海洋养殖业发展,发展特色养殖业,拓展蓝色牧场;加强大黄鱼病虫害防治研究,推进大黄鱼种子种苗工程;做好南麂岛海域生态修复。
(二)围绕“高效能”建设大孵化集群。
1.加快推进国有加速器、科创园建设,高效能推进科技招商工作。在昆阳、鳌江、万全、滨海新区等我县科创智造走廊核心区块,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利用国有资本投资谋划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等新型孵化空间,打造“龙平苍一体化”创新创业高地。如谋划滨海新区海豚湾科技加速器和x县“科创城”等项目。发挥x县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有孵化平台加速器作用,站在全县科技招商角度出发,主动承接全县范围内优质科技招商项目的落地。
2.加快专业型科技孵化园区建设,高效能补齐x产业结构“短板”。紧紧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文章,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核心,努力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创新突破,以智能装备、新材料、时尚智造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加快专业型科技孵化园区建设,补齐产业结构“短板”。2025年充分发挥好鳌江实验室众创空间、滨海发展大厦孵化器、省级印包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孵化基地作用,大力培育软件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3.多元化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高效能提升大孵化器集群建设水平。在学习借鉴广州等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关于支持民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实施意见》,允许民营企业采用“先租后让”拿地建设科技孵化器。按照x大孵化器集群发展“七个一”建设要求,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建、扩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培育产业链主型企业,培育新兴产业,真正做到强链补链,推动大孵化器集群多元化发展,推动我县大孵化器集群“量”和“质”双重提升。
4.做好导向型科技孵化园区建设,高效能布局和培育新兴产业。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22)23号),以高水平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导向,大力培育时尚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
(三)围绕“高质量”建设创新主体。
1.靶向推进企业培育。推动“规上企业高新化、高新企业规模化”,实现做大高新技术企业盘子,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库,动态排摸全县各行业领域企业,设立当年冲刺库、次年后备库、第三年苗子库。根据企业的专利、成长性、创新性等指标,对当年冲刺库实行三色管理,充分科技中介力量,开展“诊断+提升”服务,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分类指导做好培育相关辅导工作。联合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辅导、集中培训等针对性培育措施,营造县域高企培育氛围,切实帮助企业提高申报材料质量和水平。
2.分层创建研发机构。将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差异化支持推动研发机构分类培育,全方位提高R&D形成率。完善省市县三级研发机构培育体系,推荐省高企研发中心5家以上、市高企研发中心15家以上、“无感认定、备案即可”县级研发中心20家以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研发机构实施个性化的培育工作,加强引导头部企业深化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冲刺更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民非研发机构实现研发设备共享,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其行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知名度。
3.完善“科技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原有的评价框架,扩大评价对象的范围,将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重点服务业全面纳入其中,对企业创新实绩进行年度统计排位分档,设立科技英雄榜,驱动企业创新升级。优化“科技论英雄”评价结果的运用及奖励措施,将评价结果与项目准入、资金奖补、工业用地保障、企业研发人员就学照顾等政策待遇紧密挂钩。(特别是设置零研发企业约束,将研发投入应用到“亩均论英雄”中,以及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一票否优制度”,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强化科技惠民富民。通过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载体,深入谋划主导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引导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深度参与申报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等。充分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农业双强”行动,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继续实施山区五县市重点攻关项目、市级基础性公益项目、县级自筹项目,积极研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发展精品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排摸农业龙头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