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
——评析一篇深化改革的时文佳作
王会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决定7月15日至18日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文章须为时而著,当为事而作。在重要的关键时间节点,全面总结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实践经验,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2024年6月30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发的题为《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就综述》的文章(以下简称例文),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从三个角度展开阐述,是一篇具有典范价值的佳作。从写作的角度讲,笔者认为,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写作技法值得学习借鉴。论理之时,需明确观点,且应有充分的论据支持。例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从“改革发力,以攻坚之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度护航,以共生之道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转型发展,以方式之变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三个维度全面总结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这一总结,既鲜明又鲜活。“鲜明”主要是指具有政治高度:深入宣传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心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体现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高屋建瓴地把读者引向一个新的视野,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指导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引领改革中展现着思想的光辉、实践的伟力。“鲜活”主要是指文中引用了大量既有局部又有整体的,接地气、有力度、有代表性、贴近生活的典型事例,如从“APEC蓝”到长久的“北京蓝”等等,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变得可感可知,易于接受和理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例文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有质量、有分量。如“改革发力,以攻坚之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块,着重总结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有理论的阐述,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有实践的内容,如“构筑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一系列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建设“无废城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特别突出了长江大保护工作,母亲河已“大病初愈”,“含绿量”越来越高——环境之变,折射改革之效。有改革的成效,如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的获得感,改革的含金量。这样的阐述既深刻又深厚,彰显的内在逻辑是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例文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为经纬,以深刻的理论阐释为框架,以典型的具体事例为依托,在体现理论表达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既高端大气又具体微观,于“致广大”中见格局,于“尽精微”处见真章。如“制度护航,以共生之道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这一块,宏观上讲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划定‘三区三线’、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保障”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给人一种气势非凡的论证力量。事例,是文章之论据。例文微观上讲了“藏羚羊保护成效、国家公园成绩单、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典型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等,最后指出“一系列制度举措有力护航,我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让文章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宏观和微观结合、点上与面上互补,让文章具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和引导力。一棵树,只有根深、枝繁、叶茂,才能生机勃勃。一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文章尤如一棵树,典型事例就像树叶、改革举措就像树干、政策理论就像树根。一棵树看起来好不好,最为直观的印象在于树叶的长势,看叶片就一目了然;一棵树只有树干稳健、树枝粗壮,才能支撑茂密的叶片;一棵树能否茁壮成长,决定于其根系,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总结提炼好一篇综述文章,在“叶”的层面提炼发力,见效最直接、最出彩;在“枝”的层面升维,有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在“根”基处升华至关重要,最为根本。例文就是这样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根基深厚、枝繁叶茂、茁壮成荫。 例文:
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答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道时代必答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铺展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前不久,一张长城与“中国尊”的超长距离“合影”刷屏社交网络。前景,是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的九眼楼长城;远处,是位于朝阳区的北京地标建筑之一“中国尊”。人们还记得,1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秋冬季常被雾霾笼罩的北京,迎来清澈美丽的蓝天。“那几天天气很好,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我回答他们,这并不是短暂的蓝天,几年后它将是永久的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起当年这个细节,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从“APEC蓝”到长久的“北京蓝”,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改革之举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标志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构筑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长江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母亲河“病了,病得不轻了”。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明确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8年间,总书记召开了4次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对母亲河的关切之情一以贯之。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污水管网加速建设、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十年禁渔”扎实推进……一项项改革举措对症下药、系统施治。如今,母亲河已“大病初愈”,“含绿量”越来越高。长江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活力。改变的不只是长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发力——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坚决”到“深入”,坚持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蓝天常在,从2013年开始,三个“大气十条”文件接续出台,打出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的“组合拳”——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累计下达2000多亿元;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实施,我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税收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为碧水长流,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河湖状况逐步好转。为家园更美,各地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启动建设“无废城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国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一项项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水更清,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更净,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在点染祖国山川大地。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每年5月,“高原精灵”藏羚羊一年一度的迁徙产仔季开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可可西里地区,常有这样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过往车辆远远停靠,主动让行经过青藏公路的藏羚羊。目前,这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2万只,恢复增长至7万多只。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2021年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如今我国已出台空间布局方案,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第一批国家公园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通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守护绿水青山,改革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此后又把“草”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纳入其中。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要抓住“统筹”二字。“统筹”指明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发力方向。一系列统筹谋划生态保护修复的改革举措,正在重塑人与自然的边界。我国全面划定“三区三线”,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我国还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截至目前,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守护绿水青山,坚持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根本在制度保障。针对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党中央推动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让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成为硬约束。祁连山生态破坏、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别墅、海南一些地方违规围填海进行开发、滇池长腰山过度开发……这些典型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逐一得到解决,靠的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这把“利剑”。坚持问题导向、曝光典型案例、精准有效问责、形成整改闭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近年来,一系列制度举措有力护航,我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夏日,山林积雪消融,随着一批批游客到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迎来一年里最热闹的时节。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来自林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向总书记汇报林区转型发展的情况,林业工人从之前的“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2018年林区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6159.74亿元。习近平总书记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如今,林区在确保森林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除了发展旅游业,林区还着力发展黑木耳种植、桦树汁饮料加工等林下产业,绿水青山在这里真真切切地变为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今年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近年来,各地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林业碳票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在甘肃,曾靠山吃山的牧民如今成了管护员;在湖南,放下渔网的渔民加入了护渔队;在浙江,乡村游、生态游让百姓更富、生态更美……我国正在走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陆续发布“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如今,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正在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今年5月,重庆公交集团推出低碳惠民新举措,市民可以通过“碳惠通”小程序直接扫码或绑定公交卡乘坐公交车,“碳惠通”平台自动量化其减排效果后给予碳积分,再用碳积分到平台积分商城兑换公交券,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我国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贡献者和践行者。美丽中国,渐行渐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来源 |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