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把观点演绎成段落的“三步走”

admin 2023-03-01 11:38:21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怎样把观点演绎成段落,这是机关新人写材料的时候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我体会,总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先想明白,次写出来,再改到位。写文章、做材料,理应“思在意先,意在笔先”,无论一篇完整的文稿,还是一个段落、一个句子,都应该这样去做。所以,想出核心观点以后,接下来论述如何展开、内容怎样铺陈、使用哪些素材,不能不假思索、信马由缰,或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要先想明白再动笔。如果表达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你把想表达的意思一次成型、一步到位,可以先写出来,再进一步琢磨、推敲、修改,直至觉得辞能达意、自己满意。二是从大到小运思,从小到大行文。想明白,具体该怎么想呢?有没有一个基本的“思维导图”?当然有——“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战国《孟子·告子上》)写文章,古人称之为“心营意造”,同样需要先往大处想,就像建房子一样,先要想明白房子的样式、形状、大小,画好设计图,再一砖一瓦地往上建。写一个段落就像砌一堵墙,也要先想明白砌多长、多宽、多高,不能眼里只盯着一块块砖头。具体来说,一个段落的运思大致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想明白结构方式

文章段落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条式结构。也就是从核心观点中分解出若干个子观点或分论点,作为段落中的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引领一段文字。这种写法,俗称“拉条子”。比如:

写作是机关工作必备的技能。一方面,机关工作的运转离不开文稿这个基本载体。无论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还是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无论是作出决策、部署工作,还是总结工作、开展宣传,都需要借助文稿。没有文稿的流转,机关工作不可能有效运转。另一方面,机关干部理应“提笔能写,坐下能说,走出去能干”。每个干部都要掌握好这“三把刷子”,否则就难以开展工作、胜任工作。机关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一般以内设机构(科室、股室)为单元,实行分工负责制。机关文稿写的是业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业务部门最有发言权,干活的人心里最清楚。所以,机关文稿起草往往是“谁的孩子谁来抱”,尽管有办公室或是政策法规机构来把关,有大大小小的笔杆子负责审核、帮助修改,但除了综合性较强的大材料,一般性的文稿理应由业务部门的同志负责拿初稿,而且是“谁起草、谁负责,谁执笔、谁负责”,需要全程跟踪、负责到底。由此看来,文稿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稿写作是机关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451字)

上面这段话中,围绕“写作是机关工作必备的技能”这个论断,从两方面各引出一个分论点,分别加以阐释,形成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形态。整段话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个“总”是总说,凝练为打头句也是观点句;“分”是分说、分述,就是两个分论点以及由此引出的具体内容;第二个“总”是总结、结论,就是最后一句话,与打头句首尾呼应。

采用这样的写法,关键是紧紧围绕核心观点掰出若干个分论点,使分论点与核心观点之间形成众星捧月的关系。核心观点与分论点之间往往是主从、因果关系,分论点之间则往往是并列或递进的关系。到底需要几颗“星”来捧“月”,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执笔者对所写问题的认识而定。

另一种是自然结构。也就是围绕核心观点,一句一句往下写,自然而然地串接成一段话。自然结构的段落,其中没有小标题,但也需要有层次,就像把一颗石头投进水里,让思想的波浪从中心发散,一圈一圈荡漾开来。比如:

写作是机关工作必备的技能,因为机关文稿是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无论在哪一级机关,无论在机关单位的哪一个部门,无论是工作谋划、部署还是总结、宣传,都离不开文稿、离不开写作。有人说,机关单位三件事:办文、办会和办事。这其中,办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办会和办事往往也离不开办文。办文包括公文拟制(文稿撰写)和来文处理,前者的技术含量更高,也更能锻炼人、考验人。对机关新人来说,办文是初入“公门”必须过的一道关。对机关干部来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掌握了写作这把“刷子”,就会让你如虎添翼。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是要学会“用笔领导”,因为这是“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314字)

上面这段话,阐述的还是“写作是机关工作必备的技能”这个观点,但我换了一种写法,也更换了支撑观点的材料。打头句采用了由果及因的写法。接下来,用“机关单位三件事”进一步加以论证和说明。为了增强说服力,又细分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三类人员说明了写作的重要性。文中最后一句话加有引号的内容,属于暗引,引用的是邓小平同志的话。

第二步:想明白要表达的意思

上面我作为示例的两段话,都不是一下子就从脑海中跳出来的,而是先想结构、再想内容,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有了观点句,接下来写什么内容,需要根据你想表达的意思而定。写文章,不仅是“顺理成章”,每一个段落也都是“顺理成段”,说是“顺意成段”也行。这个“意”,往大里说是“意旨”,往小里说是“意思”,是文章或段落的灵魂。“意”从何来?从思考中来,从认识中来,从经验中来。只有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对所写事物、所列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你才有意可表。这个“顺”,从表面上看是文从字顺,实质上是合乎道理、合乎逻辑、合乎思维和认知规律,合则顺,不合则不顺。所以,写文章从根本上说不是靠写,而是靠想,想得出才写得出,想得巧才写得巧。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文外。

写完一段话,我们可以自己读一读,看看道理是不是说得通,逻辑关系对不对,语句转接顺不顺,有没有前言不搭后语、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感觉不顺的地方,要么是认识不清、逻辑不通,有思维上的梗阻、思想上的瘀滞,要么是语法不对、用词不准,有语言上的疙瘩、表意上的障碍。中国书法上讲究“笔断意连”,这在写作上也是相通的——句子断了,只要意思是连贯的,也会让人觉得你的行文是流畅的、表达是通顺的。

第三步:想明白所用的词句

写作中,把想表达的意思落成文字,这是最后一步,是付诸笔端、终端见效的一步。话该怎么说、句子该怎么写,哪一句在前、哪一句在后,也要靠“想”。文字基本功扎实、表达能力强的人,只要心念一动,笔下立马就能“辞达”。如果平时的词语储备不足、文字训练不足,写作的时候就要在遣词造句、咬文嚼字上花费更多功夫。

这三步,说起来并不难,但要达到运用自如、写文章倚马可待的程度,非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长功夫不可。除了在写作中实战实训,还可以找一些写得好的文章,特别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文体文种,对这些好稿子进行解构式的分析,看看别人是怎样把观点演绎成段落的。一个段落中,怎样起承转合,句与句之间甚至词与词之间是怎样一种逻辑关系。这样的分析做得越多越深越细,你的思维能力就提高得越快。到了你自己动笔写稿子的时候,就能快速反应,把三步并作一步也不是什么难事。

标签:佳作评析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