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讲稿:中国古诗词中的廉洁文化

admin 2023-09-11 18:16:3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清正廉洁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我们党历来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廉洁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去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建设廉洁文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做到廉洁修身、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奉公。

今天,借着讲廉政党课的机会,我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中国古诗词中的廉洁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的智慧和力量。

一、廉洁文化溯源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出“廉”字含义有多种。《说文解字》中对廉的释义是:“仄也。从广兼声。”本义:堂屋的侧边。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说:“廉,棱也。引伸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廉指的是厅堂侧边的棱角。而棱角有狭窄、方正、平直、刚硬等特点,又进一步将廉的含义引申为比喻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方正刚直、棱角分明”等特点。

廉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一直被提倡和宣崇。廉洁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氏族部落联盟时期。虞舜时《舜典》中“夙夜惟寅,直哉惟清”(释义:无论日夜都要恭敬行事,又要正直、清明。)的论述,已初露廉政思想的端倪。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提出了“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释义: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又方正,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这里提到的“简而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廉洁文化的最早记载。

到了西周初年,已经把“廉”作为了一种比较完整的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周礼·天官冢宰》中则直接将“廉”与从政相联系,“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释义:考察官吏政绩,有六个方面,以廉为本,才能防止为官者弊端。这六个方面是:廉洁又善良;廉洁有能力;廉洁又尊重他人;廉洁正直;廉洁依法;廉洁又变通),将廉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基本要求,称为“六廉”。《周礼·天官小崽》中更是强调“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可见廉洁在西周时已经成为重要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与为官从政紧密联系,已经成为官吏行政行为和行政品格的重要评价标准。

到了春秋时期,廉洁思想成为儒道等诸子百家宣扬的重要道德思想:

在儒家,孔子以“不贪”为美,倡导“君子固穷”的清廉君子人格。如,《论语·尧曰》子张曰:“何为五美?”孔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释义: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的名句更是体现了对清廉人格思想的推崇。在《管子·牧民》中,管子直接将“廉”看作治理国家的“四维”之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释义:国家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他还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释义:如果礼义廉耻不能得到推行,国家就会灭亡。)将廉与礼、义、耻相并列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纲领,在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史上、中国古代清廉思想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道家,老子用“廉”来形容“圣人”所达到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人生境界,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出自《老子·五十八章》,释义:因此,有道之人方正而不生硬,锋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庄子则将“廉”的含义具体化,“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出自《庄子·让王篇》,释义:别人遭受灾难,我却获得利益,这不是正派的行为。)在这里,“廉”直接与贪相对,与利相对。而“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出自:《庄子·盗跖》,释义:廉洁和贪婪的事实,不是由于受外界的胁迫而存在,反察自己的胸襟便可了解。)则将“廉”的品行直指人的内心,认为“廉”的形成是自身的内在修养所致。

法家韩非子认为有“廉”之品行,才能重义轻财、舍生忘死,如,“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出自《韩非子·解老》,释义:廉指的是看重生命的存活,看轻看淡财富利益)。墨子也将“廉”作为君子之道,认为“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出自《墨子·修身第二》,释义:君子之道是,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

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把“廉”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在廉洁文化的发展史上,一些有作为的君主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康熙、乾隆等,在廉政思想、法规、制度、措施等方面都做出过积极贡献。在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清官廉吏、贤人君子把廉洁品格作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政治实践追求,如汉朝的贾谊、董仲舒,魏晋时期的诸葛亮、陶渊明,唐朝的魏征、狄仁杰,宋元时期的范仲淹、包拯、司马光、王安石,明清时期的张居正、海瑞、顾炎武、于成龙等,他们的廉洁思想文化和廉洁政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仍然有借鉴意义。

二、廉洁古诗词赏析

廉洁文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个人品格来说,也就是“修身”的角度,廉洁文化表现为个人有着清廉耿直的品性,为官者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在自身生活作风上则表现为清正、简朴,不奢华铺张,崇尚节俭,安贫乐道等。

