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从无到有、由弱向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值得我们不断坚守传承发扬。不同历史时期熔铸而成的伟大精神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但始终又有共同的特质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这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学习党的伟大精神谱系,需要从实际上理解、从特征中体悟、从整体上把握,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传承发展。
一、在领悟要义中追寻精神之源
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这46种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作为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构建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基因结构。人们常说“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着特殊的精神基因、禀赋和特殊的精神品质。伟大建党精神有四个基本维度,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结构,赋予了强大的传承动力,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奠定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特征的思想维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奠定了以持之以恒的责任担当为特征的政治维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奠定了以大无畏的斗争意志为特征的实践维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奠定了以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为特征的道德维度。这四个维度精神基因结构,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助力,组成一个缺一不可的矩形结构。其中,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脊梁,实践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高尚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操。
(一)点亮信仰之光。在四个维度中,作为灵魂的理想信念处于核心位置,是精神密码,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有高度、有力量、有温度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高度,是因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力量,是因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温度,是因其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正是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理想信念,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植根于历史、现实和时代的真实而深刻的使命感,让中国共产党人具备了泰山压顶也不能动摇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承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力弘扬党的精神谱系,必须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一盏明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懈奋斗,推动中华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二)磨砺责任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精神谱系的出发点和根本内核所系,是生命价值,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精神?首先源于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就是始终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其次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为全人类谋幸福、为每个劳动者能够自由发展并结成自由人联合体而不懈奋斗。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的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就越多;越是面临困难越容易精神懈怠,越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始终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觉将初心使命转化为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和具体行动,为推进强国复兴奋勇前进。
(三)锻造斗争意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精神谱系的精髓,是实践要求,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站起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经过75年的建设奋斗,一批批共产党人为了“富起来”,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一路走来,我们搞建设、办奥运、抗灾害、战疫情等,凭借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超过19.7万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这一特殊战场上。他们以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慷慨捐躯、舍生取义。历史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彻底的革命者,最讲奉献、最富有牺牲精神。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化作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强大动力,在伟大复兴征程上接续奋斗。
(四)培育高尚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精神谱系的落脚点和价值所在,是政治品格,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我们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的高尚品格。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这种忠诚,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要求我们做到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呢?就是“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回顾过去的一百年,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正是靠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而铸就。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这种境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不负人民,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我们党来讲,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在百年大党的不平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一以贯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大力弘扬精神谱系,必须牢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许党报国、爱民为民,铁心跟党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
二、在叩问检视中认清差距不足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在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中,更能感悟到党的艰辛不易、党的伟大成就、党的为民情怀。向党史回眸、学伟大精神,就是一次思想的“点名”、精神的“整队”,我们要认真对表,回望自己的党之初,在回顾盘点中检视担当。
检视之一:我们是否在“初心”上转了向,看一看来时的“路”忘没忘,初衷执念改没改,本色本真变没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牢记来时的路,才能坚定脚下的路、找到前行的路。2021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永远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一文讲到:“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经历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都要想一想,入党入职没有谁强迫你,没有谁欺骗你,这都源于自觉自愿。但有三种怪象值得反思:一是捞取资本。有一些同志把党员、公职人员身份当作政治“筹码”,不想着怎么干好工作,就想怎样坐享政治“红利”和改革“福利”。二是肆意妄为。有的热衷于打听、议论一些小道消息、灰色段子,更有甚者顶风违纪、侥幸妄为等。三是本真失色。有一些同志不注重改造自己,觉悟上缺少“先进分子”的要求,工作上看不出来、任务中显不出来、关键时站不出来;有的缺乏斗争精神,讲人情多讲原则少,讲感情多讲党性少,习惯当老好人、和稀泥;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安逸享乐思想抬头,向组织要名誉、要待遇,横攀竖比。大家都要对照自己走过的路,问问初心树得牢不牢,有没有随着年龄党龄的增长而淡化消褪;看看初心扎根深不深,有没有在繁重工作和复杂考验面前动摇过;照照初心底色纯不纯,有没有始终坚守身份职责?
