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作形势,是公文写作的常见内容,也是深化工作认知的重要方法。
不会分析工作形势,就没有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策略。可以说,分析工作形势,是有效推进工作的前提。
那么,如何科学的、规范的分析工作形势呢?
一个完整的形势分析过程,包括3个步骤:确定方位、判断形势、制定策略。
一、确定方位
我们走在大街上,经常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
分析工作形势,也是如此。从不同时机、不同空间、不同角度去看工作,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工作的方位。
这个方位,指的是历史上的定位,而不是物理上的位置。
我们发展一项事业、组织一项工作,总会有始有终。从源头开始起算,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就是工作的历史定位。
你可以从工作的总体设计入手,看看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设想和规划了几个阶段,现在进行到了哪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工作的方位,也是分析当前形势的站立点。
确定方位极为重要。方位错误,直接影响后续的形势判断和策略制定。
二、判断形势
判断形势是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
如何掌握情况,笔者已经专门讲过了,这里主要讲思考:
思考形势的要素包括3个:好与坏,内与外(自身与环境),综合结论。
具体方法是:先罗列、再综合。
1、好与坏
即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围绕实现工作目标,思考当前情况下,哪些条件是有利的,哪些条件是不利的。
2、内与外
即自身发展的形势与外部环境的形势。既要关注主体,看看自身内部的条件对工作的影响,又要关注客体,看看外部环境条件对工作的影响。
如果我们以好与坏为纵轴,内与外为横轴,建立一个坐标系就会得到四个象限,内部的好,内部的坏,外部的好,外部的坏。
分析思考形势,必须把这四个方面全部想清楚,列出来。
3、综合结论
罗列所有的利弊条件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形成一个综合结论。
你可以这么操作:
①合并利弊条件中相同、相近的条件。
②根据与工作目标实现的关系,对利弊条件进行价值排序。
③比较所有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特别是价值大的条件,得出利大于弊,利弊相当或者弊大于利的总体判断。
三、制定策略
判断形势,最终要回归到如何更好的推进工作。
制定策略,就是要搞清楚当前形势对工作将产生何种影响,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加以注意,从而确定针对性策略。
工作形势,通常是辩证看待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因此,制定策略,既要充分利用积极的一面,又要避免其消极一面,主动推进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既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继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是针对有利条件的策略。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是针对不利条件的策略。
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是着眼更好推动工作,提出的工作状态、工作要求、工作目标。
完成确定方位、判断形势、制定策略后,你还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阐述清楚工作形势。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写:
1、写清楚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2、阐述自身发展的方位、阶段。
3、阐述形势有利一面。
4、阐述形势不利一面。
5、综合结论。
6、提出工作目标、要求、状态等策略。
各位笔友,写材料的重心不在于写作方法,而在于思考工作问题。
分析形势,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还请多加训练。记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最终写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