其次,从家庭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治家”的角度,廉洁文化表现为通过“家规”、“家训”、“家约”、“家仪”、“家诫”、“家范”、“家劝”、“家语”、“家矩”、“家诰”等形式,对自己和家人进行约束,弘扬崇礼治家、廉洁齐家和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

第三,从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来说,也就是“立德”的角度,廉洁文化表现为崇尚“重道义名节,轻资财利益”的道义品格,“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高风亮节,和坚守道义,不贪污受贿,不为世俗利益所驱使的君子人格。

第四,从行政伦理层面来讲,也就是“从政”的角度,廉洁文化表现为廉于职守,廉政为民。即处于统治或是管理地位的帝王及官吏能够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施行薄赋税、轻徭役的安民、养民措施;廉政勤政,任人唯贤;不以权谋私、廉洁奉公等品行。

在这里,我们围绕廉洁文化的上述四个内涵对廉洁古诗词进行分类赏析。

(一)廉洁修身篇--藉隽永辞句,示廉洁情怀

这类诗词从“廉洁修身”的角度,直接表达诗人(词人)清廉高洁之志,体现廉洁、清高的人格,又可以细分成三种。

1.恪守清廉,矢志不渝。

这类诗歌的典型当首推屈原诗作。如,《离骚》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释义: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这本来是前圣先贤所赞许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释义: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死多少次也不后悔。);《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末沫”(释义: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渔夫》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释义: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释义: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释义: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等诗句,成为表达士大夫理想人格的“清节”范式。在社会的腐败浑浊现状之下,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独自以清正廉洁的人格矗立于当世,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清廉之志。

东晋廉吏吴隐之在作广东刺史时所做《酌贪泉》一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释义:古人说这一眼泉水,喝一小口就会在心中产生千金的贪欲。但倘若让伯夷、叔齐这等贤者饮此泉水,他们高贵的品质最终一定不会改变。)诗人既是以伯夷和叔齐为崇拜偶像,更是以伯夷叔齐自喻,表达自己面对社会腐败的现状,能够做到像伯夷叔齐一样廉洁高尚的精神操守。

唐朝王昌龄被贬江宁丞写作《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释义:冷雨夜你来到吴地,早晨送你离开时我看到了楚山孤独的身影。你回到洛阳,如果亲友们问起我的近况,你就告诉他们,说我对仕宦生涯早已厌倦,心地如玉壶之冰一般明净纯洁,绝不会受到功名富贵的干扰。)诗人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如冰般清澈高洁的清廉之心。

北宋包拯在担任端州知州时,作《书端州郡斋壁》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释义:清心寡欲为治国之本,正直不阿才能立身长久;挺拔的树干终能成栋梁之材,是好钢决不做那弯曲的衣钩。君不见官仓充实贪官就如鼠雀欢天喜地,草料乏尽污吏就像兔狐叹气发愁。千万要警惕啊!牢记史书里的遗训,决不要给后人留下耻辱污垢!)作为历史上以清廉正直而留名千古的廉吏,这是包拯唯一传世的诗作,他以“清心”为根本,以“正直”之道为谋身之策,清廉正直既是他的处事原则,也是他的人格追求。

明代廉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石灰吟》)的吟唱,南宋率兵抗元、宁死不屈的谢枋得留给妻儿亲朋的诀别之作,“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出自《北行别人》)中对清白高洁人格的赞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的崇高理想等等都是诗人清廉高洁情操的直接抒发。

2.甘守清贫,志高行洁。

这类诗词主要反映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安然态度,或者表达甘守清贫、安贫乐道,或者崇尚清心寡欲、怡然自得,或者宣扬勤俭节约、尚朴励廉,这些都是诗人清廉品格和清高志节的体现。

