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干得好还要写得好 ——一篇汇报稿的写作复盘与总结思考

admin 2021-10-25 09:37:1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前天,我又熬了个通宵,赶着修改一篇重要的工作汇报稿。

说是修改,基本上是重写。

为什么要重写?主要是因为初稿写得急,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仔细琢磨。

改稿的任务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满打满算只有18个小时的时间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按照汇报的时长要求,这篇稿子要写1万字左右,确实时间紧、任务重。

怎么办?因为对相关工作还算熟悉,我心里是有底的。想了一会儿,我决定分五步走:

第一步:当晚10:00前,任务是先收集资料、学习政策、熟悉情况,然后重新拟定一个提纲,重点标明需要补充哪些写作素材。

第二步:当晚10:00—12:00,任务是与负责这项工作的A处同志一起讨论提纲,看需要补充的素材他们手上有没有;如果没有现成的素材,能不能挖得出、找得到。

第三步:次日0:00—8:00,我一个人独立作业,写出第二稿。之所以一个人干,不是因为我喜欢吃独食、抢功劳,而是根据经验,我带着大家一起推稿子,质量高但效率低,自己一个人写效率会更高,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为了在限定时间内拿出稿子,只能牺牲我一个,幸福一班人。何况,A处的同志为了赶写初稿,头一天晚上已经熬了夜,让他们回去休息一晚,第二天可以拿出更好的精神状态,和我一起过稿子,这有助于确保稿子的质量。

第四步:次日8:00—11:00,两步并作一步走,我一边让人把第二稿送给分管这项工作的两位领导,请他们审阅并提出意见,一边带着A处的同志对着投影仪,把我重写的稿子认真过一遍,连校对带修改一次性完成。

第五步:次日11:00—12:00,如果两位分管领导有修改意见,及时吸纳、修改完善,然后将稿子呈送单位的一把手审定。

我把这“五步走”的安排向A处的同志作了说明以后,改稿工作按计划启动。

我先在办公室里,把自己的两个材料库都翻了一遍——一个是纸质文本的材料库,从中找出近20份与所写内容密切相关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其中时间最久远的一份是2009年的;另一个是电子版的材料库,我从电脑上找出8份自己之前写的相关文稿。然后,我又找B处要到了3份自认为可能有帮助的材料,请C处帮忙,对一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尽管我手上没有这些材料,但我知道到哪儿去找。

另外,前不久我参编了一部书,样书刚刚印好送过来,其中有些内容正好用得上,这就叫“巧合之中有必然”。

我把这些资料先通读了一遍,该做记号的做上记号。在熟悉资料、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修改稿子的思路慢慢由模糊而清晰,新的提纲也渐渐成型。

到了晚上10:00,我带着提纲来到A处,对着投影仪一边介绍自己的修改思路,一边跟他们商量需要补充哪些素材,把确认需要补充的素材标红,请他们帮助提供。零点刚过,需要补充的素材就找齐了,交到了我手上。

从接近零点正式开工,到5:30左右,9155字的第二稿就在我手上新鲜出炉。然后我抓紧时间,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打了个盹。

第二天上午,一切按我的预定计划推进。中午13:00,稿子交到了一把手的手上。之所以交稿的时间比预定时间稍晚,主要原因是A处的负责同志太忙,一会儿一个电话,他接电话的时候我就叫停,毕竟这个稿子写的是他们处里的业务工作,要经过他们的审核确定才行。

晚上,稿子顺利通过,据说一把手只略改了一点儿文字(这是我事后跟踪了解到的。稿子过关的时候,我正在补觉呢)。

说实话,稿子出手的时候,我对“一次过”心里是有底气的,这就是我常说的“材料自信”。我相信“苦心人,天不负”,我下了苦功夫、自己感到满意的稿子,领导一般也会满意。

回过头来看,初稿有哪些不足?第二稿做了哪些改进?

