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度乡镇和县机关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要求,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照四个方面认真对照检查,通过深刻分析原因、仔细剖析根源,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充分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方向和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领会不够深刻。自己平时工作事务繁忙,各类会议较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忽略了对理论学习的深钻细研,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的把握和理解不深不透,处于浅表化的阶段,缺乏深钻细研的钻劲和韧劲。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自己平时在参加中心组学习、班子集中学习时没有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对“两个确立”的理解停留在字面范畴之内,没有放到司法行政全系统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没有把学习的主要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县法治建设的强硬措施和具体办法。三是反对错误思想的意识有待加强。虽然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性,但在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和错误言论,主动发声、积极引导舆论方面做得还不够,缺乏坚决抵制和及时纠正的勇气和行动。例如,在听到一些关于**的不实言论时,没有及时站出来进行正面回应和引导纠正,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误解。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一是进取精神有所松懈。自己有时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部门交付的任务,没有对标先进,没有从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成效去破解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有时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中仍存在“安于现状、小进则满”的思想,工作满足过得去,不求真正过得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一马当先的劲头不如从前。二是作风建设抓得不够扎实。自己主观上重视作风建设,但工作实际中对干部作风问题批评教育的多,动真碰硬问责的少,当好作风建设“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强。持之以恒、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作风建设的意识有所减弱,对个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一抓到底的魄力。三是服务群众功夫还需淬炼。没有深刻领会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没有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比如在为民办实事活动中,司法局仅推出6项便民服务举措,相比公检法三家单位数量偏少。
(三)在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
一是在履职担当上责任意识不强。自己在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方面开拓创新的能力不强,缺乏攻坚意识,习惯“按套路出牌”,面对棘手问题和难点堵点问题时,喜欢安稳平和,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闯劲、拼劲和猛劲。比如全县律师万人比和公职律师配备率不高,与先进县市区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在主动谋划上还不够有力。从政治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有时候说与做、知与行存在差距,行动上不到位不彻底。在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上,还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自己在如何肩负起依法治县统筹职能,进一步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强化司法所合法性审查能力上缺少系统谋划。三是分析研判还不够深入。对全县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定位和现状分析研判不够,缺乏具体的谋划和决策。在深入研究法治政府建设、“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思路不够开阔,缺乏“一盘棋”的思想,执行落实上有一定的差距。
(四)在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仍需压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还不够有力,压力传导不够,督促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不大。与干部谈心谈话不够深入,多数情况仅仅停留于工作层面,真正深入谈心谈话较少,抓早抓小、咬耳扯袖不够经常。二是抓意识形态工作不够有力。自己对意识形态工作主要是以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为主,指导督促不够有力。自身对各级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工作的安排部署不够科学、详细,表率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抓网络意识形态方面缺乏创新的举措,网评员队伍整体战斗力不高。三是表率作用发挥不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平时强调的多,督促检查的少。自己虽然落实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休假休息等方面的规定比较严格,但带头勤俭节约做的还不够,在一些小节方面有从众心态,对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抵制不够坚决。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一)党性锤炼没有加强。作为局党组书记、局长,深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在主观上是高度重视强化理论学习的,但因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忙于事务,常常放松了理论学习,当学习和工作冲突时,经常学习服务于任务,在精神上及时“补钙”不够,导致在学习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不够,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政治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握不准。
(二)理想信念没有坚守。主观上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又作为“一班之长”,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方面自然够“硬”,近年来又持续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锤炼,自身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有较强提升,从而在党性锻炼上产生了懈怠心理,不知不觉放松了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意识修养还不够坚定。
(三)宗旨意识没有筑牢。作为从乡镇走出来的党员干部,自认为对农村基层熟悉,与群众之间有着淳朴真挚的感情。但随着担任“一把手”的时间变长、事务增多,下基层、进农村的机会少了,不知不觉中与群众的感情有了淡化趋势,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考虑的少了,为群众做的不够,归根结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不牢,为民务实和拼搏进取的理念淡化,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
(四)纪律要求没有从严。对纪律规矩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钉钉子”精神和“永远在路上”的意识还不够强,有时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上经常强调纪律规矩要求,但在具体执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举得高、放的轻”现象,主动警示、教育、提醒不够。对抓好全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认识不深,认为只要守住廉政的底线就可以了,降低了工作标准,作风政治和纪律建设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下步整改措施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始终坚持把强化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自身本领的重要基础,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带头克服以干代学等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把践行“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加自觉的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抵制错误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二)强化宗旨意识,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真心实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开展接地气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企业一线,深入了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工作存在问题,掌握民情实情,更好的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进一步改进群众来访来信接待服务方式,耐心倾听解答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诉求,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给予帮助、解决。
(三)勇于担当作为,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以争当排头兵为目标,围绕法治建设、共同富裕等重点任务,切实发挥好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职能,通过实施法治精神“培育工程”、法治政府“引领工程”、法律宣传“全民工程”、法律服务“护航工程”等,不断推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坚实法治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四)严守纪律要求,做廉洁自律的“老实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定不移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和整改,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守道德底线,不碰纪律红线。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经常性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切实了解和帮助解决干部工作生活困难问题,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并注重管好亲属和家人,树立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