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党课: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admin 2024-06-14 17:06:3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突破。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内核的本质规定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以匀速直线的方式向前推进,在漫长的史前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其缓慢。即便在进入文明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社会也长期处于粗陋的小生产的长期控制之下,技术发展十分受限,生产力水平低下,只能剩余有限的产品,简单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形成了高强度的人身依附,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旧是缓慢的。进入18世纪后期,新的技术首先在西欧得到运用和推广,人类找到了扩大生产的新动力,不断增多的剩余产品足以支撑更多人口数量,旧有的人身依附关系已经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紧跟而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明显加速了,人类文明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这样描述人类正在进入的“现代”: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使用的“现代”并不是简单的指“当下时代”,而是有特定内涵的历史时代。列宁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指出:“既然马克思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都在谈论一般社会,为什么马克思却说‘现代(modern)’社会呢?他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现代’一词,按什么标志来特别划出这个现代社会呢?”马克思正是根据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来定义“现代”的,“现代”是因为大工业的兴起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并引发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一系列大变革的新时代。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引发社会系统变革,进而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是人类现代化呈现出的普遍规律,而这一规律在西方主要国家是以自由市场为基础自发地发挥作用的,国家、政府和政党对其干预相对较少。

当大工业的影响从西欧扩展至全球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后,后发展国家必然要被迫应对广泛的社会变革以及追赶先进工业国的问题。现代化在实践上的拓展也丰富了其理论内涵,对于落后国家而言,现代化不是单纯的迈入现代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领导力量自上而下采取有效路径应对工业化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变革,组织各方力量不断追赶先进工业国的过程。现代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而言就具有了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建立于辛亥革命之后,见证了各种政治力量在挽救民族危亡和推进现代化上的乏力和失败。历史证明,在现代国家体系尚未形成的社会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组织人民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力量。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依靠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争取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中心支柱,为中国的现代化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外部因素的干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现代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态没有改变。对于发端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化来说就有着三个层面诉求:一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中国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跟随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建立起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和思想体系。二是,中国的现代化要排除外部世界的强大干扰,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凝聚社会力量,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为现代化的内生因素培育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中国现代化起步较晚,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是追赶型现代化。中国必须寻找比既有现代化模式更加高效、科学的路径,才有机会追赶上先进工业国现代化的步伐。可见,中国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建立起现代的国家制度,但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现代化的基础依旧十分薄弱,这就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先进的政党来对现代化进行统一领导,以宏观统领全局、有效整合资源、科学把握方向。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党领导人民以工业化为核心推进现代化,这一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虽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大量符合中国国情的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正确探索虽然不时受到超前发展思想的干扰,但是并不能掩盖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在历史上中国首次独立自主地开展了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首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综合国力相较于前一百年有了巨大提升,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有了较大突破,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素养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切都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式现代化的赓续和拓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引领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再一次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巨大压力。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追赶的速度,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基础上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创新性探索。邓小平开始着重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寻找现代化的新动力,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并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资金和市场,为加速追赶先进工业国创造必要条件。历史发展的客观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之后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万亿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利用四十多年的加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开始跟上了世界现代化的大趋势。可见,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实践的历史逻辑决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种要求不是由政党主观决定的,而是建立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和真实图景基础之上,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

70多年的经济建设成果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我国工业化发展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得到快速推进,这些阶段性发展特征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我国在长期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比较成熟和定型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制度能够为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同时,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应当看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以及不断成型的发展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内生因素,同时也坚定了对党的领导自信。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要靠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的方向引领的内在需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靠党把好方向盘。近代以来,中国人尝试了各种道路和制度去探索现代化,但最终只有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得通,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和方向。改革开放以后,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中国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事实证明把准现代化的方向是事关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在人类现代化史上,由于方向选择错误而导致现代化中断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现代化道路得以在第三世界国家大肆推广,但是走上西式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成功实现现代化。许多国家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和领导,落入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政治局势动荡的陷阱。未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中依然将面临各种干扰和诱惑,把握方向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坚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由之路,坚持党的领导就能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党政治统领的内在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及面临的历史任务来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道路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多重叠加,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复杂多发,追赶型现代化面临发达国家的阻挠和遏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压力不断增大,更需要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证明,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长期稳定,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二十大指出:“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可见,党统领国家和社会力量接续奋斗,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科学决断的内在需要。当下的中国身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浪潮中,现代化的主体的能动影响力和选择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在不断增强,这就要求现代化的领导者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项要做出及时、科学的决断。当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虽然在缩小,自主发展能力在增强,但面对的现代化发展任务和国际竞争在不断增大。过去我们通过合作、学习、引进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现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市场的开拓、产业的布局等都需要自己去探索,这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国之大者能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抓问题、想办法、作决策,党的科学决断正是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此外,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从我国现代化的国际条件来看,当前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局面十分复杂。一是,中国所处的世界格局正在加速演变。习近平指出:“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当今世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仍然活跃,主要发达国家对经济、政治、技术霸权的争夺仍然激烈,极力遏制新兴国家崛起。二是,中国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借助市场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凭借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配置结构中的一个低端商品生产地。这种外向型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输入资本和技术,中国提供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在这种关系下,中国和发达国家分别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不同端头,分工合作较多而利益冲突相对较少。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增强,中国的产业开始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偏移,中国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竞争逐步增多,势必会引来发达国家的猛烈打压。三是,新工业革命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人类自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格局。一个国家如果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就能够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中国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都以跟跑者的身份出现,而现在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一起坐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车。中国从过去的“跟跑”为主迈向了“跟跑”“并跑”,甚至“领跑”并重的新时期,机遇和风险都成倍放大。总之,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必须随时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这就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三、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优势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纷繁复杂,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形形色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人类提供了一条不依靠暴力、战争和掠夺而走向现代社会的新路。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优势。