隋朝王通在《中说·王道篇》中提到:“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意思是清廉的人一心为公、光明磊落,常常因无欲无求而快乐,贪婪的人私欲无限膨胀,往往为得到的不够多而忧愁。选择“乐无求”还是“忧不足”,也是廉和贪的一个分水岭。

诗仙李白有济世的抱负,又不屑仕途的蝇营狗苟,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追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肆意洒脱。

李商隐在《咏史》中,从国家的角度,提倡勤俭节约之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他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指出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教训,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

白居易在《续座右铭并序》中直言“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释义:不要羡慕尊贵和富足,不要忧心低贱和贫穷,而要思问一下自己的道德究竟怎么样,富贵贫贱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充分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的看重。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3.拒贪守节,廉洁自律。

这类诗词以表达诗人拒绝贪贿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清廉高洁的高贵品质。

广为人知的“四知太守”“悬鱼太守”等正是拒贪守节、清廉自律的典型。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一时传为美谈。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作《三年为刺史》:“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释义:做了三年刺史,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如今即将离任,为了留个纪念,在天竺山取下两片顽石,以支琴贮酒。此石堪抵千金,所以自己仍感到有伤清白。)白居易刺史做了三年,只是拿走两块山石都感觉有伤清白,可见诗人的律己之至。

被贬谪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现了作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

明代廉吏况钟留世《拒礼诗》一首,他是面对百姓相送而写就:“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其所表达的对百姓一针一线都不收受的清廉自律,令人敬佩。监察御史吴讷巡视贵州返回时,有官员用黄金百两馈赠他,追着送到夔州。吴讷没有打开,退回了未启封的百两黄金,还在上面题诗一首写道:“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释义:我带着简朴的行装向东返还,将要渡过前面最危险的滩头。如果有赃私和土特产,就任由它沉没在江中。)

清代蔡信芳在陕西蒲城县任知县,清正廉洁,重士爱民,颇有善政。在其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他作《罢郡》一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川一点绵。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连“一寸棉”这样的小利小惠都不带走,充分表达了诗人清廉自律,拒绝贪贿的决心和行动。

(二)廉洁治家篇--倡清廉德俭,树良好家风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太多优秀的家风文化。中国历史上很多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家族,都有着优良家风。而优秀的家风文化中间,必然包含廉洁文化这一内容。这类诗词可以细分为三种。

1.崇礼治家。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不学礼,无以立。”(释义: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里走过,他问:‘学《诗》了吗?’孔鲤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孔鲤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又快步从庭里走过,他问:‘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孔鲤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一是该学诗,二是该学礼,三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孩子。”)孔子对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体现了孔氏家族崇德治家的思想,正是这种崇德明礼使孔家成为“天下第一家”。

诸葛亮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在晚年写下一封家书告诫时年8岁的诸葛瞻。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他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殷殷话语中承载着敦亲睦族、修齐治平的教诲,蕴含着修身正己、勤俭养德的期待。

2.廉洁齐家。

前面提到的“四知太守”杨震,不仅自身清廉正直,而且还治家严谨,家风清白,为后人留下“清白传家”的佳话。他的儿子杨秉先后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向来“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从杨震到儿子杨秉、孙子杨赐、曾孙杨彪,家族四代人一直清白为官,并都位列“三公”高位。李白曾写诗赞叹:“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出自《送杨燕之东鲁》)

3.勤俭持家。

北宋司马光写给其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中写道:“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存?”告诫家人要勤俭持家,传承勤劳节俭的优良家风。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官至秘书阁修撰。一次去看望女儿,不巧女婿沈蔡外出去了,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眼噙愧泪。女儿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来了,便神情肃然地说:“俭朴度日,是我们的好家风。”饭后,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饮时。沈蔡归来,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墙壁上,当作座右铭。这从侧面反映了朱熹的清廉家风。