检视之二:我们是否在“忠诚”上打了折?看一看政治站位高不高,政治忠诚纯不纯,政治纪律严不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党忠诚就是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二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现实中,有少数同志认为:“只要不反党、不反社会主义,就不能说对党忠诚有问题。”这样的认识很肤浅,如果平时就打折扣、存小九九,到了关键时刻能听招呼吗?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一是学得还不深。有的学习有“偏差”,只记在本上不装入脑子,只武装嘴巴不武装思想;有的学习有“温差”,学用脱节,学思悟、知信行不一致;有的学习有“落差”,浅尝辄止,以划横线代替读原文、用勾划圈代替学全文、把写体会当成悟原理,内涵要义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更新不快。问卷调查发现,自己主动学、自主加压学习的仅有27%。二是做得还不实。有的党员在党不知党,党章党规不清楚,入党誓词记不牢,党员义务说不全;有的光说不练,把口头表态、安排部署当作落实;有的说起来对党坦诚、表里如一,但是思想汇报水分大、真话少,党小组党员汇报时摆工作多、见思想少,空乏表态、敷衍了事。三是境界还不高。有的表态讲忠诚奉献,台下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面对成长进步问题上,首先想的是个人得失、一己私利,一旦愿望落空便使性子。有的感到“向前走”前途渺茫,信心不足、心浮气躁;有的缺乏敬业精神,只想前途光明、不愿灯火通明。大家都要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先辈用鲜血铸就的忠诚基因搞丢了,拿什么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拿什么赢得民心、赢得时代?如果我们的党员身份都“看不出来”,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党员?
检视之三:我们是否在“求实”上跑了偏?看一看观念转到根上没有,工作干到实处没有,群众放到心上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事业好比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新年度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同志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为推动单位建设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少数同志观念没有转过来,心神没有定下来,执行力、贯彻力、落实力不够强。一是沉不下去。有的工作粗疏错漏,情况若明若暗,落实空喊空转,检查指导蜻蜓点水,真正问计群众不够、深入民心不够、沉到末端不够、蹲点帮带不够。少数党员干部铆在一线抓、蹲在一线帮,注重抓全程、抓细节、抓干部的作风还不扎实。二是落不下去。有的表虚态唱高调、行动少落实差,把提醒督促当作执行,不注重过程评估,不考虑质量效果;一些工作反复强调、反复规范,但总能在一些单位找到不落实或不规范的空挡。有些已经非常清楚的工作,虽再三强调催促、反复检查讲评,仍然存在启动慢、推动慢的拖沓,落不到边、沉不到底的盲区。三是融不进去。现在,工作环境好了,但集体活动遇冷,团队精神弱化,佛系心理现实存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一些优良传统淡了。特别是暖心的工作,个别单位重视不够,谈心谈话走形式、底数摸排走过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所属人员现实思想情况还不能完全托底。大家都要深刻体悟“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求是品格,搞调研作决策是不是深入基层、置身一线、着眼前沿,提建议抓落实是不是空谈盲从、浮夸飘浮,工作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了吗?
检视之四:我们是否在“奋斗”上松了劲?看一看有没有事业心退化,进取心弱化,责任心淡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能不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奋斗姿态,事关单位建设,事关党的事业,事关个人成长。反观对照,我们还有“三个虚化”:一是奉献意识淡化。有的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四平八稳的生活,没有把岗位当成事业追求,总盘算怎么让自己过得舒服,意志消沉,状态不佳。还有的同志成了“人在办公室,心思在外边;困难绕着走,加班就靠边;考核往后躲,材料不沾边;家事无小事,公事放一边”的“四边”干部。二是自律意识退化。有的工作标准低,只满足于工作正常干、单位不出事,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实则统筹谋划杂乱无章;有的遇到困难问题不立足自身解决,习惯性搞问题上交,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三是斗争精神弱化。有的遇到矛盾问题不敢担当、推卸责任,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对难管的人、难办的事甩给上级,不愿啃硬骨头,不敢较真碰硬;有的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不为解决难题想办法,常为失败错误找借口;有的缺乏全局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都要深刻反思,看看斗争精神强不强,有没有一事当先“让别人来、我干不了”;看看责任担当强不强,有没有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看看能力素质强不强,有没有理论不熟悉、法规不掌握、工作不清楚,该担的责能否扛得起?