这次汇报,我们单位是第二批。A处想法从兄弟单位那儿找来了第一批汇报并且得到领导认可的一篇稿子,初稿基本属于依葫芦画瓢。当然,因为赶得急,“瓢”画得不够细、不够实,只能算是粗胚。

在审阅初稿的时候,我就说:有了兄弟单位的稿子,我们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应该比他们写得更好;兄弟单位的稿子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着样子写。

兄弟单位的汇报稿,主体是3个部分:

一、基本情况

下面又分两块,一块是“总体情况”,另一块是需要重点汇报的某方面情况,两块都以罗列数据为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这部分是重点内容,采用拉条子的写法,写到了三级标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这个框架,紧扣汇报的主题,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但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兄弟单位的稿子,我们应该学也可以学,但不能照着“画”甚至是照着“套”。宋代诗人黄庭坚也说过,“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我们省是我们省,兄弟省是兄弟省,每个省的情况不一样,材料也应有所区别,应当“自成一家”,不能“随人作计”。真正写得好的材料,都是量体裁衣定制的,换一个地方就不能用,至少不好用。

关于第一部分,我琢磨,毛主席早就说过,汇报的时候“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率材料”。兄弟单位的稿子,第一部分是先用一小段,对所汇报工作的总体情况作出定性描述,然后用数据说话,介绍具体情况。而我们的初稿,也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段,但看似介绍情况,实际上写的是做法,这就抢了第二部分的内容,或者说与第二部分写重了;写到具体情况的时候,只有一版数据,基本没有观点。这种模仿,充其量是“形似”,未得兄弟单位文稿的“神”。

“神”是什么?在这部分就是观点,还不是一般的观点,应当是能够充分反映本地特点亮点的观点。兄弟单位的稿子写到了当地的特点,但只写了一个特点,而且写得比较简单,观点和具体情况是分离的,展示不够充分,说服力不够强。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好的地方要学,不足之处要补。

想到这些,我写第一部分的时候,注意挖出了我省的3个鲜明特点,每个特点提炼为一个小标题,下面用具体情况来说明;有的情况还运用了前后对比的写法,用五年乃至60年来的数据、比例变化,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向上向好发展的。这样来写,就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用观点统率材料”,既有骨头(观点)又有肉(材料)。3个特点,我没有平均用笔,分别写了304字、137字、196字。

第二部分我也写出了本地特点,与兄弟单位的汇报稿相比,写出了新的变化。

兄弟单位的稿子,第二部分的标题是“主要做法和成效”,我改为“加强××××××建设的思路、措施和成效”。在具体内容上,增加了工作思路,我把思路概括为突出“五个性”:战略性、全局性、导向性、系统性、精准性,用高度凝练的文字进行了阐述。这样写,不仅文稿的站位高度、思想高度出来了,而且弥补了具体做法展示不出来的东西。

在拉条子写做法、写成效的时候,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写,各省差不多的做法我点到即止,有的甚至忽略不提,重点写我们有特色的做法。在形式上,三级标题我也没有标序号,而是用破折号来引领,这与兄弟单位的稿子也不一样。这样写,领导作汇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什么“大一”“小一”“小小一”,听起来不容易混淆。

我们单位的一把手非常重视文稿,文字水平也很高。我刚开始给他做文稿服务的时候,有一篇稿子,二级标题都是两句话(准确地说是“两个半句”),他都改为一句话,说这样更清爽,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所以,我写的第二稿,大小标题尽管有长有短,连标点在内,长的31个字,短的7个字,但都是一句话。这就叫“干活要依东”,写稿子要符合用稿人的习惯。

我还注意到了一点,准备来的上级工作组,组长是一位文章大家,近段时间网上热推着他的一篇文章,其中严厉批评了僵化刻板的文风,特别是在标题上刻意追求层层对应、格式完全一致。所以,我写的第二稿,没有刻意去雕琢标题,语言也力求简朴、明快。我想,这样写应该会对这位领导的胃口。

无论两位分管领导在审稿的时候,还是A处的同志和我一起过稿子的时候,都对我写的第二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比如,一位领导提出,文稿中某处用的数据是绝对数,看不出大小,不能说明问题,应该增加相对数;有一组小数据可以做加法,先汇总大数据,再分列小数据,这样更能凸显相关情况;稿子中还可以增加一两个具体事例,这样更生动也更有说服力。另一位领导提出,有一点做法显得单薄了一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体措施;一组小标题中的“我们”二字可以删掉,等等。A处的处长、副处长也对一些具体表述、统计数据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总之,从写稿、过稿、审稿的情况看,这篇稿子的生产比较顺利,整体上达到了领导满意、大家满意、我也满意的效果。按照打一仗总结一次的习惯,我总结,有这么几点经验和体会:

写稿切忌太慌忙,运筹帷幄思有方。

功课必须做扎实,吃透政策熟情况。

想好再写是良训,成竹在胸行有章。

干活依东看对象,集思广益出华章。

顺便说明一下,我这首打油诗,化用了我们单位一把手的工作理念:思有方,谋有据,行有章,干有法。他说的是怎样抓工作,我联系到了写材料上,这就叫活学活用,也说明大道相通。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