第一,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人类社会始终是围绕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的,但以何种生产关系变革来推动现代化进程成为不同性质现代化道路的分水岭。西方国家率先通过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自由市场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西方主流世界一直坚信现代化就是西方化,非西方世界将以西方为榜样而走向现代。但是一个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的心脏出现了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生态危机等现代化发展的负效应。而效仿西方的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更是困难重重。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并不是人类现代化的最优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千辛万苦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才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破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这样的现代化在有着明确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吸收了多种现代化模式的有益经验,既能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支撑各国现代化的制度、道路、体制、机制呈现出新的面貌,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格局逐渐式微,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旺盛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顺势而为,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更好地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第二,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创新是推动现代化最强劲的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在大工业开启的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浪潮中,虽然我们尚未完全了解这一次新工业革命的深度和广度,但十分明确的是创新将是参与新工业革命的首要条件。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揭示了此次工业革命与以往工业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创新的发展速度和传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将是决定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竞争中能否占据有利地位的首要因素。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变,随后又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方式、新发展格局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与广度。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的人均GDP、城市化率、科技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唯有坚持创新和改革才能在不断变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兴国之要,一直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一直坚持以创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持续推进的强劲动力。

第三,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的启动和推进都高度依赖政治力量在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中的领导作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寻现代化的道路并成功加速推进了现代化,这已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顺应并引领历史潮流的先进性政党。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是因为生产力的变革而引发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大发展和大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社会复杂大系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充满了种种风险和挑战。从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真实图景来看,现代化总是夹杂着经济危机、社会分化、政治动荡、生态破坏等诸多重大危机,社会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现代化的中断或者倒退。例如,中东北非地区原本按自己的节奏推进现代化,叙利亚等国家甚至实现了初步的繁荣,但是经过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影响后,不仅没有实现想象中的民主与繁荣,反而陷入深度的混乱和衰退,现代化进程也由此中断。实际上,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承受着外部干扰的强大压力,同时也面对着社会各领域巨大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相对于已经完成现代化,经济社会结构较为稳定的发达国家来说,正处于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是典型的高风险型社会,这就对领导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致力于建设一个先进性的政党。经过一百年的艰苦锤炼,中国共产党在治理能力、领导能力、自身建设等各方面都表现卓越,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领导经验和治理经验,党的领导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另外一方面,党的领导并没有排斥人民民主和公众参与,例如,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就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进行了意见和建议的征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社会经济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等七场座谈会听取建议,充分保证了现代化推进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有效性。

第四,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自主性与全面性。是否具有自主性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从现代化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历史上早期迈入现代化的国家以工业化带动整个社会其他方面的变革,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社会革命相互交织,现代化的进程是相对缓慢和自然的过程,社会各方面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改革和过渡,发展是比较协调和科学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全面现代化。而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现代化大多不是自然过渡的结果,而是受到西方世界冲击而被迫进入现代的结果,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根本由不得自己。例如,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素有“香蕉共和国”之称,不仅因为盛产香蕉,更因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长期被美国企业所控制。二十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危地马拉获得了香蕉种植、生产的权利,这个公司占据了危地马拉可耕种面积的七成,依仗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了危地马拉的经济命脉。拉丁美洲地域广袤、自然资源富足,但长期苦于欧美控制干涉,现代化之路困难重重。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拉美许多国家长期依赖某几种农业、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形成了初级产品外销的单一经济机构,经济的畸形使工业化迟迟得不到发展,国家安全不堪一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所裹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自主性。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清晰规划中看出,我们要实现的全面现代化包括: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等。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系统现代化。中国能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方位的现代化,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不遗余力坚持独立自主的结果,我们一直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科技、发展教育,保证现代化有一个健康的走向,而不是单一的、附庸的、畸形现代化。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之中。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