检视之五:我们是否存在“守纪”上触了底?看一看脚下的“红线”踩了没有,越了没有,跨了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之所以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次依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从自身看,绝大多数同志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但少数同志仍然在“刀尖上跳舞”。大家都要检视反思,有没有心存侥幸、弄虚作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没有大事不犯,小错不断,钻空子、搞变通;有没有无视组织纪律,觉得领导小题大做,有没有乱讲乱议,甚至越“雷池”、闯“红灯”、踩“底线”?尤其是对党规条纪明令禁止的违规喝酒、网赌网贷等问题依旧我行我素,最终撞个头破血流、滑向深渊。
三、在笃信躬行中强化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伟大号召,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
(一)始终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改革浪潮,我们更要把忠诚视为一种信仰、一种血液、一种旗帜,始终坚守信仰,做到入火海而不退缩、出淤泥而不沾染、遇迷雾而不迷失。一是理论上常学常新。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切实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二是政治上坚定不移。政治定力坚强,才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关键时刻就靠得住、信得过。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第一次“落”他只有29岁,遭到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左倾”冒险主义的批斗,一度被入监狱;第二次“落”,邓小平全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第三次“落”是在1976年至1977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再次将他打倒。但就算这样,他凭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大的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毛泽东曾评价他说:“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我们要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就是要坚定对党的政治信仰,无论艰难险阻,始终讲政治、顾大局,不抱怨、不任性,时刻与党的步调一致。三是思想上绝对忠诚。忠诚是考量一个人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党员来说,对党忠诚就是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回望历史,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为家乡大亮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在我们身边也有榜样,一心扑在岗位上,默默工作。大家要向他们学习,无论何时何地,在艰难困苦、在困难挑战面前,始终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履行党员义务、干好党的事业。
(二)始终做追梦时代的坚毅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提高履职本领,在面对急难险重工作中勇上一线、敢打头阵。胸怀大局才能高屋建瓴,把握大势才能明辨方向。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刻听到党的声音、关注上级强调什么,从全局的高度判断观察新形势、思考研究新问题、统筹谋划新举措,确保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时刻牢记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就要想着党的事业。对待工作,不是可干可不干,而是必须干;不是可不可干好,而是必须干好,这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我们单位全面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创一流,就需要敢于挑大梁、担重任的“急先锋”,就需要敢于唱黑脸、硬碰硬的“铁先锋”,就需要敢于吃大苦、重实干的“勇先锋”,各级要强化担当奉献精神,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这“三个先锋”,为全面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三)始终做对党忠诚的坚决践行者。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党性是检验党员党性的“试金石”。有了坚强的党性,“为公”的心就能压住“利己”的欲,才能真正把党的事业举过头顶、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名利得失置于身外,才能正确对待得失、经受考验。当前,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涉险滩、啃硬骨头,我们或多或少存有一些疑虑困惑,甚至还有一些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是,进步怎么看?抗日战争时期,红军缩编,干部普遍降一两级,但李先念从军级直降到营级,这在当时绝无仅有。组织找他谈话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老一辈革命家这种操守和定力,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现在,编制多少、晋升比例都有明文规定,提拔使用也是有明确要求,而且,越往上职级晋升愈加困难,这也是客观现实,大家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对这个问题,有两句话送给大家:个人对组织要讲服从,组织对个人要讲负责。你如果特别优秀,你的境界格局、能力水平、工作付出,组织是看得见的,群众也是看得见的,想干能干、苦干实干是吃不了亏的。另一个是,困难怎么看?当前,我们不少党员干部正处在个人事业的上升期、家庭困难的负重期,职业上的期待感、能力上的恐慌感、工作上的疲惫感和生活上的劳累感,是大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努力把挫折当成“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就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四)始终做初心使命的坚实守护者。不忘初心才能担当使命,遵规守纪方能行稳致远。守纪律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讲规矩是党员对党忠诚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纪律规矩是党的生命线,是为人做事的警戒线,是党员样子的重要保证。”十九大之后,又再次划出了纪律“高压线”,警醒我们要心怀畏惧,行有所止。一要强化纪律意识。要时刻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谆谆告诫,坚决守牢“底线”“红线”。大家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微腐败”现象,有没有利用手中权力干违反原则的事;有没有守纪不严、违规饮酒等心存侥幸的行为;有没有手机网络自控不严,违规网赌网贷、翻墙浏览网站的现象,坚决做一名知法明理、严规守纪的合格党员。二要从严要求守纪。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保持共产党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奋斗姿态,凝聚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同时,各级党组织要担起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责任,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公平公正选用干部,真正用“较真”的干部去引领“较真”的风气。三要务实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对上负责、对己诚实,也要对下负责、示范引领。要准确把握上级的新规定新要求。当前新的规定政策制度很多,不及时学习掌握,就会说外行话,闹大笑话;调研蹲点要人到心到,体恤基层群众疾苦,谦虚谨慎,放下架子,多向群众学习,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切实掌握实情。
精神谱系永放光芒,接续奋斗永无止境。我们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坚持转型提档、能力提质,增强新时代党员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