明朝朱柏庐的《夫子治家格言》,也即《朱子家训》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劝勉家人要勤俭持家,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明朝周怡《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恳切的言词告诫子孙,节俭应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三)廉洁立德篇--重道义气节,轻钱财名利

这类诗词主要是表达对钱、财、名、利的轻视、讽刺和对德行道义的坚守与执着。这类诗词主要分为两种。

1.崇德向善,重义轻财。

在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观念中,似乎钱财、名利与个人的道义气节有着天然的互斥性,因此,古之文人士大夫多有吟咏对钱财的轻视和理性看待之诗。

西汉刘向《淮南子·主术训》写道:“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主张话不能不经思考随便的说出来,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轻率的去做,要思考选择最好的方法和方式,然后在去做。

唐朝李峤,二十岁举为进士,屡居相位,曾作《咏钱诗》:“九府五铢世上珍,鲁褒曾咏道通神。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此诗理性而辩证的表达了自己对钱财的看法,劝诫世人“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的辩证与深刻,值得为官者深思。

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谏臣杨继盛则在《言志诗》中直吐胸怀:“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大儒袁宏道,官至吏部郎中作有《读《钱神论》》:“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益古。古时孔方比阿兄,近日阿兄胜阿父。”以讽刺辛辣的笔触描写了今人对钱财的热衷之情,在古代极其重视伦礼道德的社会文化中,钱财却能够打破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可见钱财的作用之巨,诗人更是大胆的将这一现象吟咏于诗,从反面不着一字褒贬却又满含讽刺。

2.恭人重道,克己轻名。

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忠廉》有言:“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面临很大的利益而坚持不改变道义,可以说是廉洁的行为。

李白《赠友人》中:“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直言清廉之士相交相惜,所看重的只有“道义”而不是金钱等物质名利。

唐代名臣魏征在《出关》一诗中说“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诗人以古代贤士季布、侯赢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轻视。

杜牧则在《不寝》诗中直言“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直接将自己置于与名利相对立的位置,可见诗人对道义的追求。

宋代廉吏陈必敬的《过钓台》一诗中:“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通过自己的积极入仕与严子陵不慕名利的对比,通过写作者羞于过钓台,在黄昏时候趁夜色,怀着“仓惶”的心情而渡,作者满腹惭愧的情感中可见出古代士人轻名重义的高尚品质。

南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清朝张伯行《禁馈送檄》中所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也是广为流传的廉洁佳句。

(四)廉洁从政篇——廉洁奉公,世人警醒

主要通过对贪污受贿行为和残苛暴政的鞭挞、讽刺,表达对黎民苍生的同情,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

1.廉洁为官

这类诗词主要是从做官的角度来表达诗人的清正廉洁。

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举难》有言:“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释义: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

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写道:“至廉而威。”(释义:最廉洁的官员才能有权威。)明朝朱舜水《伯养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言简意赅地点明为官之威望在于廉洁,廉洁之官才能不怒自威。

唐代陈子昂二十四岁举进士,曾任右拾遗,一生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其所作《座右铭》可以说是他一生为官的标准和规范:“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其中“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一句,告诫自己也告诫世人,为官要公正谨慎,作为官吏的立身之本便是清正廉明,诗人以此诗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

北宋时期,张之才任阳城知县,为官四年,秉公执法,廉政清明,辞官时作《辞汤庙》一诗:“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可见诗人为官的清廉勤政。

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道:“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辩证地谈当官贪与廉的不同后果。南宋吕本中《官箴言》:“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日慎、日勤。”清朝陈弘谋《从政遗规》:“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从正面谈该如何为官。

明朝于谦巡抚河南、山西长达十八年,他回京时什么也没带,著有《入京》一诗,写道:“绢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释义:绢帕、蘑菇还有线香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老百姓享用的,结果这些东西反倒给百姓带来了祸殃。我的袍袖里只有清风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而前往朝见天子,这样就会免得地方百姓对我说短道长念我的闲话了。)这一时期,太监王振掌权,作威作福,百官大臣争相行贿求媚。但于谦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屑与这些宵小之徒为伍。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他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才得以复任。

