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重点工作谋划务虚会发言材料

admin 2025-02-21 18:05:58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根据要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作一个发言,既是吐槽更是自嘲,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沟通不畅,争先进位不够有序

在全区的工作中,乡镇与区直单位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导致乡镇认为区直单位不接地气,区直单位认为乡镇在落实工作上存在推诿的现象。同时,乡镇与乡镇之间存在争先进位内卷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乡镇与区直部门沟通不畅。乡镇与区直单位各自强调自身的困难,导致双方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尤其是*单位在过去可能在不少领导和区直单位心目中都有一些意见,觉得*单位干部姿态高,不好交流沟通,时常有“轻狂”的评价。无论是日常开会、接待检查,*干部在沟通交流上总是“慢半拍”,从客观原因说,是因为人员少、任务重、接待多、检查多,导致镇村干部疲于应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干部对自身定位不准,自视甚高。二是乡镇争先进位内卷严重。区里为了促进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激励与考核措施。比如,每季度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擂台赛以及年终的考核等,乡镇对获得名次很看重,有时出现有力过猛的现象。比如,考核组到乡镇时候,为了给检查组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乡镇的主要领导是全程陪同,生怕考核结果不理想,影响到乡镇排名;到了年终考核的时候,乡镇的主要领导更是“轮番上阵”到主管部门拜访留下好印象,考核部门是“门庭若市”。争先进位出现一种无序化的现象,内卷的情况严重。

建议:首先,乡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更多换位思考。乡镇与区直单位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特别是*单位必须摒弃过往自视甚高的想法,镇村干部改变坐井观天、自命不凡心态,主动与区直部门进行沟通请教,提升工作的质效。其次,各乡镇要正确看待争先进位,考核只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要重视考核,但也不能让争先进位“走火入魔”。同时,考核部门更要把好“尺子”,做好工作量化。把考核办法放在前,围绕考核标准开展工作,做到考核公平公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二、城乡发展,政策倾斜不够均衡

*单位有10个社区、15个村,事多又杂,既要处理农村工作问题,也要解决城市发展矛盾;既要建设“和美乡村”,又要打造“智慧社区”。但获得的资源和条件以及人员的配备与普通乡镇无异,既制约了城市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保障,也使得农村产业发展在规划区限制中夹缝发展。一是农业发展,困难重重。由于金开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单位农业发展受到压缩,想发展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往往受制于土地等各方面的因素。近年,因征地拆迁,原有水利工程被损坏严重,加之*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的现实情况,每逢干旱年份,取水困难,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产业发展困难。上级部门在制定相关农业生产任务指标时,未考虑到土地征收的因素,仍然采用原先9万亩耕地的数字。二是城市建设,短板不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不少短板,*单位的老旧小区多,辖区内的小区外墙脱落、房屋漏水、雨污水混流、道路的破损等不同程度的存在,居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存在的问题投诉层出不穷;集镇人口的增长,道路交通压力也逐渐突出。但区直单位把我们看做是“园区”,老旧小区改造的配套设施往往倾向于城区街道。

建议:工作不能只“打板子”,也要“出点子”,上级部门对乡镇工作要多一些实打实的政策关怀,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创造条件,特别是把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协调好,而不是把协调的任务交给基层。不能只“压担子”,也要“开方子”,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完善考评体系,在各项重点工作评比中,能够多考虑每个单位制约因素,多方面综合考评一项工作成效。不能“找茬子”,也要“找路子”。

三、信访维稳,化解处理不够有效

一是属地责任包罗万象。近年来全区的信访量大,主要围绕征地拆迁、城市建设管理等问题,缠访闹访问题频发,镇村干部需投入极大精力做好维稳工作,基层治理矛盾突出。在解决信访诉求中,上级部门出于不想出事,要求基层要落实好属地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严肃问责。在重压之下,乡镇往往容易出现走形,特别对于像*这样的信访量大的乡镇更是压力剧增。二是化解信访存有畏难情绪。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时间久、证据缺失,无法查清真相,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不敢担当、反复推脱,乡镇处理化解存在畏难的情绪。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存在问题,如涉及多部门权责不清的,不能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致使问题拖大、拖炸,有时等到赴省进京的问题出现,才被动解决。

建议:不少信访问题很复杂,仅靠单一主体、单一手段难以有效解决,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信访问题,主责部门要主动承担起牵头责任,主动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共同研究信访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不能单单依靠属地,要共同推动事情解决。同时强化依法维权宣传,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倡导越线就违法,违法必追究。

四、基层减负,督促指导不够明确

一是各自为政有苦难言。区直部门间统筹联动不够,同样内容、不同格式的资料需要基层多头报送,一些非涉密文件也通知乡镇频繁上门领取和归还文件。大部分总结、台账、表册等资料既要交电子档、又要交领导签字盖章纸质档。区直一些部门都要乡镇、村社进行规范化建设,导致村社的各种制度牌、宣传牌“琳琅满目”应接不暇。2024年度的基层减负又作为重要工作推进,然而基层对具体的减负标准不清楚。联合督查组因为每个检查人员的标准不同,对乡镇的指导也存在不同,导致在基层减负的过程中无所是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落实。二是督导检查应接不暇。相关部门以调研、指导、督导等名义到乡镇开展工作检查的情况依然偏多,有时就算工作很忙,为了不“得罪”领导,也只能挤出时间陪同,耗费大量精力。*单位靠城区较近,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任务集中期,上级调研督导多,陪同任务更重,班子会有时都开不齐,更没有时间听基层村社干部汇报工作,有时主要领导办公室门口各部门汇报工作人员一等就是半天。

建议:要拿出“真减负”的态度,上级部门要带头,从减少会议频次,到压缩检查考核,再到精简报表材料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整治,才能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干事。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