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区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admin 2024-12-18 18:19:05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稳订单、拓市场,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2024年1—9月份,我区完成进出口额15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56.4亿元,同比下降3.5%;进口93.6亿元,同比增长26.6%)。预计全年,我区实现进出口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75.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口115.8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跨境电商10.55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外管口径)2300万美元。

2024年以来,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稳存量、扩增量,推动外贸固稳提质。一是抓运行、促开拓,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加强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运行调度,组织实施省、市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前三季度累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洽会30余家次,组织企业申报中央、省市出口产品认证项目14个、展会项目38个。二是挖潜力、增效能,引入外贸源头活水。持续跟踪富华达远氟苯和甲醇钠、二手车出口等新项目,全力拓宽外贸出口品类和数量。富华达远甲醇钠项目和氟苯项目前三季度预计新增出口5500万元,全年预计新增出口6500万元。德龙汽配已顺利完成两笔出口至俄罗斯订单,二手车出口实现突破。三是拓资源,补短板,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实现创新发展。加强与各镇街道密切配合,深挖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业务线索。通过政策引导、上门服务等方式,培育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开展服务贸易的创新意识。

(二)补短板、强优势,促进外资量质齐升

2024年1—9月份,x区实际使用外资到位10516万美元,同比增长139.54%,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和增幅指标列县区第1位,我区累计到位外资实现新突破。工作成效如下:一是2月份协助原有外资企业华润财金公司引进外资859万美元。二是4月份我区新引进东营振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外资企业1家,5月份,推动振钰公司引进高技术服务业外资4000万美元。三是6月份推动振钰公司引进高技术服务业外资3998万美元。四是7月份推动外资企业华润财金公司引进高技术产业外资657万美元。五是9月份推动外资企业华润财金公司引进高技术产业外资1002万美元。

(三)增信心、鼓干劲,加快消费提质扩容

1.促消费。一是举办参与各促消费活动,营造浓厚氛围。2024年,先后举办了2024年“惠享x新春乐购”年货节促消费活动、西部篮球争霸赛暨“村BA”乡村篮球系列促消费活动、黄河口公路自行车赛系列促消费活动、西郊新能源汽车展销等系列活动;二是开展汽车、家电、家装橱卫等大宗商品系列以旧换新活动,激发全区消费活动力,截至10月30日,全区通过平台申请汽车报废更新0.4万台,兑付资金2500万元左右,家电销售金额0.2亿元,补贴金额80余万元,预计拉动全年汽车销售额增速达到17%以上,家电销售额增速15%以上。

2.抓运行。1—9月份,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64.7亿元,同比增长18.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18.3%;限上住宿业销售额完成1644.1万元,同比增长12.3%;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完成8143.2万元,同比增长2%。增速排名分别位列全市第1、第3、第1和第2。2024年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7%;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8%;限上住宿业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5%;限上餐饮业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增速排名预计分别位列全市第1、第3、第1和第3。

3.便民生。一是加强商圈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增强商圈消费承载能力。2024年,信誉楼商圈投资70余万元完成停车场改造提升,投资160余万元的明珠广场夜市已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五一期间正式营业,日均客流量达到8000人以上;二是加快商圈业态调整,引进新的消费品牌。通过引进外来知名品牌,吸引年轻消费活力,助推业态转型升级。2024年,信誉楼引进了肯德基、必胜客、米村拌饭等国内外知名连锁餐饮美食品牌和毛戈平等高端化妆品品牌;全福元引进了古茗、霸王茶姬、许府牛火锅、焖锅部落等时尚网红品牌,吸引年轻消费活力。

二、2024年取得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国家级荣誉称号:成功争创2023年度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试点;

省级荣誉称号:成功争创2023年度全省现代流通强县;慧泽农业评为2024年度山东省电商供应链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一是全区出口下滑明显,进口基本依靠原油,结构单一。从出口来看,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影响,前三季度,8家重点出口企业2升1平4降,预计完成出口约56.4亿元,同比下降14.8%。从进口来看,我区过度依赖原油进口,x石化原油进口占到全区进口总量的95%以上;二是跨境电商发展后劲不足,跨境电商本土企业少,同时引进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税务、海关等部门较大数据核查压力;三是服务贸易主要依赖外资企业利润分配(占我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为75%左右),可持续差,发展现实与近年进出口任务不匹配。

