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和国家的骨干,承担着引领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必须掌好思想之舵,强化政治定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理论素养,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坚强保障。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理论学习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也是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滋养,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只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让党性更加坚强,永葆政治本色。今天重点围绕如何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给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
一、聚焦“关键位置”,争做勤学、善思、求知的“先行者”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转变思想认识,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爱学”转变,真正解决“为什么要加强理论学习”问题,彻底解决“工学矛盾”问题,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一)理论修养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基础。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才能做到理论上的清醒,进而做到政治上的坚定。要把理论水平、理论修养、理论思维放在突出位置,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一种习惯和精神追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要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舍得花精力、下功夫,把每一次讲话、每一篇文章、每一本著作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解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紧随时代步伐,及时掌握新思想和理论新成果。要自觉坚守政治信仰,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根铸魂,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忠诚于党,始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高度自觉的大局观念。自觉锤炼政治品格,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信念之基、立身之本、履职之要,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二)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滋养。锤炼党性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久久为功。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奋斗中锤炼党性,只要每名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得以提高,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活力,民族复兴就有希望。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员的初心使命结合起来,融入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中,提高思想境界,不断增强为民担当尽责的使命感。要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具体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立足人民利益,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敬畏之心强化廉洁自律,提升道德境界。要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作为一种习惯,时刻保持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意识,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进一步强化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的意识,不断夯实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提升自身品德修养。
(三)在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党性。增强党性修养要树立党章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党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章是每个党员、每一级党组织都必须遵守的党内根本法规。学党章、用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党纪,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党章意识关系到党性修养的提升。党员干部要把党章党纪作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检查,把遵守党章党纪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要求。严格党内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锻炼,是增强党性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做到“四立”,要以党性为坚固基石,而党性的增强必须注重党内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锻炼,进行严格的党性分析。严格党内生活锻炼,既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内在要求的具体化,也是通过党性教育实现增强党性的现实需要。
二、聚焦“关键内容”,争做学深、悟透、细照的“引领者”
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不移用以凝心铸魂、指导实践。
(一)在深学上狠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坚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对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要坚持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以上率下学,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时刻关注党中央宣传平台,学理论文章、学重要报告、学会议精神,逐字逐句读、一句一句背,透过字里行间领悟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及背后的战略考量。要以严谨严苛的学风学先一步,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深刻把握精髓要义,切忌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更不能蜻蜓点水、走个过场,该学懂弄通的地方务必沉下学,该咬文嚼字的地方坚决不含糊,确保学习内容不走样;要以科学求知的态度学先一步,坚持系统学、灵活学,在全局上有概念、在整体上有规划,做到常常学、时时学,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用实老办法、用活新办法,实现“手机端”“书本版”双向互通,实实在在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二)在细悟上狠下功夫。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读,更要联系实际的思考与领悟,记住理论概念和提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需要深入体悟“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关键要点,不能孤立的学习和理解,要坚持系统的考量,深刻领悟新思想背后的重大考量,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具体做到理论研讨有深度、对外宣传能鲜活。常学常悟、常思常得,始终向党的创新理论看齐,立足岗位、立足实际,根据工作要求,对照理论学习,干什么就学什么,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有力有效领悟科学理论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扎实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走心里去,打开学悟领会新境界。身为党的干部,当以理论学习的深学彻悟引领政治立场的坚定不移,把好精神家园“总开关”,力戒“四风”,廉洁奉公。
(三)在笃行上狠下功夫。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把“万能钥匙”,自觉从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要紧密联系工作生活实际,特别是注重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不断从中找谋略、找思路、找方法,持续开启各项工作改革创新之路、攻坚破难之门,坚持用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贯彻问题导向,坚持瞄准问题不松劲,以学之有向、破之有方促进理论学习在基层一线“生根”“开花”,依靠知行合一闯新路、解难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曲终不散场”;要边检视、边整改,做强务实之功,敢碰钉子、又开方子,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原则,聚焦堵点难点淤点,切忌大而化之、泛泛而谈,防止“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建立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贯穿工作始末,让老百姓看到成效、评出实绩。
三、聚焦“关键环节”,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示范者”
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和终身课,深学细悟,入脑入心,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把握其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激昂“想为”志气。党的创新理论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之基。要通过学习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改革斗志、坚定改革信念、凝聚改革力量,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智慧不断增强系统谋划改革、破解改革难题的能力水平。把“学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党的历史中汲智慧、汲力量、汲信心,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工作不成、寝食不安的紧迫感,想为愿为、为民造福的责任感投身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二)提升“敢为”的勇气。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到基层去、到吃劲岗位上去,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接最烫的山芋,敢当“热锅上的蚂蚁”,在困难的“泥田”里摸爬滚打、锤炼本领内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蹚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切实把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做实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调查研究,直面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要以学习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找准找实问题症结;以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从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使改革在问题的不断解决中纵深发展。
(三)增强“善为”的底气。干事创业既要有担当之心,又要有担当之能。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并践行“真、勤、实”三字要诀,力求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取得实效,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本领内功,练就过硬的“金刚钻”,切实以过硬本领展现新作为、奋进新征程。要以“干”的目标引领“学”的过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学的过程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通过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使个人能力素质跟上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更好地应对改革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标准和新要求,从而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能够稳步推进。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既深入基层,问需于民,摸清人民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找准问题症结及改进方向;又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学习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找到精准施策的有效办法。通过学习,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确保改革不断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新进展新成效。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需在理论、实践、群众“三个层面”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以学促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