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当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运行,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下面,我就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作具体部署,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一)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任务到人。一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各部门、各乡镇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乡镇要成立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协调。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措施,确保防范应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诿扯皮、应急处置不及时等行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各部门、各乡镇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二)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一是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各部门、各乡镇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灾害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和报送各类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处置工作。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明确信息报送的内容、方式和时限。各部门、各乡镇要及时准确地向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灾害损失情况、应急处置情况等信息。信息报送要做到真实、准确、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各部门、各乡镇要根据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一是开展专项督查。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各部门、各乡镇的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查内容包括责任落实、值班值守、应急物资储备、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通过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防范应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各部门、各乡镇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要加大巡查力度,确保设施安全运行。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九小场所”等,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对农村地区,要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服务。三是建立反馈机制。督查组要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被督查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被督查单位要认真对待督查反馈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要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督查组,形成工作闭环。
二、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一)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进防范应对工作。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共享气象信息、灾害信息、应急处置信息等。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共同应对跨区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三是开展联合行动。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各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开展联合行动。例如,交通、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道路巡查和交通疏导工作,确保道路畅通;电力、通信等部门要联合开展设施抢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电力、通信畅通;应急、民政等部门要联合开展救灾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二)政企协同合作,提升保障能力。一是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各部门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要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到防范应对工作中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运行。二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各部门要与企业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共同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除雪除冰设备、防滑料、融雪剂、棉衣棉被等。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统筹调配和管理,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供应。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各部门要与企业联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
(三)区域协同协作,应对跨区域灾害。一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我县与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相邻,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中,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作。建立区域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在道路保通、应急救援等方面,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应对跨区域的灾害。二是共享应急资源。各地区要加强应急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加强合作,相互支持。例如,在应急物资短缺时,可以相互调剂使用;在应急队伍救援力量不足时,可以相互支援。通过共享应急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的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在应对跨区域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问题时,各地区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对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区域内的安全稳定。通过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果。
三、总结过往经验,优化应对策略
(一)梳理历史案例,总结成功做法。一是全面收集整理案例。组织专门力量,对近年来我县及其他地区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建立案例库,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二是深入分析成功案例。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例如,在道路保通方面,哪些地区采取的除雪除冰措施效果显著;在电力保障方面,哪些地区的应急抢修机制高效顺畅;在救灾救助方面,哪些地区的物资调配和人员安置工作做得扎实到位等。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提炼出具有可借鉴性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形成经验总结报告。将分析总结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经验总结报告。报告要明确各项经验的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今后的防范应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将经验总结报告印发给各部门、各乡镇,组织学习和交流,确保经验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二)反思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一是查找问题短板。在梳理历史案例的过程中,要认真查找以往防范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例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队伍响应不及时、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顺畅、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制定改进措施。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短板,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定整改时限,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针对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问题,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针对应急队伍响应不及时的问题,要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顺畅的问题,要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三是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建立整改落实跟踪机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整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整改进措施。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能够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我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水平。
(三)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应急预案。一是评估现有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专家和部门对我县现有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进行全面评估。对照以往的应对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估应急预案中各项工作流程是否顺畅、责任分工是否明确、应急措施是否有效等内容。二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对应急预案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补充新的应对措施和工作要求。例如,根据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增加一些有效的除雪除冰、电力保障、救灾救助等措施;根据查找出的问题短板,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部门协调配合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修订完善后的应急预案要及时组织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让各部门、各乡镇和广大群众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强化物资储备,提升应急能力
(一)科学合理储备,保障物资充足。一是精准核算物资需求。各部门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经验,精准核算应急物资的需求种类和数量。要充分考虑灾害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的需要。对除雪除冰设备、防滑料、融雪剂、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等重点物资,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和统计。二是优化物资储备布局。根据我县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在重点区域、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地区,合理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确保物资能够及时调配到需要的地方。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物资储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三是建立物资储备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建立物资储备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和检查,及时更新和补充过期、损坏的物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物资使用情况,适时调整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确保物资储备始终处于充足、可用的状态。
(二)加强物资管理,确保质量安全。一是规范物资采购流程。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规范应急物资的采购流程。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在采购过程中,要加强对物资质量的检验和验收,杜绝不合格物资进入储备库。二是完善物资存储条件。为应急物资提供良好的存储条件,确保物资在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变质。根据物资的特性,合理设置存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对一些特殊物资,要采取专门的存储措施,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三是加强物资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使用管理制度,规范物资的领用、发放和使用流程。在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使用物资,确保物资使用合理、高效。同时,要加强对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物资浪费和滥用。
(三)提升应急能力,实现快速响应。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对应急队伍的建设投入,提高应急队伍的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加强对应急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应急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响应级别和响应程序。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各部门、各乡镇能够按照响应要求,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工作。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灾害场景,检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应急演练合作,提高区域协同应对灾害的能力。
同志们,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祥和的春节。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运行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