(二)外资引进困难重重。一是当前国华公司还未确定好外资引进渠道,导致四季度外资引进工作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全区外资储备项目较少。各镇街、功能区到位外资不平衡,截至目前,除垦东办事处有外资到位外,其他镇街、办事处均未实现外资到位,外资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胜华新能源有限公司韩国股东资金紧张,导致未按规定注入外资。

(三)消费市场增长乏力。一是商超零售业增长乏力。由于受市场竞争、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零售行业整体运行低迷,1—9月份商超累计完成销售额8.5亿元,同比下跌2.1%,预计全年增速转正困难较大;二是餐饮行业数据继续下滑。受蓝海汇洲和蓝海社华两家企业数据下滑严重的影响,1—9月份,餐饮销售额增速环比上月继续下滑0.4个百分点,全年两家企业预计共拉低全区餐饮业增速10百分点以上。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创新发展,全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2025年,坚持推动外贸进出口稳中求进,拓宽国际物流渠道,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跃升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便利高效,全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一是推动外贸进出口稳中求进。实施省市“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加强各类国际展会信息推送和组织,引导企业在深耘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认证、专利申请、品牌推广,擦亮国际自主品牌。引导企业扩大天然橡胶、煤焦油、燃料油等大宗商品进口,推动进口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推动外贸出口新项目实施。围绕精细化工、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推进外贸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推动光明金属(原博马科技)年产500万套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提升改造项目,力争2025年新增出口1亿元;继续推动富华达远氟苯和甲醇钠产品出口增量,力争明年实现出口8000万元,同比增长20%;三是推动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跃升发展。支持跨境电商有序发展,继续推动传统外贸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强资源对接,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加大服务贸易企业主体培育力度,扎实推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带动服务贸易工作;四是推动外贸综合服务便利高效。建立商务、海关、税务、金融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外贸综合服务机制,协力为企业在政策解读、商检报关、出口退税、国际物流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统筹谋划,探索外资新举措新优势

2025年,积极做好引进外资谋划工作,全年力争累计引进外资7000万美元以上。

一是调度重点在建项目引进外资。积极推动华润财金公司300MW光伏发电项目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推动国华新能源配套外资项目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推动胜华新能源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二是依托拟建项目积极拓展外资。以“谈项目必谈外资,上项目必有外资”的理念,与各镇街、功能区积极沟通,按照市对区考核指标要求,结合我区2025年重点项目情况,建立外资引入长效机制,谋划外资引进工作,吸引更多科技型、创新型制造业外资企业落户x。2025年,力争新引进外资企业1家,并到位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三是依托大企业建立外资引进渠道。2025年,持续深入万达、x石化、汇东、财金等大型企业对接,鼓励相关企业利用其境外公司到x投资高技术外资产业,为我区引进外资建立新的长久渠道,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培植外资新增量。

(三)精准发力,激发消费新活力新动能

2025年,全区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速排名预计分别位列全市第1、第3、第2和第3。社会消费品售总额考核指标得分预计排名全市第3位。

1.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在全区范围内接续开展以“惠享x消费年”为主题的促消费活动。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消费等重点领域政策,全年开展餐饮、商超、汽车等各类消费品专项促消费活动5场以上,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将我区打造为全市促消费的主战场、主阵地,打造促消费的“x样板”。

2.振兴商圈增活力。加快构建以信誉楼、全福元-明珠为核心,扩大消费供给能力,提升城市消费环境。发挥信誉楼人流聚集优势,尽快解决交通、停车等问题,整合带动周边商业资源,加快错位集聚发展,提升老城区商业整体层次;依托全福元商超,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营业态,推动业态融合和人流聚集;加快博冠城市广场项目推进,引进娱乐休闲、运动健身、儿童乐园等服务业态,打造主题沉浸式消费环境,建设集吃、喝、玩、乐、购、游、住于一体的大型文商旅综合体。

3.助力电商产业上水平。积极争取上级电商发展政策,继续推进“电商小镇”“电商村”创建工作,推动电商云仓、电商企业评定工作。积极落实市级电商相关鼓励政策,激发电商行业积极性。发挥职能优势,向上积极对接省商务厅、省电商协会,同时挖掘龙头企业、电商园区各类资源。加强电商企业招引入驻、电商人才培训培育、供应链完善等,从各个方面提供资源支持。加强本地人员培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战技能。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