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静音模式”改稿易出错!何不试试朗读式修改?

admin 2022-09-07 15:13:59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传媒茶话会发文章经常有这样一个场景: 

某编辑请创始人最后审阅文章,却常常让创始人皱了眉头:“你的文章‘朗读式修改’了吗?你看看,这句话主语都写掉了,后面这句连错别字都没看出来!我就问你,你‘朗读式修改’了吗?” 

某编辑拿着稿子定睛一看,汗流浃背,回答道:“没有……今天忘了……” 

你看,搞文字工作的光默读式修改还不行,想要毫无遗漏地把一些穿了“隐身衣”的字词、标点、逻辑等差错都看出来,还得真正读出声来。 

相比默读式修改,朗读式修改有何好处? 

8月23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王谨和《南方周末》前特稿编辑、记者叶伟民。 

1、默读式修改有时是差错的“隐身衣” 

都说好稿子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文章,大多数作者要么是默读式修改,要么是朗读式修改。 

杜甫曾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检验文章写得好不好,朗读之后就知道。而实际上,为了省时、省力,多数人倾向于默读式修改,结果发现时间和力气倒是省了,但一踩坑,心却慌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如近似字词错误、标点错误、常识错误等,屡改不绝。 

为什么“静音模式”的修改,会让一些差错隐藏得悄无声息? 

《南方周末》前特稿编辑、记者叶伟民认为默读容易忽略文章问题的原因在于:“默念的时候,一目几行,看到亮点眼睛才会亮起来。”而且,默读很难做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或多或少都会跳跃过一两个字词。 

很多人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脑海里已经有了预设,写过的文章犹如一幅熟悉的地图,默读文章时大脑的思绪会沿着既定的路线行走,因为太过熟悉,大脑出于惯性会不注意看路标,也不会思考该走哪个路口。正如心理学家汤姆·斯塔夫所说:“一旦你从某种角度知道了什么,就很难在不改变视觉形式的情况下看到细节了。”  

因此,默读时思绪“勇往直前”,在拦都拦不住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多字、漏字、错字等问题,反倒给文章字、词、语法等差错穿起了“隐身衣”。 

“但值得注意的是,朗读式修改并非适用于所有体裁的文章。例如篇幅长的通讯、学术性强的报道等,若是一字一句读,费时间、费嗓子、费脑子。”《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王谨说道。 

王谨还提到,是否采用朗读式修改,要考虑记者所处环境和新闻写作的时效要求。 

写作时间紧以及写作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只能放弃朗读式修改,否则读完时新闻可能已经变旧闻。王谨回忆说:“十几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前报道中央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的新闻,需要当场写出送审稿,这种场合就不适合采用摇头晃脑的朗读式修改,需要静默式反复看一两遍,即发送审。” 

王谨说,在一些重要新闻场合,比如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发布厅等新闻场合,不一定能一边写稿一边朗诵出声来修改稿件。采用朗诵式修改,适合记者或编辑有独立的、相对比较安静的写作或编辑场合。 

2、朗读式修改,有三大用处 

相比于默读式修改,朗读式修改则是逐字逐句用眼睛看、大脑想、开口读的过程,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毯式”的修改。 

老舍在《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中提到:“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利不顺?准确不?逻辑强不?”由此可见,朗读式修改大有用处。 

1.减差错 

一般来说,文章最常出现的低级错误即多字、漏字、语序颠倒、成分残缺……将文章朗读出来,若是出现了以上差错,读起来定会觉得不流畅、磕磕巴巴。如同老舍所说的一样,“朗读文章正好像拉胡琴,试试弦,声音不对就马上调整”。错在哪?差什么成分?把文章一读,这些错误也就掉了“马甲”,显而易见了。发现不对,就可马上修改。 

例如:“所有的一切温暖宜人,比家里还舒适、干净、美好,我们不由得感概这里居民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作者窦孨嘉梳理的2019年媒体报道中出现的99例常见语文差错中的其中一例,你能一眼看出错误在哪吗? 

