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在红军宣传活动的影响下,在土地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掀起了创作、传唱红色歌谣运动,形成了“红军来了晴了天,红色歌谣万万千”的生动局面。而在这些红色歌谣里无不渗透着井冈山精神。如今,井冈山精神依然有着令人震撼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研读这些红色歌谣,重温历史事迹、领悟井冈山精神,让那动人旋律,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一、重唱红歌,体悟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年代,井冈山军民创作了数以万计的红色歌谣,红军在打仗、训练之余利用歌唱等文艺形式向根据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鼓动革命情绪。下面,我们共同穿越时空轨迹,重温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
(一)坚定信念——“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革命时期的红色歌谣中,有许多都是表现工农要当红军、要杀敌、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例如:《当兵就要当红军》(又名《红军行军歌》)、《革命歌》、《跟着毛委员》、《铁心当红军》等。其中《当兵就要当红军》最广为流传,最具典型。从音乐学的角度看,这首《当兵就要当红军》采用了进行曲的音乐体裁,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是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常表达集体大众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而此曲正是运用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民间音调树立起工农红军的形象,体现坚定信念的决心。直白简练的歌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热爱和誓死干革命的信念。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有力地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并最终带领人民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的宏伟理想。这种为理想而奋斗奉献的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曾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屠刀下的慷慨就义,困苦环境的斗志旺盛,凭借着坚定信念最终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目的。
(二)艰苦奋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当年,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所致,敌人千方百计想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扼杀在摇篮里。“好在苦惯了,从红军到伙夫,什么人都一样”。这就是井冈山军民的生活特征。红军官兵们吃的是只有红糙米,南瓜、红薯。“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红色歌谣《红米饭和南瓜汤》唱出了当年红军在物质十分匮乏、条件非常艰苦、反动势力猖獗、斗争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依然对革命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成功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精神面貌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井冈山军民们 “天当被、地当床、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奋斗作风,井冈山根据地才能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并取得最后的胜利。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是政治本色,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风貌,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又一鲜明特色。
(三)实事求是——“斧头不怕扭丝柴,红军不怕反动派”。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根据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的将起义部队开赴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并率领工农红军深入群众,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边界的政治、经济状况,并在与敌人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创造性地总结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方针,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红军上了井冈山》、《豪绅最怕毛泽东》、《红军不怕反动派》、《粉碎敌人的乌龟壳》、《三湾来了毛委员》、《太阳一出冰雪化》、《饮水不忘挖井人》、《土豪劣绅怕工农》等都是当年革命实事求是的写照。“哎呀嘞”是江西山歌中用来提神的感叹句,常暗示对方歌唱的开始。初了这句感叹句,剩下的两句曲调完全由三个乐音构成,即“6、1、2”。极其简练的音调加上运用比兴手法的歌词,体现出人民大众的智慧。实事求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敢闯新路——“打破旧世界,领导个无产阶级闹革命”。1931年 11 月 7 日,现代史上代表中共革命的第一个新生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诞生,瑞金随之更名为“瑞京”;这一时期的歌曲有《打破旧世界》、《拥护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旗帜红如血》等。这些红色歌谣充分反映了工农群众对苏维埃政府的拥护和建立自己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后无比喜悦、无比兴奋的心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不拘泥于前人的成功经验,不照搬书本上的经典条文,而是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将秋收起义部队引向井冈山,把革命斗争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是我们党敢闯新路的体现。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正是凭着这种“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首创精神,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五)依靠群众——“先前无米煮,如今有米多”。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农民们在积极生产,纷纷参军参战,反封建、打反动派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熟悉的民间曲调,编唱了大量拥护红军的革命民歌。群众积极动员和鼓励自己的亲人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就成为根据地人们生活中的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送郎当红军》,就是一首反应根据地的妇女们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对丈夫的一片深情。歌中透出的夫妻、恋人间的相互鼓励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尤为令人感动。这首歌谣不有不少姊妹篇,如《劝郎当红军》、《妹送哥哥当红军》、《我去当兵妹放心》、《送郎歌》、《我送丈夫上前线》、《一条毛巾送哥哥》等。红色歌谣《分田歌》,通过共产党的为民“分田乐呵呵”与国民党为己“先前无米煮”的鲜明对照,反应了贫苦农民分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和对共产党、毛泽东的无比爱戴和拥护。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把千百万人民群众组织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自觉地为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六)勇于胜利——“工农红军真勇敢,冲锋杀敌是好汉”。中央苏区时期,“围剿”和反“围剿”成了军事斗争的主要形式,苏区人民为此作了巨大的牺牲和杰出贡献。面对血与火的斗争,苏区军区充满着必胜的信念,粉碎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为此,反映这一内容的歌谣数量最多,情景最动人。如历次反“围剿”中产生而从中央苏区传入唱开的。《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歌》、《第二次反“围剿”胜利歌》又名《第二次革命战斗胜利歌》、《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歌》、《粉碎敌人五次“会剿”》。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人民群众为了庆祝胜利留下了大量的咏胜利的歌谣。一首首红色歌谣饱醮着血火硝烟,洋溢着战斗的激情。如:红军打了大胜利》、《工农红军打胜仗》、《共产党成功万万岁》等。这是一首流传在永新一带的红色歌谣,“工农红军真勇敢,冲锋杀敌是好汉……共产党成功万万岁”从中我们听出了人们对革命的激情,勇于胜利的呐喊。民间红色歌谣以它精致的比兴,生动的语言成为苏区革命寻求伸张正义、吐露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它们真实地将井冈山精神贯穿其中,更为鲜明的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历史的写照,是井冈山精神的艺术诠释。同时井冈山精神又赋予民间歌谣高度的思想感情,让民间歌谣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永传不朽的精神食粮。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在中国革命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在有人提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时,毛泽东同志充满信心地指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先辈们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他们无不是对党的事业有着无比忠贞的信念,以此作为战胜困难、勇于胜利的精神支柱。
二、身体力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砥砺“一颗红星戴当中”的政治品格。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失,丝毫不能动摇, 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近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的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他们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执着追求,最终换来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我们要学习这种坚定执着追理想的精神,不断提纯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不改自己的理想信念,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复杂情况,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做强国复兴事业忠诚实践者,不断为崇高理想奋斗。
(二)磨砺“断头只当风吹帽”的铁血担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闪耀着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真理光辉。坚持实事求是,路线方针政策就能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发展规律,事业就能顺利推进;背离实事求是,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以首创精神啃硬骨头、涉险滩、闯新路,用创新的思想观念想工作、抓工作,打破身边的陈规陋习,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和“思维革命”,认真抓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能力本领。
(三)争当“一轮红日照中天”的时代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抓全面建设,等不到、喊不来,只能创出来、干出来。无论是哪个部门的同志、也无论是什么岗位的人员,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视单位建设为己任,把工作岗位作为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舞台,真正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改革发展上,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我们要坚定坚守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在各项工作中敢超越、当标杆,努力做到干一件事情出一个精品,抓一项工作立一个标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这样奋斗的青春才最值得回味、最难以忘记、最绚丽多彩。