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做到“五好”,让调研报告出彩生辉

admin 2022-04-22 17:11:49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开展调查研究,写作调研报告,是办公室人员经常性的一项工作职责。笔者在基层党委和政府办公室、研究室从事调研工作20多年,深切感受到,调研报告写作要做到“五好”。 

一、选好课题,让调研报告立正方向 

课题,就是确立什么样的内容开展调研。大名鼎鼎的牛顿晚年把“神学”作为研究方向,并撰写和认证了“上帝”存在的论文。尽管研究态度诚恳,但很可惜,选了一个不存在的“上帝”作课题,结果白白耗费了后半生宝贵的光阴。 

牛顿选题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选题是方向,选题如何关系到调查研究成功与否、调研报告质量的高低。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必然选题好;否则,就会出力不讨好,因为你的报告对别人没有多大价值。所以,撰写调研报告第一关,就是选好课题。党政机关调研报告主要服务领导决策,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因此,在选题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我选的这个课题对领导可有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选题对服务决策有价值呢?我的体会是,要关注“四性”:一要关注全局性。事关一个地区带有全局的事,正是领导关注的大事。我曾围绕土地抛荒选题,形成了《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寿县解决抛荒地问题的调查》的调研报告,被《安徽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获“华东九报‘深度报道’好新闻竞赛”二等奖,并被省委政研室评为优秀调研报告。撰写这篇调研报告时,当时国家粮食大县寿县土地大面积抛荒,抛荒面积占总耕地9%,其中常年抛荒11.8万亩,占抛荒面积72%,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不及时遏制,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全局的重大问题。围绕土地抛荒选题,必然引起方方面面领导的高度重视。二要关注时效性。时效性是调研报告的生命。正所谓“当其时,一字千金;违其时,一文不值”。那篇调研报告成文之时,正是大面积抛荒之时,也是领导寻找解决办法之时,此时写出来,必然能派上用场。三要关注新颖性。文贵求新。一篇好的调研报告,要给人以新情况、新观点、新启迪。调研报告要有新意,就要选新课题,即使选老课题也要写出新意,给领导提供新情况、新问题、新做法、新成效、新建议。如果领导已知,别人已写过,再重复别人的劳动就是无用功。那篇报告是第一次反映抛荒情况,第一次建议用流转机制解决问题,第一次提出运用流转机制应把握的原则,引起领导重视在情理之中。四要关注实用性。党政机关调研报告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则故事,说一个地洞里有一群老鼠,老鼠一出洞就会被猫吃掉。老鼠们就开献计献策会,商量找出一个对付猫的办法。最后,鼠王向鼠臣们提出了“给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的高招。老鼠们一听,立即欢呼雀跃,可随即便沉默了。原来,当它们要按这个办法行事时,却发现无论哪个老鼠、无论什么办法,也不能给猫挂上铃铛。老鼠们的这个办法不实用,只是一个没有丝毫价值的想法。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调研选题要充分考虑到实用性,不实用,再好也没用。 

二、炼好主题,赋予调研报告鲜活的灵魂 

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处理、提炼材料获得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了所反映现实生活本身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是主观与客观碰撞的产物。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对文章的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题好一半文”,主题明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调研报告目的性、实用性强,必须选择和提炼出一个好的主题,做到正确、鲜明、新颖、集中。一要高站位,俯视大地,不要低站位、站错位。党政机关调研报告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因此就要多替领导想想,以登泰山小天下的气魄,站在全局、宏观的高度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高站位,最主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时代脉搏,认清形势,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大势及其对调研对象的影响,这是确立和升华主题的前提和基础。调研时要特别注意站准位置,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有政府和领导,切不可站偏了。不久前,我看到教育部门一篇反映均衡教育的调研报告,选题很好。但对问题的思考,完全站在部门立场说话,多是反映资金困难、部门不配合等客观原因,而没有从体制上、教育管理上找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真正原因,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自然对领导起不到参谋作用,甚至有可能帮倒忙。二要选好角度,多向思维,不要一个角度、单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出精彩。李白从九江沿长江到九华山,所看到的九华山如莲花。前不久,我在九华镇上住。九华镇是一个平地,四面山峦包围,清晨的云雾在山间和镇上缭绕,我看九华山倒像一个大的翡翠玉盆。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见九华山也就不同。同理,写作调研报告也要选择好角度。角度既要新,反映新情况、新成效、新问题、新建议,也要特,反映事物的个性和特色,调研报告独到的观点和思考,会给人耳目一新、特色鲜明的感觉。三要善于挖掘,反复提炼,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写调研报告时,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落笔时,首先自己想到的意思,也正是多数人所想到的,也一定是常见到的、听到的东西。其实,浮在事物表面的多是平平常常的东西,真正的富矿在深处,这就需要深入挖掘、提炼。我在撰写有关土地抛荒问题的调研报告时,就经过了二次挖掘。第一次我到乡镇调研时,所了解的材料都是反映乡镇如何重视,采取的是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亲友代耕代种、加强处罚等措施,我把这篇调研报告的主题确定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立足点在管理上。但我总对这个主题不满意。随着调研的深入,我发现有个村基本没有抛荒地,再一扩大,这个乡镇也没有多少抛荒地。原来该乡镇对抛荒地问题主要是通过探索创新,采取土地流转的办法来解决的。顺着这条线,我发现各地流转的形式越来越多,流转的田亩也越来越多。通过反复挖掘,最后把主题定为:土地流转机制是解决抛荒问题的有效途径。报告形成后,县委主要领导自然非常重视,并批示给县委党报刊发,供各乡镇、各部门参阅。 