2.勤政为民。

这类主要是从治国为民的角度,表达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同情。一个清廉的官员必定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视民之乐为己乐,民之忧为己忧的人。有了这种怜民爱民之心,也就不会贪污腐败,淫逸奢侈。

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宋曾畿《苏秀道中》“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纲《病牛》“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南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寡》:“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朝于谦《咏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清朝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诗句,皆体现出作为官吏的诗人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关心与同情。

3.讽刺批判。

这类诗词主要表达对贪贿苛政等贪腐行为的讽刺与鞭挞。一种是对贪腐盘剥百姓行为的讽刺与鞭挞,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释义: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该诗对“硕鼠”的反复吟咏叹唱中饱含讽刺之情,表达出了百姓对如“硕鼠”般贪食民脂民膏的官吏的哀怨。

同样题材的诗歌,唐代曾任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等职的曹邺所作《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与《诗经》中的硕鼠相比,曹邺对官仓鼠的的批判和鞭挞则更加露骨和直接,表达出自己对贪腐行为的无奈和憎恨,在这一正一反中,清廉与贪腐的行为鲜明的呈现了出来。

另一种是将腐败君主或官吏的奢靡腐败生活为吟咏对象,揭现实之疮痍,刺当代之痼疾。如,唐代李约《观祈雨》一诗中:“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多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面对干旱天气,百姓生活面临严重灾难,然而官吏们却依然忙于欣赏歌舞,不但不关心百姓生死,反而担心因下雨而影响管弦的音色,一群骄奢淫逸的官吏形象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借古人之针砭,以古讽今,直陈时弊,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4.警示劝诫。

这类诗词主要表达对贪贿苛政等贪欲行为的警示劝诫,以陈利述害,廉戒后世。

战国·韩非《韩非子》:“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告诫我们必须坚持初心,从小处着眼、从小节抓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清正廉洁。

唐代诗人杜荀鹤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其所作《泾溪》一诗中“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警戒意识,值得人们深思。

曾为宿州太守的唐代陈璠所作《临刑诗》,其因贪赃被判处极刑,留诗言:“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陈璠立身说法,曾经的“积玉堆金”、高官厚禄与最终处刑而亡“万事成空”形成的鲜明对比,血淋淋的现实警醒着为官者的清廉与自持。

北宋邵雍《仁者吟》:“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相防。”冷静的陈利述害给世人以辩证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

三、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深刻理解认识新时代赋予廉洁文化的新内涵,认真学习古诗词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一是夯实廉洁思想根基。涵养廉洁文化,首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领导干部一旦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我们在查处职务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理想信念的丧失往往是腐化堕落的“根源”。多少党员干部在为政之初都是抱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的“初心”开始自己的为官之路,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不敢越雷池一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赢得组织信任、群众支持,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少数党员干部在走上位高权重的领导岗位后入党初心蒙尘积垢,公仆情怀日渐消散,与群众联系越来越少、距离原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对金钱美色从心怀不安到半推半就、从犹豫不决到欣然接受,最终在无法自拔中逐渐滑入违纪违法的泥沼深渊。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我们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根铸魂,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二是切实加强政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无数事实证明:“政德底线”失守,必然殃及自身。纵观这些年来落马官员的违纪违法实事就会发现,在他们身上,几乎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他们都是因为守不住“政德底线”而最终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前,面对新时代发展重任,面对履职尽责的各种考验和挑战,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诱惑和“围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更加注重加强政德修养,严以修身律己,强化自我约束,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广大党员干部,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秉公用权、为民造福。要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

三是注重强化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是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树立好的家风家规,严格约束和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引导他们力戒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同志们,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成风化人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带头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带头廉洁从政、廉洁用权,为集团廉洁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