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笔者聊天说:
自己最近和领导有点犯冲。
工作上意见相左,写的材料也是一遍遍的被毙,安排活动也是总被挑事。
感觉就是自己触到了领导的逆鳞,做啥都是错的。
因为工作配合不到一块,领导现在大会小会上总是提一些干事态度等问题,感觉就是在有所指。
想知道,该怎么破解当前困境。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就是:
领导你想要什么东西,就不能明白说出来,非得猜猜猜。
这领导的心思,那是“海底针”。
日常就是一副深藏不漏的样子,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也不说明说透,总是说一半、留一半。
这里,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不说透,可以保留神秘感和距离感。
作为管理者,让人猜不透心思、胸有城府,保留上下级的距离,才能让手下人不敢随便造次。
另一方面,不说透,大概率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会。
领导也是人,也不是万能的,有其擅长的,就有他不了解的。
承认自己不会,掉价的事不能干。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半句,留半句,让手下人猜,让他们去琢磨,想办法。
这也是很多领导的一种工作方法: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至于需要从哪里着手去“猜”,笔者觉得可以从这三方面考虑:
1.要学会站在领导的位置上想问题。
事非经过不知难,屁股没有坐在位置上,脑袋自然不会往座位上想。
猜他人的心思,一定要“设身处地”。
多想想,如果我是他,我想要什么。
很多时候,说话办事,做不到领导的心坎里,归根结底,还是吃不准角色站位问题。
2.要学会站在同事的角度去想问题。
竞争对手很多,但是争取的对象只有一个。
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这事,讲究的就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时时刻刻,能够比周围人多想一步,点子要新、视野更广、站位更高。
多想想周围人想怎么做,这时,不需要你干的多么出色。
只需要比周围人“多想一步”,就够了。
3.要学会研究他在顾忌什么问题。
哲学上有一个经典概念是:
事物都有两面性。
那么,猜心思,也要学着从正面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反面去考虑问题。
如果说,一件事有很大的收益,但是他没有行动。
那么大概率就是,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考虑。
就像是解答,1+1()=3。
如果说,明知道1+1=2,但是等号后面却写的3,那么这中间括号里,必定还有一个计算过程。
可能是单纯的“+1”,也可能是“+2-1”,还可能是更复杂的微积分。
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
但是,断定此处有新的运算,那是板上钉钉。
不知道领导心里会顾忌什么,但是通过日常中的一些举动,知道在某些人、某些事上,他会有不同于日常的行为。
那么,在这些事情上,就要多动动心思。
该上的时候上,该停的时候也得停。
身处职场,每个人都在努力隐藏自己,又在使劲弄明白他人。
这就让“猜猜猜”的本事,成了抢手货。
尤其是对于想要往上走的朋友。
不说是练成“一眼看穿”的本事,起码也要深思熟虑之后,能够抓住一点蛛丝马迹。
不是为了坑人,而是为了在掌握挖坑技术之后,不被人家坑。
职场的聚光灯,永远照亮着那些,猜的透、吃的准,还能够主动靠近的“聪明人”。
不会“猜猜猜”的本事,那可不行呐
作者:山人江百旋
来源:山人江百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