三、立好观点,让调研报告站起来 

观点与主题形影不离,观点是支撑主题的骨架。一篇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的有价值的观点。无论是对形势还是市情的把握,无论是对成绩的肯定还是问题的提出,无论是对原因的剖析还是今后的建议,都要有鲜明的观点。 

我曾针对当时一些地方的发展“唯资源论”的情况,写过一篇《关于“资源优势”的逆向思考》的文章,提出了“自然资源不等于优势”这个主题。在论述时讲了三层论点:“资源不等于优势,因为优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资源不等于优势,因为资源有一个演变过程。”“资源不等于优势,还因为资源具有共享性。”最后概括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是一个潜在的优势,只有通过科技开发,才有可能形成产品优势,最终转化为经济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为实现经济优势提供了基础,更多的是要通过后天的开放开发来实现。如果仅仅认为资源就是优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后来这篇报告被《乡镇企业研究》和《中国乡镇企业报》刊载。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是观点鲜明。可见,一篇成功的调研报告,一定要有新颖、独到、深刻的观点,报告会因观点而生彩。可以这样说,一个没有自已观点的文章,是站不起来的软骨文章;一个没有精彩观点的文章,是面色灰暗的病态文章。需要注意的是,调研报告是用事实说明观点的,千万不可采用说教的方式。必要时讲道理,一定要新颖、独到,点到为止,如果是新观点就多讲些,讲清就可以了;如果是常说的,领导都知道的,那就不要费笔墨了,否则会让领导读之生厌。 

四、选好材料,让调研报告的主题凸显出来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立言之要,在于有物。”这个物,就是材料。调研报告的材料必须服务主题,运用典型材料、对比材料、统计数字说明观点,反映主题。选择材料要做到:一要选用精当的,不选一般的。精当的材料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对于选材,茅盾先生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说,“就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要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调研报告选材,也要像这个税吏似的吹毛求疵,选用精当的材料。最典型的材料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而要有一个精选的过程,需要独特的眼光,不但要做到多中取精,而且要能够同中见异、平中见奇,善于从平凡中发现美,从共性中把握个性。这就要求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修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活感悟。二要选用新鲜的,不选陈旧的。调研报告选材必须与时俱进,尽量选用那些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材料,用最近的事实、最可靠的数据、最新的政策理论说话,增强说服力。如果选用的材料陈旧,就会让人感觉不新鲜,调研报告就会缺乏说服力,难以吸引人。三要选用关联紧的,不选可有可无的。有的人写调研报告,例举了大量材料,就像一大堆石头,有些材料也不失典型、生动,但与论点、主题关联性不大,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材料与主旨是一种密切对应的关系,主旨统帅材料,材料支撑主旨;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对主旨起支撑作用。所以选材一定要选与主旨相对应,能说明主旨、支撑主旨的材料,与主旨关系不大的要舍得“割爱”。四要选用可靠的,不选未经核实的。真实性是调研报告的生命,如果不真实,就会误导领导。作者对选入文中的材料,无论是反映的情况、提出的问题,还是引用的事例、言论或统计的数据,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任何虚假、失实的成分。特别对一些重要的材料,时间、地点、人名、数字及引文等,最容易出错,必须反复核实。写作报告时一定要用自己调研来的“一手”材料,不可用“二手材料”,特别是那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千万不能用。 

五、用好语言,让调研报告出彩生辉 

调研报告作为机关的一种常用文书,它的语言既有文学语言的一些特点,也有一般公文语言的一些特点,必须写对写好。写对就是写准确,这是第一位的,即首先要语言规范,合乎逻辑,准确地表达意思。写好,就是要鲜明、形象、生动,增强表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篇调研报告只要几处很精彩,文章就会鲜活起来,读者眼球就会发光。要让调研报告出彩生辉,应注意三点:一要多用群众性语言,使读者听得亲切。比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个大公章,不如一个好老乡”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歇后语、惯用语和流行语,使用得恰当,文章就生动而有表现力。二要适当用修辞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例如,笔者在调研报告中运用群众的语言,把土地抛荒比喻为“烫手的热山芋——吃又吃不得,丢又丢不掉”,自然增添了报告的鲜活感。三要善于借鉴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适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既可使调研报告简洁精辟、蕴涵丰富,又能表现语言的韵美感,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修辞、引用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让人感觉华而不实。 

“文无定法。”调研报告写法各有不同,一切视具体情况、文章内容而定,不可拘泥于一个模式。写作调研报告需做到“五好”,只是笔者的体会和陋见而已。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柠檬文苑www.nm119.com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