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通过学习党史,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回顾东西方较量的历史时刻,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谈判失败,中华儿女倍受欺辱;1953年7月27日,中美签订停战协议,抗美援朝全面胜利;2021年3月19日,中美进行战略对话,外交天团火力全开。谈判桌上谈的是国家利益,但比的是综合国力,谈判桌上虽没有飞机大炮,但处处充满 “硝烟”,三次历史谈判,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见证与缩影。回首百年光辉历程,中国人民凭着志气、靠着骨气、练就底气,用鲜血、汗水、泪水浇灌出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一、以一心图强、使命在肩的志气诠释初心使命。人无志不立,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如此。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在国内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翻开了的崭新篇章。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年轻的共产党人怀揣着梦想与使命,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彻底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真正实现初心使命的第一阶段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和平与安宁并未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如期而至,西方列强的打压再次将我们推上了历史前台。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当时,国内局势尚未平定,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巨大的战争阴影再次笼罩在了新中国的上空。战还是不战,成为了当时党面临的最艰难抉择,经过反复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三年的英勇战斗和两年的艰苦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战扬威,稳定家园半世纪;百年雪耻,震慑对手数十年。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的胜利全面告终,新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中国真正在世界站稳了脚跟。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伴随着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国家面临的风险挑战、内忧外患依旧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全面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推进国防军事改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事件和构想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二、以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骨气书写人间奇迹。踏平坎坷成大道,愈是艰险愈向前,百折不挠的骨气是支撑伟大民族奋勇向前的重要支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19年的中国,在苦难中觉醒的中国青年扛起了国家革命的旗帜,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告诉世人,中国人民绝不会就此倒下!1950年的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小米加步枪”对抗联合国军的“飞机加大炮”,“最可爱的人”用意志与勇敢为国家在谈判桌上赢得了主动,用生命与鲜血书写战争史上的奇迹。21世纪的今天,在“美强我弱”的现实背景下,面对西方社会的制裁打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增幅巨大的人民生活水平、震惊世界的脱贫攻坚成就,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压不跨的!”
不屈的骨气根植于骨髓,不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褪色。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李大钊,两人一生多次遭遇通缉、被捕,但他们从未向强权屈服,“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年仅28岁的夏明翰,行刑时高喊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而壮烈牺牲。面对残忍强大的日本法西斯,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向着侵略者不断发起冲击,3500万中国同胞为了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筑起共和国历史上的永恒丰碑,随着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那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面对强大的“联合国军”,英勇的志愿军并没有被美军的坚船利炮所吓倒。在敌强我弱的现实背景下,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的“万岁军”、全连冻死壮烈牺牲的“冰雕连”、2平方米的连旗上打满381个弹孔的“上甘岭特攻连”、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烈士邱少云……“最可爱的人”用生命与鲜血再次书写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毛主席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而我们是钢少气多。”这股气,就是深埋于民族血脉之中,不屈服于强权、不屈服于压迫,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的血性骨气,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以血性赢得了尊严,一次又一次书写了人间奇迹。
登高望远,百折向前。近年来,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美政府先后以发动贸易战、制造“反修宪”风波、实施“卡脖子”制裁、进行新冠疫情“抹黑”等手段,试图迟缓中国发展的步伐、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加以莫须有罪名单方面扣留华为副总裁孟晚舟,企图以此迫使中国企业屈服,但华为总裁任正非随即表示:“不会用人民的利益换取女儿的自由,我已经做好此生再见不到女儿的准备。”面对大国打压,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从历史事实来看,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核心技术是“卡”不住的。50多年前,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中国人民用算盘和稿纸造出了原子弹,震惊世界;50多年后,面对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阻碍,中国影响和中国力量不断“打脸”西方,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早已突出重围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崛起之步伐已无法阻挡。
三、以坚不可摧、日益强大的底气赢得挑战考验。谈判的底气源自于国家的实力,实力就是话语权的集中体现。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谈判,但经济萧条、贫穷弱后、民不聊生的中国在谈判中毫无话语权,只能任西方列强宰割,致使主权受到侵害,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1950年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原煤产量仅0.32亿吨,美国是中国的13.6倍;钢铁产量仅15.8万吨,美国是中国的447.7倍;原油产量仅12万吨,美国是中国的2074.3倍。朝鲜战争谈判的底气,更多是源于正面战场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源于伟大领袖“打到胜利为止”的意志决心,源于中国人民不惧侵略抗争到底的血性胆气。但是,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韬光养晦,和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原煤产量超过37亿吨,是美国的5倍多;钢铁产量超过9亿吨,是美国的11倍多,中国从深陷被“开除球籍”的忧患,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最丰富的产业链条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构建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在短短几十年中完成了7亿多人摆脱贫困的宏伟工程,正在创造近14亿人口共同迈入现代化的奇迹,中国书写了“最不寻常的故事”,正是一次次经风历雨的跋涉,一场场浴火重生的奋争,蓄积起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雄厚实力,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坚实底气。
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署,到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交锋,历经一百二十年、两个甲子,中国外交天团在美国“掀翻”谈判桌,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直接告诉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也强硬表示:“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强硬发言刷爆网络,获得国民纷纷“点赞”,同时也让全世界认清,“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在我们的身后,一个制度更加成熟、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的中国,正在向着复兴梦想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