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文字
首页/栏目/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专题党课: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进深层次改革走深走实

admin 2024-12-12 10:26:03 浏览量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10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当今,国内外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断深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挑战,承担着新使命。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必须发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准定位、精准谋划、大胆探索、勇闯新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天的党课,重点围绕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推动改革任务落实,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一、理解“敢为人先”精神,锚定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开拓创新精神是时代进步的强音,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体现了一种勇于探索、艰苦奋斗、求新求变、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面对挑战时坚定不移的信念与行动,是时代精神熠熠生辉的璀璨瑰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的重要体现,贯穿于党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

(一)敢为人先成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时期,面对党领导的以夺取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相继失败的局面,党内仍有相当一些人继续坚持中国革命要以城市武装起义为中心的观点,这是照搬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经验的结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突破“城市中心论”束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正确道路走向胜利的。纵观党的奋斗史,正是凭着敢为人先的拼劲和闯劲,党和人民事业才能不断开辟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敢为人先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突进深水区、啃下硬骨头。比如,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拉开大幕,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统筹进行党中央部门和国务院机构的重大改革。又如,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再如,军队改革打破长期实行的四总部制,正师级以上机构减少200多个,人员精简1/3。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敢为人先,改革成色十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时代再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探索实践,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开拓创新。改革在很多领域突入了深水区,仍然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改革开放既面临着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又面对着比触动灵魂还难的触动利益的难题。唯有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激发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推动中国航船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

(三)敢为人先精神应贯穿于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大考验。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继承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抛弃畏难情绪和保守心理,敢于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创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和经验束缚,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突破自我限制,不断迭代优化;在行动中始终保持“闯”的劲头,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勇于尝试、创新突破,以开拓者的姿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争当排头兵、勇做先行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奋勇争先、锐意创新中为推动社会进步、为人民创造福祉贡献一份力量。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魄,勇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担任务,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向险而生,力争做到走在前、挑大梁。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和锐气敢拼、爱拼、能拼,啃难啃的硬骨头、蹚难过的深水区、破难破的旧藩篱,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既想干事,又能干事,还干成事,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拼出风采、拼出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二、继承“敢为人先”精神,用好改革方法论,创新思路谋划推进改革举措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深化改革必须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确保改革举措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真正用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坚持因时而变,积极担当全面深化改革新使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使命。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党员干部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坚决防止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将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细化为一个个具体任务。找准改革方位,精准发力,以有力的举措和适当的节奏,击中问题的要害“靶心”,实现“精准落锤、锤落钉进”的改革效果。要掌握好改革节奏,对于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任务,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力求尽快取得实效;试点改革任务要不断挖掘和总结优秀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动态评估改革成效,加快推动改革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坚持因地施策,勇于开拓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敢闯敢试与稳扎稳打相结合。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谋划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区积极地试、大胆地闯则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最忌情况不明决心大、胸无成竹想法多,建立在脱离实际上的盲目决策,极易导致事倍功半。用好调查研究“金钥匙”,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迈开步子看现场,蹲下身子“看蚂蚁”,既看枝干更看脉络,既看优势也看短板,切实弄清楚本地区的“土壤”“气候”等关键要素。调查要全面,研究要深入,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等办法,深挖一锹、查深一层,在广开言路中拓宽视野、在纵横比较中梳理脉络、在反复论证中求真求实,确保掌握真情况、找到真问题。落实改革需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确保改革又稳又好。既要经常向上看看,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在大局下思考、始终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制定的改革目标、具体措施,都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还要经常向下看看,充分考虑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实际情况,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基层基础等具体情况,探索符合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改革路子,切忌不顾实际铺摊子,“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坚持以正确政绩观谋划改革举措,不急功近利、不贪大求洋,把握好抓当前和谋长远的关系,谋划好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关键招,做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有效结合。

(三)坚持因势利导,系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回顾我国改革开放,总体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中心,由重点领域到其它领域的改革历程,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为我们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积累了重要的改革经验,取得了系列改革成就。当今,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体制机制各项要素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越来越难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社会活力,系统性、整体性改革越来越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党员干部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坚决防止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将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细化为一个个具体任务。找准改革方位,精准发力,以有力的举措和适当的节奏,击中问题的要害“靶心”,实现“精准落锤、锤落钉进”的改革效果。要掌握好改革节奏,对于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任务,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力求尽快取得实效;试点改革任务要不断挖掘和总结优秀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动态评估改革成效,加快推动改革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勇当探路者,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敢为人先体现为锐意进取的意志决心、开拓创新的奋进追求,应贯穿于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有的人认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敢为人先就容易招致非议乃至受到打击,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习惯于亦步亦趋跟在人后,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党性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考虑个人得失多、考虑事业发展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许多卡点堵点问题和瓶颈制约亟待突破。广大党员干部唯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以开拓者的姿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争当排头兵、勇做先行者,才能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一)在推动改革落准上出硬招。全面深化改革,是涉及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正确处理战略与策略、宏观与微观、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当前,国内外环境正经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阶段,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复杂问题犹如“巨石挡道”,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无法回避也无法绕行。在此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夯实履行使命的政治根基,确保在改革的洪流中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要善于从基层一线的实践创新中汲取智慧与经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让改革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让新事物、新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在推动改革落细上下实功。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才能持续办好群众“关键小事”、做实民生“头等大事”。找准改革方位,精准发力,以有力的举措和适当的节奏,击中问题的要害“靶心”,实现“精准落锤、锤落钉进”的改革效果。要掌握好改革节奏,对于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任务,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力求尽快取得实效;试点改革任务要不断挖掘和总结优秀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动态评估改革成效,加快推动改革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在推动改革落实上求真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重大要求。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党员干部要具备“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不断锻造求变能力,以坚定的底气应对改革征程中的重重难关,逐步成长为引领改革的“排头兵”和“生力军”。要明确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任务,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长远之事,要保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和“道不变、志不改”的决心,锚定各项改革任务,咬定目标不放松,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贡献的。”探路者就是开路者,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的就是铺就走得通、行得稳的康庄大道。有人把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作孤勇者,而在改革的道路上、在为民造福的事业中,勇者不孤。我们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持之以恒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强基础、抓纪律正风气,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抓好改革任务落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党课讲稿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