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作为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整理、提炼和概括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反映会议出席人员的集体意志和集体智慧,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起草好党委常委会纪要,对于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实现以文辅政、以文聚力、以文促效的目标十分重要。
“利其器”,就是要在会前做足做细准备工作。要提前把问题想全面,认真做好准备。要“心中有数”。提前了解会议议题,查阅会议资料和相关文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研阅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讲话提纲。对可能成为讨论焦点的内容,要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与议题承办单位沟通等方式,对议题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要“手中有物”。要准备好会议记录本、会议通知、中性笔等,保证录音笔电量充沛、容量充足,特别要注意避免会议进行中录音笔电量不足,以免造成工作被动。
“尽精微”,就是在会议记录时做到细致、全面、客观。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来的,所以做好会议记录十分重要。要记“要”。“三重一大”事项议题、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讲话、党委常委对议题的表态意见、议题的审议结果等,是会议记录的重点。要根据党委会议事规则,如实按顺序记录参会领导的发言内容。要记“全”。对临时增加的议题,同样要做好记录和录音,保证纪要内容的全面完整。对议程进度加快、会议内容重要的部分,在速记的同时,可以对录音笔的进度时间进行标记,便于会后整理纪要时,对录音内容“按图索骥”、迅速定位,提高效率。当涉及研究案件、组织人事等需要回避的议题时,要提前把个人会议资料整理好,在议题开始前,迅速退出会场,切勿将录音笔、手机等电子通信设备遗忘在会场。要记“实”。参会人员对议题内容的修改意见、合理性建议等,记录人员要客观全面如实记录,切勿自行“过滤”、只记“喜”不记“忧”,不添加记录人员的个人主观意愿或者“合理想象”,避免选择性记录。
“过五关”,就是要按公文的规范要求,做好纪要的整理、提炼、加工。会议纪要应当真实客观、全面充分地反映会议的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要过“政治关”。起草整理纪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站稳政治立场。要过“法律关”。纪要送审前需经法规室审核,必要时征求政府法律顾问、司法部门意见,确保纪要内容的合法性、严肃性、权威性。若有保密议题,则要填写定密审批表,严格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纪要发放范围。若涉及多个保密议题,按议题密级的最高层级确定纪要的密级。要过“时效关”。从一定意义上讲,纪要是“任务书”“路线图”,要在会后第一时间起草,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送审、印发。特殊情况下,根据要求,需要在会议结束当天完成纪要的起草、送审和印发,第一时间将党委常委会的安排部署传达到各地各部门。要过“语言关”。要将会议审议结果转化为公文书面语言,不需华丽辞藻,简洁朴实即可。纪要内容要表述准确清楚,便于单位和部门对照纪要迅速落实,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对议定的具体事项,要在纪要中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成立某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明确了任务完成期限的,纪要中要规范写全“年月日”,如“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不宜表述为“于2022年底前完成”或者“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要过“文字关”。要对文字认真校对,确保不出现错别字,不掉字、漏字。例如“健全制度”不要写成“建全制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不要写成“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或者“省十二次党代会”。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混用、误用、错用,例如不要将大于号、小于号误用为单书名号。
在党委常委会纪要起草整理过程中,要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止于至善的情怀,力求出精品。保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怀疑精神。保证党委常委会纪要内容不出现错误、纰漏,是对党委和党办的高度负责。对会议资料中的专业术语、专用名词,一有疑惑就要核实出处,确保纪要内容准确无误。例如,规范表述应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而不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保持“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韧劲钻劲。纪要送审前要反复通读,对重复繁琐、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字,要果断删繁就简。在送审中,审核领导提出的明确修改意见,要严格对照修改。对领导标注疑问、未提出明确修改意见的,要马上与议题承办单位核实,将核实结果按程序报告,待同意修改后继续送审。保持“公文亦可出美文”的精品意识。要将持续改进文风的要求贯穿于纪要起草整理的全过程,保持语言简洁、清晰。可以通过多人校对、朗读校对等方式,避免文字上出现低级错误。纪要印发前要再次认真校对参会人员、列席人员、请假人员姓名,确保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