实际上,此处的“感概”应为“感慨”。像这样的差错,正确的字词和用错的字词看起来十分相似,光靠看很难发现。但是只要一读,发现读音不对,便可轻松辨别差错。 

2.理逻辑  

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提出过一条写作标准:“让读者听起来顺耳,念起来上口。”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琢磨起逻辑才会顺心。 

朗读的时候,文字不仅进入视野,还进入大脑这个智能机器,文字信息在大脑里被层层转化之后,最后才被念出来。俗话说“说话之前过过脑子”,朗读式修改能让我们不光读,在读的同时,还能把文章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 

因此,朗读的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再配上文字描写的情景,脑海里一想象,该用什么字、词,哪里还需要调整一下顺序,使得逻辑通顺,心中自然而然就有数了。 

3.增文气 

中国自古讲究文字作品其声有明暗响哑之别,其气有高下盛衰之殊,强调不同风格、体裁的文字作品念出来的声调各不相同。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刘和珍牺牲用的是短句,让人深感作者的悲愤之情;描述敌人罪行则用的是分量很重的长句,念起来让人难忘作者的沉重心情。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将文章读出来,方能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声调、情感等要素悟出来。 

叶伟民曾和作家王朔交谈得知,有一段时间王朔嗓子发炎,在那段时间里,他便没写小说。叶伟民不解:“嗓子发炎和写作之间有啥关系?” 

还真有,王朔答道:“我每写一段文字,便会用北京话念一遍。”读起来有京味儿、接地气,也符合自己的文风后,他才进行下一阶段的创作。 

就比如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这一段节选,若是念上一遍,可谓是京味儿十足,画面感十足! 

 

“别赖我,啊,”吴胖子问清了电报落款说,“我哪认识过敢叫‘明松’的人。你自己一出门就瞎宿舍瓷,逮谁给谁留地址,是人不是人就跟人家拍胸脯:以后北京有事尽管找我。得,人家真找来了——你又傻了。” 

我问在座的几位谁还记得“明松”是谁,大家都说不知道。“哪有好人叫这种名字。” 

刘会元一边凸着牌一边说,“明松不认得,‘明灯儿’倒认识几个。” 

大家乐:“爱谁谁谁吧,甭搭理他完了。” 

节选自《玩的就是心跳》 

 

因此,朗读式修改不仅能够使得文章更加口语化,还能增添文章的“文气”,使之更符合作者自己的文字特色和文风。 

3、朗读式修改,如何用得更好? 

既然朗读式修改大有用处,那怎么才能将这个修改方法用得更好? 

1.读给自己听 

当身边没有别人的时候,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刚写完初稿,大脑还是“热”的。而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投入到朗读式修改中,头脑这时“冷”下来了,才更有利于自己从更理性的角度,甚至把自己置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修改。  

叶伟民也表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完成初稿之后,可以给自己放个假。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朗读式修改。 

若碰上时效性强但有朗读环境的新闻稿件,可边写边读。例如热点事件出现后,记者须紧跟时事写稿,此时可边读边写。初稿完成,也就顺便完成了第一次朗读式修改,这样既能减轻下一步的校对工作,也能更快发出稿件。 

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就是极为赞成朗读式修改的大家,他不仅自己坚持朗读式修改,还将此方法介绍给青年:“在写作的时候,要做到口里朗朗有声,所有的大师都是嘴里一边大声地念,手里一边写的。”而边念边写,也就是边写边改文章差错的过程。 

2.读给别人听 

灵活变通朗读式修改这个公式,能事半功倍。朗读式修改,不仅仅包括自己读给自己听,还可以是读给别人听。古有白居易把自己的诗作读给老太婆听;今有村上春树将自己的小说读给妻子听。 

虽说读给别人听更加费心费力费时间,但往往能得到更好的修改效果。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老舍曾说:“自念自听容易打五分,念给别人听,即使听者是最客气的,也会在不易懂、不悦耳的地方皱皱眉。” 

更何况,文字是要呈现给受众的。尤其是新闻稿件,重在信息的传递。若是受众都觉得晦涩难懂,新闻稿件便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修改文章,各人有各自的方法和喜好。但是一篇文章,若念着不顺口,听着不顺耳,那看着还能顺心吗?因而,不要在沉默中修改,而要在修改中发声。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标签:病文纠错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