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召开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和局党组相关工作部署,我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照“四个带头”,全面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逐项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措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足。在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情况。虽然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动,但多是浮于表面,对一些重要论断、重要思想未能深入钻研,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理解,在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业务工作问题时,难以从政治理论高度去准确分析问题根源,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二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存在差距。有时在执行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时,过于注重形式,对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落实思考不够周全。存在一定程度的机械执行情况,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意识,导致部分工作推进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落实一项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的上级要求时,没有充分调研本单位的实际操作难点和群众需求特点,只是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做法,使得部分环节在实际运行中出现 “水土不服” 的现象。三是维护党内团结的方式不够灵活。在工作中,虽然深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但在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时,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有时过于强调原则性,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艺术性。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事之间的协作氛围,不利于充分凝聚团队力量。像在讨论一项重要项目的推进方案时,不同科室的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我在协调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平衡各方想法,使得讨论一度陷入僵局。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锻炼不够经常。日常忙于业务工作,主动加强党性修养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相对较少,往往把党性修养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任务,而不是贯穿工作生活始终的自觉行为。对于一些党性原则问题,虽然心里明白对错,但在实际行动中缺乏坚决捍卫的勇气和毅力,未能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在面对一些人情往来与纪律要求的冲突时,有时会出现犹豫的情况,没有第一时间坚守党性原则。二是纪律执行存在打折扣现象。单位内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人情世故或者工作进度压力等因素,对个别违反纪律的行为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纪律的严肃性,容易让其他同志产生侥幸心理。比如,个别同志偶尔出现迟到早退现象,考虑到其平时工作辛苦,只是口头提醒了一下,没有按照相应的考勤制度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细致。在处理一些工作时,存在急于求成、粗枝大叶的情况。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的耐心,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准确,导致制定的工作计划、出台的政策措施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例如,在制定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方案时,没有充分走访调研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期望,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群众反馈的问题,需要反复调整完善。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担当精神有所弱化。随着工作难度和压力的不断增大,在面对一些棘手问题时,偶尔会出现退缩、推诿的想法,缺乏主动担当作为的劲头。担心一旦处理不好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妥、保守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大胆地去攻坚克难。比如,在处理单位历史遗留的一些财务纠纷问题时,因为涉及多方利益且情况复杂,一开始就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深入梳理、协调解决。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烈。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开展工作,对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工作缺乏新意和亮点,难以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在当今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虽然知道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但顾虑到可能面临的技术风险和人员培训成本等问题,迟迟未能推动相关工作落地实施。三是对清正廉洁的风险防控认识不足。虽然自身能够做到廉洁自律,但在对单位整体的清正廉洁风险防控方面,缺乏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措施。对一些潜在的廉政风险点未能及时察觉,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存在一定的廉政隐患。比如,在一些项目招投标环节,对个别合作方的背景审查不够细致,可能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可乘之机,影响单位的清正廉洁形象。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到位。作为班长,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上,有时存在 “重业务、轻党建” 的思想倾向,对党建工作的投入精力相对较少,没有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导致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业务工作脱节,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影响了单位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例如,在安排年度工作计划时,党建工作相关内容占比较少,且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党建活动开展不够扎实、规范。二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停留在传达文件、开会学习等常规形式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容易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比如,个别年轻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和引导教育,导致其问题持续存在,影响了工作氛围和团队形象。三是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组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时,有时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活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刻,往往避重就轻、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利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平台增强党性、凝聚共识。例如,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部分同志的自我批评只是罗列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相互批评也多是一些泛泛之谈,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问题。
二、问题原因剖析
(一)理论武装不够深入。虽然能够经常性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没有真正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的不够好,理论武装还没有做到常抓不懈,理论学习、理论研究还不深入,对照实打实、硬过硬标准还有差距,对部分重要的理论还没有充分掌握和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还不能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地步。
(二)政治责任感不够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虽然能够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能力建设,但还没有真正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对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省局重点工作的政治任务措施不够实、落成效不明显,在统筹好业务和党建工作上科学谋划不够,政治责任感仍需加强,政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担当进取精神有所弱化。作为党委书记,在把握全局、跟踪问效、亲力亲为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攻坚克难的决心和韧劲不足,工作力度有所松懈,对一些重点工作有时候没有做到亲力亲为、全程跟踪,工作部署多,督导检查少,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够。有些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积极进取、主动作为、争创一流的精神还不够。
(四)宗旨意识树的不够牢。虽然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但有时候大局观念和全局思维体现不够,在协调推进防风险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力度还需加大,对照党章要求主动寻求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意识不强、步子不快。
(五)工作作风还不够实。密切联系群众、赴基层调研指导还不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抓到底、狠抓落实还不够,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领头雁”作用发挥还不够,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劲头。个别工作存在未落细落小、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未严格落实作风建设高标准要求。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身作则、以上摔下,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提高“政治三力”。坚持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用“两张皮”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驰而不息转变作风,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把转变干部作风持之以恒推进下去,持续治理“低粗差”问题,以反面典型通报倒逼干部转变作风。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分管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到底,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着力形成高效有序、闭环运行的工作链条,切实为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三)践行宗旨意识,强化为民服务。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行动上,以真情真心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持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化“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更好履行为民解难题、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