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镇党委着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破题、深化、增效,运用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三联三强三建”治理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2024年我镇x村被评为全国基层治理示范村。
“三联”并举,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一是事务“联管”。按照县委谋划部署,镇党委书记带头抓推进、抓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因地制宜带头抓具体、抓实效,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必答题”,做到责任横向到边、落实一贯到底。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核心作用,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二是矛盾“联调”。大力践行“枫桥经验”,落实“主要领导带头接访、班子成员轮流值访、相关部门联动办访、包村干部主动下访”的“四访”机制,镇村两级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101起,全年无赴省进京访。三是新风“联育”。坚持以教树德,以榜育德,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的典型事迹宣传,选树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典型3名,以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推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三强”固本,夯实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一是强化善治理的鲜明导向。将基层治理成效纳入村党组织“星级评定”重要考核指标,表彰鼓励在基层治理中有本领、敢担当的村干部,以硬考核驱动基层党组织善治理、强治理。二是强化会治理的信心能力。依托乡村振兴专班、村级讲台和法律明白人讲法,创新开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培训,提升村干部懂治理、会治理的能力水平。三是强化硬治理的坚实支撑。加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作用,形成强村带弱村、党员带大户、大户带群众的致富格局,2024年全镇9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均超过15万元,4个村超20万元,一个村超200万元。通过富村富民富产业,为乡村善治自治提供硬核支撑。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农产品资源丰富,笋仔干、鼠曲粿、红薯粉丝、红曲米酒、腌芋头等一大批土特产深受外来游客喜爱。何源镇整合全镇的农特产品资源,申请中央扶持资金68万元,在彭家村建设农特产品加工厂,对全镇土特产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加工和品牌化经营,并结合线上直播农产品加工的全过程进行宣传推广,让老百姓手中最初级的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
“三建”制度,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水平。我镇率先在xx村开展试点,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建立“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有形有效。一是建好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内功。在xx经验中,我们融合“积分制+网格化”,积极探索网格员激励制度,实行岗位公示、积分考核,让网格员安心当好村党组织宣传政策的“嘴巴”、日常巡逻观察的“眼睛”、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的“耳朵”,从优秀网格员中发现、培养村级组织后备力量,让网格员更有奔头、活力更足。二是建长为民服务链条、解民需。全镇现有15支志愿服务队伍,宣传、吸纳全镇12名网格员加入“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队、组建“随叫随到”志愿服务队及“五老”巡防员队伍等,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120余次,使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像“电网”一样联通到每家每户。三是建优快捷反应体系、提质效。充分发挥基础网格群和“金事精办”小程序作用,提高基层治理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自推广小程序以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等群众诉求能够一键上报,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群众报事235件,满意率为100%。
下一步,xx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建强村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优化党员队伍,强化网格化管理,持续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奋力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