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关于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和局党组相关工作部署,我紧紧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对照“四个带头”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要求,全面深入查摆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逐项明确了下一步整改措施。按照会议安排,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不足。在面对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热点事件煽动对立情绪、传播不良思想时,未能迅速洞察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风险。例如,在某网络热点事件中,一些言论看似只是对个别现象的讨论,但实则暗藏对国家制度和党的领导的诋毁,部分同志虽未受其误导,但未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致使不良言论在一定范围内扩散,影响了部分群众的思想稳定,反映出我们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对政治风险的洞察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未能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二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力度不够。在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打折扣现象。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担心资金投入过大、工作难度高,对一些偏远村庄的整治工作推进缓慢,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整体成效,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暴露出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还存在畏难情绪和局部利益至上的思想,未能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提升不主动。部分党员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时,缺乏主动提升党性修养的意识和行动。例如,在一些党员中存在“工作忙、没时间”的借口,对党内组织的学习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是敷衍了事,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未能将党性修养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不能始终坚守党性原则,出现了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鲜明的情况。二是纪律执行不严格。在公务接待方面,虽然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但仍存在个别超标准接待的现象。如在接待外地考察团时,为了显示热情,个别单位在餐饮安排上超出了规定的标准,虽然事后及时进行了整改,但这种行为反映出在纪律执行上还存在侥幸心理和打擦边球的心态,对纪律规定的敬畏之心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确保纪律的严肃性。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担当意识欠缺。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部分领导干部存在怕担责任、怕得罪人的思想。例如,在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涉及到部分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由于担心引发群众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犹豫不决,不敢采取果断措施推进拆迁工作,导致项目进度滞后,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改善和发展,反映出部分干部在面对复杂工作时缺乏应有的担当精神和勇气,需要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领域,一些科研单位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创新能力不足。例如,某高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导致该技术未能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暴露出在工作中习惯于传统思维和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对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中,存在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严格的情况。例如,在某基层党支部,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但党支部书记未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整改,导致该党支部组织纪律涣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反映出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还存在宽松软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确保党的组织纪律得到严格执行。二是纪律教育缺乏针对性。在纪律教育过程中,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如在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党员干部进行纪律教育时,未能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廉洁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对医药购销领域的廉洁纪律认识不足,出现了收受红包、回扣等违规违纪行为,说明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有效的纪律教育。
(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例如,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效果,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说明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掌握不够。我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关注不够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对负面现象的斗争精神不够。面对新形势,研究和领会党的政策和维护党的形象的力度不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警觉,尚未能充分发挥乡镇带头人的作用。在面对来自社会的负面言论和不当评论时,有5次未能及时作出有效应对,这种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以提高处理复杂舆论环境的政治敏锐度。
二、问题原因剖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在政治理论学习上站位不够高,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党组会前置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读书班集中学习等组织安排的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不够主动,尤其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运用这一创新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短板。
(二)宗旨意识不够牢固。践行造福人民是最重要的政绩这一正确政绩观还存在不足,党性原则有所弱化,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劲头有所松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深入、不经常,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实效不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得不够,到了基层只注重了解与自己职责相关的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还存在漠不关心的现象,与群众谈心交流不够,听取意见不够,这些都是宗旨观念不牢固的典型表现。
(三)担当意识不够强劲。在工作中缺乏斗争精神,存在“老好人”主义,不敢斗争碰硬、不愿意得罪人,对生态环境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把握不够,对面临的问题和差距认识不足,缺乏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劲头,导致一些工作进度缓慢、质效不高。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身作则、以上摔下,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提高“政治三力”。坚持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用“两张皮”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改进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驰而不息转变作风,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把转变干部作风持之以恒推进下去,持续治理“低粗差”问题,以反面典型通报倒逼干部转变作风。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分管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一件抓到底,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着力形成高效有序、闭环运行的工作链条,切实为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三)践行宗旨意识,强化为民服务。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行动上,以真情真心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持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化“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更好履行为民解难题、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严守廉洁底线,筑牢廉政防火墙。一是深化纪律学习教育,督促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履行“一岗双责”,以身作则管好“关键少数”,自觉践行纪律规矩。二是严明纪律要求,加强班子内部建设,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以民主集中制提升治理效能。三是加强“八小时内外”的监督,推动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